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鸿雁

作品数:99 被引量:860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经济管理
  • 41篇医药卫生
  • 40篇社会学
  • 6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2篇健康
  • 19篇避孕
  • 18篇生殖
  • 18篇生殖健康
  • 15篇流动人口
  • 15篇妇女
  • 14篇影响因素
  • 14篇育龄妇女
  • 12篇人口
  • 11篇育龄
  • 10篇生育
  • 10篇人工流产
  • 10篇计划生育
  • 9篇流产
  • 8篇生育政策
  • 8篇流动育龄妇女
  • 7篇节育
  • 6篇已婚
  • 6篇保健
  • 5篇已婚育龄

机构

  • 92篇中国人口与发...
  • 8篇吉林大学
  • 7篇北京大学
  • 3篇美国芝加哥大...
  • 2篇芝加哥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国家人口计生...
  • 1篇北京市人口和...
  • 1篇包头市第四医...
  • 1篇北京市卫生和...

作者

  • 92篇刘鸿雁
  • 36篇王晖
  • 12篇张翠玲
  • 12篇龚双燕
  • 8篇蔚志新
  • 7篇裴丽君
  • 5篇武继磊
  • 5篇史毅
  • 5篇朱琳
  • 5篇姜玉
  • 3篇郭超
  • 3篇李沛霖
  • 3篇郭维明
  • 3篇王英安
  • 3篇杜旻
  • 3篇覃民
  • 3篇王欣
  • 3篇庄亚儿
  • 3篇桂江丰
  • 3篇梁颖

传媒

  • 17篇人口与健康
  • 1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0篇人口与发展
  • 8篇人口与计划生...
  • 6篇中国妇幼保健
  • 6篇人口研究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第三届首都人...
  • 2篇人口学刊
  • 2篇南方人口
  • 2篇社区医学杂志
  • 2篇山东女子学院...
  • 1篇人口与经济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妇女研究论丛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人权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年份

