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李芬
- 作品数:35 被引量:78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警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公安机关防范、处置自焚案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2014年
- 自焚是一种以极端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既违背了人类繁衍生息的本性,又违背了现代社会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理念,更违反了藏传佛教的教规教义。然而一些缺乏生命价值意识、守法意识、公民意识、守戒观念和自我约束,但思想又活跃,有"追星"和不畏"牺牲"的冲动的藏族年轻人,特别是僧人,受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教唆,最终走上自焚之路。公安机关在防范、处置这类案件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工作中,要注意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主动防范意识,确保情报信息畅通、加强对重点场所和人员的掌控,优化防范、处置手段,提高科技含量,提升民警业务水平。
- 马李芬史涛
- 关键词:自焚
- 侦查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被引量:3
- 2013年
- 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加强实践教学,对于促进院(校)局互动也具有积极意义。侦查学专业是一门与实践联系非常密切的专业,更应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必须通过合理安排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时间,运用双重教官指导,完善实训内容,科学公正地对学生进行实践环节的考核,加强专业教师与实战部门资深教官双向交流等途径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 马李芬
- 关键词:侦查实训见习
- 入室作案现场残缺鞋印的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鞋印是犯罪现场上最常见的犯罪痕迹,但在犯罪现场鞋印经常表现为残缺。分析影响鞋印形成的因素,对残缺鞋印进行认真观察,对其部位及特征进行准确刻画,并进行科学拼接和延展,实现对留痕鞋印进行准确分析,能够为刻画作案人提供有效的依据。
- 马李芬
- 关键词:附着物磨损状态
- 网络空间社会情绪监测与引导方略探析--以防范个体事件演变成群体性事件为视角被引量:1
- 2021年
- 个体事件发生后,网络上有可能形成正向、理性的社会情绪,也可能形成负向、偏激的社会情绪,而这种不良情绪极易推动个体事件演变成群体性事件。为了避免这种演变的发生,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需要采取相应措施。首先,要明确责任,加强对网络社会情绪的监测、分析;其次,要多措并举,促进对网络社会情绪的回应与引导;最后,应当建立个体事件平息后的跟进机制,防范个体事件再次发酵,演变为群体性事件。
- 马李芬姜春悦黄跃明
- 关键词:网络空间社会情绪群体性事件
- 斡旋受贿罪研究
- 在我国刑法中,斡旋受贿是作为受贿罪的第三款出现的,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它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罪论处。笔者认为应...
- 马李芬
- 关键词:斡旋受贿司法认定刑罚裁量预防犯罪
- 文献传递
- 比较视野下的媒体监督与刑事裁判之关系构建
- 2014年
- 媒体作为我国刑事裁判权外部监督的重要载体,对司法运行的监督发展尤为迅速。媒体为了对刑事裁判权进行有效监督而夸张发布一些新闻报道却适得其反。媒体的肆意报道破坏了刑事裁判权的独立性,由此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媒体监督刑事裁判,有利于提高刑事诉讼的透明度、有利于刑事司法权的独立以及有利于抑制刑事司法权的滥用来防止司法腐败,最终达到保障人权的目的。通过对英、美、德媒体监督与刑事裁判权之关系的域外考察,提出媒体应当加强自身机制监督,同时法官和公众各自加强自身监督机制的构建,进而达到媒体与刑事裁判权协调。
- 李恒付斌马李芬
- 关键词:媒体刑事裁判
- 法治视野下讯问场所的规制
- 2011年
- 要实现《刑事诉讼法》再修改①的初衷,在保障人权与打击犯罪的双重价值中寻求到一个平衡点,就要求在立法上做到侦查程序设计的公正性与合理性。具体到侦查讯问,需要避免讯问权失范的现象。刑讯逼供行为总是发生在特定的时空环境内,所以,在侦查讯问程序设计中,对讯问场所的设计尤为重要,应通过讯问场所的规范化来消解讯问权的滥用,并配合相应的外部监督机制,切实做好对讯问活动的监督工作。
- 马李芬
- 关键词:人权遏制刑讯逼供
- 辨认人的心理分析与辨认的促进被引量:5
- 2001年
- 辨认目的的实现与侦查人员的促进工作密切相关。侦查人员的促近工作又是以对辨认者心理的分析掌握为基础的。思维、记忆、情绪、动机等方面常存在影响辨认的因素,此外还有这样那样的顾虑。据此,辨认的促进工作主要有创造有利于辨认的客观条件,帮助辨认人充分地感知辨认客体,使辨认者保持良好的情绪,消除不良作证动机和防止辨认人陷入思维误区等。
- 马李芬
- 关键词:侦查人员作证治安客体思维误区
- 对涉警舆情防范与化解机制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贫富差距还没能得到有效缩减,各类社会矛盾叠加,涉警舆情危机也极易爆发。因此,公安机关应当完善舆情机制,提升舆情分析能力,充实舆情引导队伍,确立科学合理的回应、引导原则,积极主动与媒体协作,有效引导舆情,及时化解舆情危机。
- 马李芬吕尧黄跃明
- 我国警察出庭作证问题探析被引量:3
- 2007年
- 警察出庭作证支持公诉,并接受控辩双方的质询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立法要求警察承担的一项义务,也是国外司法实践中常见的现象,而在我国却由于种种原因,警察出庭作证现象极少见。随着法治进程的推进,警察出庭作证已经成为必要与必须,警察出庭作证制度的建立也势在必行。为此,应当转变观念,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强化警务保障。
- 马李芬
- 关键词:警察出庭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