马述春
- 作品数:33 被引量:237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生物学更多>>
- 残胃HP感染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00年
- 刘苏沈云芳马述春朱炎庄惠陈士葆
- 关键词:残胃幽门螺杆菌活组织检查
- 大鼠在体灌流胃跨粘膜电位测定
- 1995年
- 大鼠在体灌流胃跨粘膜电位测定马述春,李少华,李石,张贤康跨粘膜电位(Transmucosalelectricalpotentialdifference,PD)是评价胃粘膜屏障功能的重要标志,作者报道一种改良的大鼠在体灌流胃PD测定模型。初步应用结果表...
- 马述春李少华李石张贤康
- 关键词:胃粘膜损伤电位测定
- 脂类对盐酸、乙醇致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 1994年
- 本实验用Sprague-Dawley大鼠胃内给予二山酰卵磷脂与三棕榈酰甘油酯1:4(w/w)混合物(每只鼠1ml,含5mg混合物)保护0.6mol/L盐酸致胃粘膜损伤,使溃疡指数及溃疡面积与胃总面积比分别降低了76.27%及80.24%(P<0.01),胃粘膜表面疏水性及跨膜电位值显著增加(P<0.05)。该混合物对无水乙醇所致胃粘膜损伤无明显保护作用。提示脂类对盐酸致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其维持表面疏水性有关,但这种疏水表面对不同致损伤因子的作用是有差异的。
- 马述春李少华李石张贤康
- 关键词:胃粘膜磷脂盐酸乙醇
- 生长抑素及氧化苦参碱治疗大鼠急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6
- 1999年
-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som atostatin, S S)及氧化苦参碱(oxym atrine, Oxy)对大鼠急性胰腺炎( A P)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由蛙皮素皮下注射诱导大鼠 A P,随后予静脉输注 S S及腹腔内注射 Oxy。结果: 与 A P组相比, S S及 Oxy 治疗组大鼠胰腺/体质量值明显下降,血清淀粉酶及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改善, 血清及胰腺组织内 I L1、 I L6、 T N Fα等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降低(均 P< 0.01)。结论: S S及 Oxy 对实验性大鼠 A P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关。
- 魏立民张兴荣马述春
- 关键词:生长抑素氧化苦参碱胰腺炎急性
- 先天性胆胰管合流异常与胆囊癌的关联被引量:17
- 2004年
- 目的 研讨胆胰管合流异常 (APBDJ)在国人胆囊癌中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 ,并对APBDJ的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诊断标准作初步探讨。方法 2 0 0 0年 4月至 2 0 0 1年 9月期间 ,1876例患者接受ERCP诊疗 ,其中 10 82例胆管及胰管均显影 ,在这组患者中确定胆囊癌及APB DJ病例。APBDJ的诊断标准是胆、胰管共同通道的长度超过 15mm或壶腹部括约肌收缩段位于胆胰汇合部远侧。根据胆、胰管汇合的形态将其分成 2种类型 :P B型为胰管汇入胆管 ,B P型为胆管汇入胰管。结果 本组共发现胆囊癌 5 4例 ,其中 7例并发APBDJ(男 3例 ,女 4例 ;P B型 6例 ,B P型 1例 ) ,共同通道的平均长度 2 1 0mm(范围 12~ 4 5mm) ,1例尚合并胆管囊肿 ;另有 3例存在APBDJ(1例有胆管囊状扩张 ,2例胆胰管正常 )。APBDJ总发生率为 0 9% (10 / 10 82 ) ,均不合并胆囊结石 ,其在胆囊癌患者中的发生率高 (P <0 0 0 1) ,发病年龄较小 (P =0 0 5 6 )。结论 (1)国人胆囊癌的发生与先天性胆胰管合流异常有非常密切的关联 ,尤其易发于P B型 ;(2 )APBDJ的ERCP诊断标准可包括胆胰管共同通道长度超过 15mm或壶腹括约肌收缩段位于胆胰汇合部远侧。
- 胡冰周岱云吴萍潘亚敏马述春龚彪
- 关键词:胆囊癌发生率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 胰腺癌的基因诊断研究现状被引量:5
- 1999年
- 本文综述了目前可用于胰腺癌临床诊断的相关基因,认为K-ras基因及端粒酶基因最有诊断价值。K-raS基因在胰腺癌中的突变率为75%~100%,检测端粒酶活性诊断胰腺癌有100%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尽管p53基因在胰腺癌中有一定的突变率,但单独用于临床诊断的意义不大。DPC4基因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在胰腺癌中的突变率约50%,有望进一步用于临床。临床上获取用于检测的标本,主要通过经皮细针穿刺活检、ERCP下刷检及收集胰液、插管收集十二指肠液、收集粪便或血液中的脱落细胞。
- 贾淑云马述春
- 关键词:胰腺癌基因检测K-RAS基因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变化与胰腺损伤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6例患者行ERCP前后的血清TNF-α 水平,用Wallfels法测定血清淀粉酶水平。结果:ERCP术后2h,血清淀粉酶及TNF-α值最高;血清淀粉酶显著升高者TNF-α升高亦较显著(P<0.05);2例发生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应用生长抑素制剂后,TNF-α水平显著下降。结论:TNF-α参与了胰腺损伤的发生。
- 贾淑云马述春张兴荣张忠兵郑永明
- 关键词: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肿瘤坏死因子淀粉酶
- 多功能腹膜检查针在疑难腹水病因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多功能腹膜检查针在疑难腹水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多功能腹膜检查针对96例疑难腹水患者进行活检、刷拭活检及活检、刷拭活检后的腹水细胞学检查。结果多功能腹膜检查针对疑难腹水的检查病因确诊率可达83.3%。结论多功能腹膜检查针对疑难腹水病因诊断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 朱樑张忠兵谢渭芬胡和平张兴荣刘苏陈伟忠马述春
- 关键词:腹水病因
- 腹膜细胞刷检在恶性腹水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 1998年
- 目的:评价腹膜细胞刷刷检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自制腹膜细胞刷对28例有中等量以上恶性腹水患者作腹膜刷检,并与腹水常规脱落细胞学检查、腹膜活检等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腹水常规脱落细胞学检查肿瘤细胞的阳性率为42.9%,腹膜病理活检46.4%,腹膜刷检82.1%;腹膜活检后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肿瘤细胞的阳性率为64.3%,腹膜刷检后85.7%;腹膜活检和腹膜刷检同时进行后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肿瘤细胞的阳性率增加至96.4%。结论:腹膜刷检可提高良、恶性腹水的诊断正确率,是一种操作方便、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
- 张兴荣马述春胡和平陈伟忠张忠兵朱梁刘苏蔡洪培
- 关键词:恶性腹水
- 苦参碱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139
- 1996年
-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应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并以苦参碱防治。观察了3,6,12周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的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透明质酸(HA)、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以及肝脏病理变化。结果:苦参碱50mg/kg和100mg/kg均能显著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纤维组织的形成,同时能降低不同实验阶段血清ALT(P<0.01)、HA(P<0.01)以及肝组织中Hyp含量(P<0.05)。结论:苦参碱有防治四氯化碳诱发的肝纤维化的作用。
- 陈伟忠张俊平许青胡振林谢渭芬张兴荣马述春胡和平张贤康
- 关键词:苦参碱肝纤维化苦豆子中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