  • 4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9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8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1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育间隔政策对我国二孩生育时机及生育水平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基于120县人口监测系统数据,通过13省的二孩生育分析,检验各省间隔政策变迁如何影响二孩生育时间及二孩生育水平。将政策变迁按时期划分,每次政策变动年份为时间t,通过比较每个时期(t-1)年和(t+3)年的时期生育指标来检验政策效应。研究发现,间隔政策的出台及政策收紧对二孩生育水平和时期孩次递进比的下降有显著影响,放松及取消间隔政策导致二孩生育水平和孩次递进比上升。不同的间隔政策及其变迁导致了各时期不同的二孩分布以及政策驱动的二孩间隔递进模式衍变。间隔政策普遍执行后,10年间隔的孩次递进曲线从之前以短间隔(2-3年)为主的左倾斜模式逐渐过渡到长间隔为主(4年以上)的右倾斜模式,间隔政策放松及取消后又逐渐回归短间隔递进为主的左倾斜模式。而一孩到二孩递进的峰值间隔也相应经历了从两年过渡到政策要求的长间隔及再次回归两年间隔的历史变动。还揭示了多元生育间隔政策所导致的地区和时期差异,丰富了二孩生育间隔模式变动规律及二孩生育推迟机制的相关研究。
张翠玲刘鸿雁王英安
关键词:生育间隔生育模式
生殖健康问题是全民健康的关键问题被引量:1
2019年
自原国家计生委与原卫生部重组以来,在国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的话题日渐式微。但放眼当今世界,生殖健康的话题不减反增,并被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来评价。世界卫生组织性别与权利技术顾问Carmen Barroso,前国际计生联官员Steven W Sinding在2019年的《柳叶刀》上共同发表了一篇有关于性与生殖健康及其权利的文章,回顾了1994年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以来人口与发展领域进展,并对25年以来人口与发展领域的成就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刘鸿雁
关键词:国家计生委生殖健康计划生育
中国1970年以来二孩生育间隔变动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16年
文章利用121县人口监测系统大样本微观历时数据,分析了我国1970年以来二孩生育间隔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二孩生育间隔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前的长期稳定、1990—2005年间的持续上升和2006年至今的缓慢下降,这种历史变动与我国生育间隔规定呈明显动态关联。文章认为,我国生育间隔规定是针对“早、密、多”生育模式的政策调控,在当前群众主动推迟生育、城乡普遍晚婚晚育、低生育水平长时期持续的背景下,生育间隔规定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力和作用空间在减小,继续执行以“晚、稀、少”为导向的现行生育间隔规定的前提已不复存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70后人群的大间隔生育将是未来不可忽视的一种生育特点,对生育间隔的关注应从人口调控的政策导向逐渐过渡到健康导向。
张翠玲刘鸿雁王晓峰
中国五城市流动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 了解流动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其孕产期保健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5年北京、南京、厦门、深圳和重庆5个城市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抽样调查数据,描述分析流动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分布情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流动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影响因素.结果 5 399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4 037份来自经历妊娠的流动育龄妇女,其中参加过和未参加孕产期保健者分别占75.3%(3 041/4 037)和24.7%(996/4 037).初次产前检查时间与其受教育程度有关(P<0.05).孕产期保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产期保健在调查地区间存在差异(P<0.05),<30岁和30 ~ 39岁组参加孕产期保健的比例分别是≥40岁组的4.09倍(95%CI:3.11 ~ 5.39)和1.98倍(95%CI:1.61 ~ 2.43);高中及以上、初中文化程度的流动育龄妇女参加孕产期保健的比例分别是小学及以下者的5.47倍(95%CI:3.85 ~ 7.77)和2.86倍(95%CI:2.42~3.39);已婚流动育龄妇女参加孕产期保健比例是未婚流动妇女的2.36倍(95%CI:1.07~ 5.22);生育1胎和2胎者均比生育≥3胎的流动育龄妇女更可能参加孕产期保健,其OR值分别是3.36(95%CI:2.33~ 4.84)和1.61(95%CI:1.12 ~ 2.30);有婚育证明者参加孕产期保健比例是无婚育证明者的1.44倍(95%CI:1.21 ~ 1.71).结论 教育程度高、已婚、生育胎数少及有婚育证明对流动育龄妇女的孕产期保健具有保护作用.通过改善孕产期保健影响因素,提高外来流动人口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利用水平,有助于预防和降低不良生殖健康结局的发生风险.
朱琳刘鸿雁武继磊裴丽君
关键词:孕产期保健流动育龄妇女影响因素
北京、上海和广东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状况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了解北京、上海、广东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中母婴保健状况。方法利用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专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在北京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人员中开展座谈。结果北京、上海和广东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档率不足两成,流动人口孕产妇中,73.3%的孕产妇主要在流入地度过孕产期,《孕产妇保健手册》建册率低于常住人口,按要求进行5次及以上产前检查者占66.0%,54.5%的流动人口产妇在产后1周得到了访视,计划生育免费服务比例高。结论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待进一步深化,建议针对未满足需求的人群,开展宣传教育与信息传播,开展按需服务,并大力推广试点地区成功模式与最佳实践。
王晖郭维明李沛霖申秋红刘鸿雁
关键词:流动人口母婴保健基本公共服务
生殖健康权利保护中的项目运作经验研究
2019年
中澳人权技术合作项目为中国政府与澳大利亚政府之间的合作项目。自2004年开始,原国家计生委开始“中西部地区生殖健康权利保护”的项目设计工作,在15年的时间内,始终坚持以权利保护为核心、以证据为基础、关注社会性别、关注弱势人群、强调文化敏感的原则.开展了系列的项目活动。
刘鸿雁王晖刘冬梅杜旻于典
关键词:权利保护生殖健康国家计生委
避孕方法知情选择与人工流产的关系被引量:7
2006年
自开展避孕节育方法的知情选择工作以来,基层干部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知情选择是否会影响到人工流产的发生,这个问题限制了部分地区避孕节育方法知情选择工作的开展,直接影响到妇女权利的获得与实现。通过研究发现,在知情选择的起步阶段,人工流产率会有所上升,但通过改善服务质量、促进群众知情之后,人工流产率开始降低。
刘鸿雁蔚志新
关键词:人工流产知情选择
对发达地区0-3岁儿童托育服务市场的调查与思考——以南京市为例被引量:118
2017年
身处经济发达地区的南京市,在0-3岁儿童托育服务方面开始了系列探索,具有以市场为主,卫计主管、联席审查、市场运作、以奖代补等特点。其中有一些成功的、普通适用的经验,如:扶持社会力量办园,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和联席审查会议制度;设立专项基金,以奖代补并对资金使用跟踪监管;通过普惠性早期发展服务进行社区体验等。此外,南京及全国其他地方还有一些共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仍需国家在政策和财政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投入。
李沛霖王晖丁小平傅晓红刘鸿雁
生殖健康网络参与促进安全流动
2007年
一、背景 最近几十年,中国的国际人口流动和国内人口流动均处于快速增长期。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的流动人口规模已达到一亿四千万,约占总人口的10%。与此同时,中国边境地区的跨国人口流动也愈加频繁。以黑龙江省黑河市为例,1996年该市的流动人口只有13.3万人,1997年增长到了16.5万人,1998年为24.7万人,1999年和2000年更是达到了32.8万人及34万人。2004年该市的常驻居民仅有20万人,但在2004年来往于黑河的跨国流动人口却多达75万人。与非流动人口相比,流动人口生活状况不稳定,缺少信息和知识,面临更多的健康风险,包括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刘鸿雁汝小美杨兵
关键词:生殖健康流动人口人口流动人口普查数据快速增长期
社区流动人口健康档案管理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了解社区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立情况及流动人口服务需求。方法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之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全国31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对中国城乡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中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立的情况进行描述。结果 44.4%的社区已开展流动人口健康档案的建档工作,但流动人口中实际建档比例仅为16.9%。流动人口存在避孕节育、孕产期保健和疾病诊治等服务需求。结论加强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立工作,规范健康档案信息管理,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作为健康促进干预的依据,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社区卫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内容。
王晖刘鸿雁龚双燕张翠玲
关键词:流动人口健康档案社区卫生服务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