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勇

作品数:22 被引量:108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直肠
  • 4篇肿瘤
  • 4篇结直肠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4篇肠癌
  • 3篇原发性
  • 3篇直肠癌
  • 3篇直肠肿瘤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3篇切除
  • 3篇胃癌
  • 3篇结直肠肿瘤
  • 3篇肠肿瘤
  • 2篇蛋白
  • 2篇胸腰段
  • 2篇腰段
  • 2篇预后
  • 2篇切除术

机构

  • 17篇中南大学湘雅...
  • 4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湖南省计划生...
  • 1篇桂东县人民医...

作者

  • 20篇陈勇
  • 5篇雷三林
  • 4篇赵华
  • 4篇文宇
  • 4篇张宏其
  • 3篇熊力
  • 3篇刘国清
  • 3篇易文君
  • 3篇钟德玝
  • 3篇冯大作
  • 3篇余丹
  • 3篇苗雄鹰
  • 2篇李铁钢
  • 2篇刘威
  • 2篇华颂文
  • 2篇黄佳
  • 2篇皮执民
  • 2篇尹新华
  • 2篇舒国顺
  • 2篇郭强

传媒

  • 4篇中南大学学报...
  • 3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徐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199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结直肠淋巴瘤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结直肠淋巴瘤的诊断及临床病理、治疗与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3 4年间因原发性结直肠淋巴瘤接受手术治疗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和各临床病理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有无邻近器官侵犯和远处转移、治疗方式对患者生存预后具有显著性意义(P<0.0 1);年龄、性别、肿瘤单发或多发、淋巴瘤组织细胞恶性程度、肿瘤侵犯深度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 5)。结论原发性结直肠淋巴瘤手术前误诊率高。治疗应以手术切除为主。根治手术辅以化疗可以获得较好的预后。
段伦喜赵华刘国清李铁钢钟德玝陈勇胡辅珍皮执民周均雷三林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72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的内镜和病理特征,以减少误诊、漏诊,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对1994年1月到2007年6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72例胃MALT的临床、内镜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患者平均59岁,临床症状无特殊性。肿瘤同时累及胃体、胃角、胃底、胃窦部中的2个或多个部位占68.06%,病理形态学改变表现:肿瘤组织为反应性淋巴滤泡。该组病例内镜活检确诊率为25%,术后病理确诊率达100%,免疫组织化学证实为B细胞淋巴瘤。结论内镜下多块取检、深取检,结合以上病理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诊断胃MALT。
陈勇易文君华颂文刘国清李铁钢皮执民
关键词: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胃镜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光动力疗法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4年
光动力疗法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可追溯至上百年前,然而,它的全部潜能才刚刚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在有氧条件下,光动力疗法利用光敏剂和光来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回顾过去从细胞水平到人体治疗层面对于光动力疗法分子机制的研究,随着不同结构和特性的光敏剂的研发应用,光动力疗法的适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也给癌症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机遇。分子机制的深入了解可以帮助我们优化治疗方案。目前,大多数癌症都为综合治疗,随着光动力疗法的分子应答机制的研究进展,光动力疗法正逐渐被合理整合到癌症的综合治疗中,以提高综合治疗的效果。
陈勇李婉婉周江蛟文宇苗雄鹰熊力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光敏剂分子机制
13例胃和结直肠同时性癌的临床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同时性胃、结直肠癌患者发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3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3416例胃癌和310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胃和结直肠同时性癌13例,占所有胃癌病例的0.38%,占所有结直肠癌病例的0.42%;术前诊断率15.4%;手术后发现的第二癌根治切除率为33.3%;第二癌术后3年生存率为30.8%,无5年生存者。结论:同时性胃癌和结直肠癌的术前诊断率、第二癌根治切除率和第二癌术后3年生存率均较低;提高第二癌根治切除率和第二癌术后长期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提高第一次手术前的诊断率。
雷振东赵华陈勇冯大作王展宏(校对)
关键词:胃癌结直肠癌预后
捷径性手术治疗胃癌34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捷径性手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1月~2007年12月29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患者采用捷径性手术为观察组,再从127例采用全胃切除术患者中随机抽样选取3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疼痛、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1年存活率及2年存活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捷径性手术治疗胃癌方便便捷,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何宇辉吴仪陈勇
关键词:胃癌
腹腔镜胃大部分切除术18例临床探讨
2007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大部分切除的手术方法和手术适应证。方法:对2005年8月至2006年5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18例腹腔镜胃大部分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16例(其中胃癌D2根治术6例胃十二指溃疡9例、胃多发息肉1例),中转2例开腹(其中1例胃癌晚期肿块大于6cm,1例术中钛夹滑脱大出血),无手术死亡。术中皮下气肿1例,发生率5.88%(1/17)。平均手术时间(285±30)min,平均出血量(130±50)mL。平均术后住院日(11±4)d,术后吻合口输出襻梗阻1例、发生率6.25%(1/16)。全组16例随访1~9月,其中1例发生Trocar穿刺孔肿瘤种植并腹腔内广泛转移。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应用腹腔镜技术,腹腔镜胃大部分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效果。
陈勇雷三林段伦喜易文君余丹孙吉春苗雄鹰钟德玝
关键词:腹腔镜胃疾病胃切除术
再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保守治疗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对比初次和再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患者保守治疗的生存质量,了解再次骨折对此类患者生存质量各方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观察治疗OVCFs后出现再骨折的患者30名(再骨折组)和同时期行保守治疗OVCFs后未发生再骨折的基本条件相似的患者3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出院后3个月时SF-36简明健康健康状况调查表的调查结果。结果:再骨折组治疗后的8个维度均不同程度较对照组变差(均P<0.01)。结论:再骨折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心理预期、情绪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
张宏其楚戈陈勇卡哈尔.艾肯木黄佳郭强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再骨折
二次腹部手术后腹腔镜胆囊切除1例被引量:6
2010年
易宗俊熊力刘威文宇陈勇张晓明喻灿球王苏蔡祥瑞
关键词:剖腹术
乳腺良恶性病变Bax蛋白和Fas抗原表达及意义
1998年
乳腺良恶性病变Bax蛋白和Fas抗原表达及意义陈勇舒国顺近年研究发现Bax蛋白和Fas抗原表达与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Bax蛋白是一种促细胞凋亡基因蛋白,Fas抗原是一种促细胞凋亡的膜蛋白抗原。国外学者发现Bax蛋白和Fas抗原表达与一些恶性肿瘤发生发...
陈勇舒国顺
关键词:BAX蛋白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FAS抗原
经皮穿刺引流联合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伴巨大脓肿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引流联合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伴巨大脓肿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自2007-05—2012-04诊治胸腰段脊柱结核伴巨大脓肿9例。所有患者先行CT引导下穿刺,灌洗引流1~2周后再行后路开放减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观察比较手术前后血沉(ESR)、后凸角度、神经功能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9例均获得随访18~56个月,平均35个月。手术时间120~260 min,平均165 min;术中失血量300~1 600 ml,平均650 ml。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窦道形成。术后3个月ESR恢复正常,平均21 mm/h。术后后凸角度3°~16°,平均7°。末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C级1例,D级4例,E级4例。植骨融合时间3~6个月,平均4个月。结论对于胸腰段脊柱结核伴巨大脓肿者采用经皮穿刺引流联合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内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张宏其胡雄科尹新华陈勇余洪贵周振海
关键词:脊柱结核胸腰段穿刺引流后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