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ndt支气管阻塞导管和双腔支气管导管单肺通气效果的比较被引量:5
- 2010年
- 韩梅王多友韩枫桐邹瑾
- 关键词:双腔支气管导管支气管阻塞通气效果通气技术导管位置
- 心脏手术中抑肽酶的相关风险
- 大多数心肌梗塞而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搭桥术)的患者都接受了抗纤维蛋白溶解疗法以减少血液丢失.这种方法看起来和相同医疗条件下普遍接受的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治疗方法相违背——这些方法是防止血栓形成.为此,有必要进行非独立的大...
- 韩梅敖虎山
- 关键词:心脏手术抑肽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文献传递
- 单肺通气技术的研究现状被引量:23
- 2007年
- 单肺通气技术主要有3种:单腔支气管导管通气,双腔支气管导管通气和支气管阻塞导管通气。单腔支气管导管目前已很少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由于具有插管操作相对耗时较短,常规操作不需要使用纤支镜,肺的萎陷速度较快的优点,为目前单肺通气的首选,但由于其外径较粗,支气管定位复杂,困难气道病人插管成功率低,术后需要长期通气的病人需更换导管等缺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使用范围。支气管阻塞导管是一种新型的单肺通气技术,目前主要有四种导管可供临床使用,Univent导管和Cook导管在胸科手术应用较多。Cook导管具有可用于儿童,困难气道插管成功率高,术后不需更换导管及可实现CPAP通气模式等优点,和需要用纤支镜辅助,肺萎陷时间长,容易移位等缺点。双腔管和支气管阻塞导管优势互补,各自在其擅长的领域里发挥作用。
- 韩梅王多友王俊科
- 关键词:单肺通气双腔支气管导管
- 支气管阻塞导管的局限性及并发症被引量:2
- 2006年
- 韩梅王多友
- 关键词:麻醉气管内插管法气管内肺通气
- 181例722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中的护理问题及分析
- 目的 探讨722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糖尿病患者临床应用中的护理问题.方法 对2012年4月至2015年11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病房行72h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的181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式分析,了解在探头植入、初始化、...
- 李丽杰邢艳红初晓芳韩梅
- 身材矮小患者支气管阻塞导管行肺隔离1例被引量:1
- 2007年
- 患者,女性,年龄16岁,身高147cm,体重34kg,胸围68cm,既往体健。因肺大泡破裂左侧自发性气胸,拟行左侧开胸探查、肺大泡切除术。麻醉前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g。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mg/kg、芬太尼5μg/kg、异丙酚2mg/kg和维库溴铵0.1mg/kg麻醉诱导。检查35F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套囊后将导管充分润滑,喉镜暴露声门,导管插入后遇到阻力,考虑因导管过粗,继续推进可造成气道损伤,随即放弃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采用气管导管和Amdt支气管阻塞导管。
- 韩梅王多友韩枫桐刘雁
- 关键词:气管导管套囊支气管阻塞身材矮小肺隔离左侧自发性气胸肺大泡破裂
- 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对病情转归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评价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病情转归、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3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住院期间均进行常规护理,以出院后是否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作为分组标准,即对照组不接受出院护理,实验组接受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出院前、出院6个月后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出院时,两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出院6个月后,相同组间指标再次对比,实验组血糖水平控制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是终身疾病,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可以更好的控制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治疗预后。
- 韩梅
-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糖尿病生活质量病情转归治疗预后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多样性护理的作用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总结多样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价值。方法 96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8例。实验组给予常规护理+多样性护理,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心绞痛发生情况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遵医总优良率为97.92%,高于参照组的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心绞痛发生率为2.08%,低于参照组的14.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多样性护理可以改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并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降低心绞痛发生率,具有实施价值。
- 韩梅
- 关键词:糖尿病冠心病遵医行为血糖水平心绞痛
- Arndt支气管阻断导管并发症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观察使用Arndt支气管阻断导管进行单肺通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对相关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择期行开胸手术需单肺通气患者50例,使用Arndt支气管阻断导管进行单肺通气。结果50例患者均实行单肺通气,其中6例患者出现了与导管相关的并发症,经过及时的正确处理,均保证术中有效的单肺通气,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应用Arndt支气管阻断导管可以安全有效进行单肺通气,但是在使用中应仔细观察患者与机械通气相关的各项监测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有效处理,以保证单肺通气有效性及其患者的安全。
- 韩梅韩枫桐王多友
- 关键词:并发症单肺通气有效性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