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宝晨

作品数:32 被引量:264H指数:10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门诊
  • 9篇药房
  • 9篇门诊药房
  • 7篇药品
  • 7篇药学
  • 6篇药学服务
  • 6篇哮喘
  • 4篇依从
  • 4篇依从性
  • 4篇自动化
  • 4篇阻塞性
  • 4篇慢性
  • 4篇慢性阻塞性
  • 3篇信息化
  • 3篇药品标签
  • 3篇药品管理
  • 3篇药师
  • 3篇麻醉药
  • 3篇麻醉药品
  • 3篇麻醉药品管理

机构

  • 27篇苏州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苏州艾隆科技...

作者

  • 27篇顾宝晨
  • 14篇包健安
  • 12篇陈蓉
  • 11篇秦琼
  • 11篇陈蓉
  • 10篇缪丽燕
  • 3篇包建安
  • 2篇姚立军
  • 2篇张彦
  • 2篇雷伟
  • 1篇蔡冬明
  • 1篇游一中
  • 1篇唐婕
  • 1篇顾继红
  • 1篇虞勋
  • 1篇朱建国
  • 1篇邵志高
  • 1篇高杰
  • 1篇谢诚
  • 1篇边诣聪

传媒

  • 4篇中国医院药学...
  • 4篇中国药房
  • 3篇药学服务与研...
  • 3篇抗感染药学
  • 2篇2014年中...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药学与临床研...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2016年中...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7
  • 8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0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PLC测定3厂家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的溶出度
2016年
目的采用HPLC法考察3厂家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的溶出度,为药品的采购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转篮法进行体外溶出度实验,以HPLC-UV法测定含量,计算累计溶出百分率;以威布尔方程拟合溶出度参数T50、Td、T80、m,再利用f2相似因子法对3厂家药物的溶出行为进行分析。结果 3个厂家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的体外溶出度均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的规定,但溶出参数T50、Td、T80、m存在一定差异(P<0.01)。结论不同厂家生产的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的溶出参数存在一定差异,临床用药时应加以注意。
顾宝晨陈蓉蔡冬明唐威刘帅兵缪丽燕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溶出度转篮法
毒麻药智能管理系统使用前后的工作模式对比和成本效益分析
目的:分析毒麻药智能管理系统用于门诊药房麻醉及精神药品调剂前后的工作模式和成本效益。方法:应用前后各90个工作日内,比较传统手工模式和毒麻药智能管理系统使用后工作流程的变化,统计该系统应用前后人力、耗材及设备的维护成本,...
秦琼陈蓉顾宝晨包建安
关键词:成本-效益分析
文献传递
我院自动化门诊药房药品标签生成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目的:为医院自动化门诊药房改进药品调配和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介绍我院自动化门诊药房药品标签生成系统的运行环境、所需硬件、开发及应用情况。结果:药品标签生成系统将标签分为标签头、非注射剂标签和注射剂/输液标签,优化了工...
陈蓉顾宝晨缪丽燕包健安
文献传递
不同规格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哮喘的经济学与装置依从性评价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对不同规格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哮喘患者进行疗效与经济学评价,评估药师在提高吸入装置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将52例中重度哮喘患者随机分成A、B2组,分别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160/4.5μg)每次2吸,bid,及布地奈德/福莫特罗(320/9μg)每次1吸,bid,治疗时间为12周。分别于第0周、4周和12周,观察哮喘控制测试问卷(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评价2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统计治疗期间产生的医疗费用做成本分析;对患者吸入装置操作步骤进行干预,并采用问卷形式进行吸入装置依从性评价。结果:治疗前后相比,2组患者ACT评分获得了显著改善;A组和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92%和23.08%;而B组12周人均每日治疗费用更低;经过药师的干预后,2组患者装置依从性显著提高。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320/9μg)成本-效果比最低,是治疗中重度哮喘的最佳选择。药师在提高哮喘患者吸入装置依从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秦琼宋伟华雷伟龚银华缪丽燕包健安顾宝晨陈蓉
关键词:哮喘依从性经济学
自动化门诊药房病人候药时间长的原因分析与对策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病人候药时间长的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以减少候药时间。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分析2014年5月某一周的处方信息,统计各个时间段缴费处方数、配药处方数及病人的候药时间,分析病人等待取药时间长的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对策实施后于2014年8月某一周对处方信息再进行抽样分析,将改善前后的病人候药时间进行比较,观察对策实施的效果。结果:对策实施后各时间段的病人候药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为10.4%~38.5%,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结论:自动化药房的建设需要科学、精细的管理,不断提高药师的工作效率,减少病人的候药时间,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真正落到实处。
陈蓉朱健顾宝晨
关键词:门诊药房
智能麻醉药品管理机在我院门诊药房麻醉药品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5
2015年
目的:促进麻醉药品的信息化、规范化管理,提升药房管理水平。方法:介绍智能麻醉药品管理机的功能以及在我院的应用情况,通过比较其使用前后1个月(或1季度)相关指标的结果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我院使用的智能麻醉药品管理机具有登录、取药、补药和效期管理、库存查询和更新、交接班、记录和数据处理等功能。与使用前比较,使用后库存减少了35.2%,周转率提高了53.4%;二级库管理员平均每天请领和登记麻醉药品的时间分别缩短了84.1%(13.2 min vs.2.1 min)和88.9%(10.8 min vs.1.2 min);出门差错由3次减少为1次,减少了66.7%;同时空间利用高度整合,提升了药房的整体形象;自动化药房的建设形成了规模和体系。结论:智能麻醉药品管理机在门诊药房的应用减少了库存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用药安全,使麻醉药品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
顾宝晨陈蓉包健安
关键词:门诊药房麻醉药品管理
智能麻醉药品管理机在医院门诊药房麻醉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促进麻醉药品的信息化、规范化管理,提升药房管理水平.方法 分析传统麻醉药品管理存在的隐患,介绍智能麻醉药品管理机的功能以及在我院的运用情况,指出智能麻醉药品管理机的不足之处.结果 智能麻醉药品管理机具有登录功能、取...
陈蓉顾宝晨徐力
加替沙星30例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09年
目的:了解加替沙星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医院2004年5月-2007年12月收集到的30例加替沙星不良反应报告表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既往ADR史、给药途径、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及结果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ADR患者中既往有ADR史的有20%(6/30),93.30%(28/30)的患者通过静脉给药,ADR出现在用药过程中的有56.70%(17/30),用药后出现ADR43.33%(13/30)。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附件及消化系统损害最常见,所有病例均治愈或好转。结论:应严格掌握加替沙星使用的适应证,尽可能采用口服给药的方式,重视用药监护,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顾宝晨高杰
关键词:加替沙星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毒麻药智能管理系统使用前后的工作模式对比和成本效益分析
目的:分析毒麻药智能管理系统用于门诊药房麻醉及精神药品调剂前后的工作模式和成本效益. 方法:应用前后各90个工作日内,比较传统手工模式和毒麻药智能管理系统使用后工作流程的变化,统计该系统应用前后人力、耗材及设备...
秦琼陈蓉顾宝晨包建安
关键词:智能管理系统成本控制
文献传递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体内消除情况的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通过对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同时间点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统计,分析不同患儿体内甲氨蝶呤的消除情况,并探讨其末端消除对血药浓度的影响,为临床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8月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并在我院进行监测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144例共461例次的血药浓度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并对不同患儿体内甲氨蝶呤的消除情况加以分析。结果:不同患儿体内甲氨蝶呤的消除情况特别是末端消除表现出很大的个体差异,需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进行监测和解救。结论:甲氨蝶呤血药浓度监测能较好地指导临床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特别是伴有末端延迟消除的患儿进行解救,保证了用药的安全性。
顾宝晨谢诚缪丽燕
关键词:甲氨蝶呤血药浓度监测儿童白血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