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辉
- 作品数:54 被引量:39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四川广安谢家槽下三叠统碳酸盐微相及沉积环境被引量:16
- 2012年
- 依据碳酸盐岩的颗粒组分及结构构造特点,四川广安谢家槽剖面下三叠统夜郎组和嘉陵江组的碳酸盐岩可以划分出5个主要的微相类型和15个次一级的微相类型。在微相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岩性及构造特点,划分出台地边缘、开放海台地、局限海台地和蒸发台地4种主要的沉积相带,由夜郎组、嘉陵江组向上到雷口坡组构成从局限海台地逐渐演变为蒸发台地相,反映了该地区从早三叠世到中三叠世海水逐渐变浅、碳酸盐台地逐渐向蒸发台地总的演变历程。
- 周志澄罗辉祝幼华许波蔡华伟陈金华
- 关键词:嘉陵江组下三叠统
- 四川江油渔洞子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巨鲕灰岩中超微化石的首次发现及古生态意义被引量:2
- 2017年
- 四川江油渔洞子剖面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下部巨鲕灰岩中首次发现丰富的超微化石,包括疑似超微细菌、疑似颗粒状浮游蓝细菌。它们的大量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巨鲕灰岩的成因与细菌的活动有关。同时,文章阐述了与这些超微化石共生在一起的非生物成因的方解石的成因机制。以疑似底栖蓝细菌和疑似颗粒状浮游蓝细菌为主的微体生物建立了一个简单的营养网,共同构筑了这一地区早三叠世早期海洋的古生态系统,它们的爆发性增长,与这一地区曾经发生过的海洋环境恶化及动物灭绝事件有关。
- 周志澄许波罗辉WILLEMS H王学恒蔡华伟陈迪舒刘实佳陈金华
- 关键词:超微化石古生态飞仙关组
- 保存完整的风暴沉积序列在山东省寒武系崮山组的发现及其理论和实际意义被引量:10
- 2013年
- 在开放的陆架环境中,风暴沉积是一种常见的事件沉积,但在古代和现代的风暴沉积中,却很难发现保存完整的风暴沉积序列,其原因是风暴沉积的结构构造非常容易受到后来的机械作用的改造和生物扰动的破坏。幸运的是,山东省寒武系崮山组上部的薄层灰岩不仅比较完整地保存了风暴成因的机械作用结构、构造,同时,也详尽地记录了与风暴成因有关的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根据崮山组薄层灰岩中保存的风暴成因沉积序列和前人所总结的风暴沉积模式,可以建立一个理想的综合性的风暴沉积—正常气候条件下包括机械作用和生物作用的沉积序列,这对于解释风暴作用的整个过程,鉴别现代的或古代的不同沉积环境的风暴沉积,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均具有重要意义。风暴沉积与浊流沉积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浅水的生物群和不同的机械成因的和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
- 周志澄H Willems李越罗辉
- 藏南岗巴地区早白垩世晚巴雷姆期至晚阿普特期的浮游有孔虫及其古环境意义
- 早白垩世晚巴雷姆期至晚阿普特期,全球的板块体系和海洋-气候系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这一时期,"黑色页岩"在全球广泛出露和分布,在藏南岗巴地区这套地层被称为岗巴东山组。本文通过使用浓度为3–5%的氢氟酸,首次在这套地层中...
- 方培岳罗辉许波Brian T.Huber祝幼华牟林
- 关键词:浮游有孔虫生物地层学黑色页岩
- 文献传递
- 藏南江孜所金混杂堆积中灰岩块体里的浮游有孔虫被引量:1
- 2020年
- 通过对藏南江孜所金北剖面混杂堆积中灰岩块体的分析,在2块样品中发现了丰富的浮游有孔虫化石。样品SJ-28含5属12种或未定种,包括Contusotruncana fornicata,C.patelliformis,C.plummerae,Globotruncana arca,G.falsostuarti,G.linneiana,G.ventricosa,Globotruncanita atlantica,Gl.sp.,Gl.stuartiformis,Pseudotextularia nuttalli和Muricohedbergellasp.等,指示的地层时代为晚白垩世中坎潘期至晚坎潘期。样品SJ-18发现5属9种或未定种,主要有Contusotruncana fornicata,C.patelliformis,C.plummerae,Globigerinelloides sp.,Globotruncana arca,G.falsostuarti,Globotruncanitasp.,Gl.stuartiformis和Muricohedbergellasp.等种,指示的时代为晚白垩世中坎潘期至马斯特里赫特期。因此,这些产有孔虫灰岩块体的形成时代应为中坎潘期至马斯特里赫特期,这为探讨该地区混杂堆积的形成时代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上述有孔虫组合的主要面貌特征是化石丰度较高,分异度中等,全部由浮游有孔虫组成,未见底栖有孔虫,反映了远洋深海的沉积环境,可与附近床得剖面和勇拉剖面出露的床得组红层中所产的有孔虫动物群进行对比。这些灰岩块体的沉积环境可能与江孜地区的床得组红层相当。
- 方培岳罗辉许波祝幼华
- 关键词:浮游有孔虫古环境晚白垩世藏南
- 珠江口盆地文昌X井有孔虫生物地层及沉积环境
- 通过对珠江口盆地文昌X井(1000m-2400m)99个岩屑样品的分析,获得了丰富的保存较好的有孔虫化石。共鉴定出35属74种,其中浮游有孔虫10属32种。本文根据刘新宇等(2009)浮游有孔虫的分带方案对珠江口盆地文昌...
- 赵媛媛罗辉
- 关键词:有孔虫化石带沉积环境中新世珠江口盆地
- 文献传递
- 藏南江孜甲不拉剖面甲不拉组中一个黄铁矿化的放射虫动物群
- 江孜县甲不拉剖面是藏南一个著名的深海-次深海相侏罗-白垩系地层剖面。下白垩统甲不拉组在该剖面上主要由深灰色到黑色页岩、硅质泥页岩夹灰岩和砂岩组成,具有典型的浊流沉积,产丰富的菊石、箭石及有孔虫等化石。放射虫化石也曾多有报...
- 罗辉陈迪舒牟林王学恒许波刘实佳
- 关键词:放射虫动物群黄铁矿化
- 文献传递
- 藏南吉隆党拉山口剖面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放射虫
- 尹集祥等(1988)曾在藏南吉隆县党拉北坡地层剖面的硅质岩、硅质泥岩中报道有晚白垩世的放射虫,但未见放射虫名单及图影。他们将这套地层归入晚白垩世宗卓组。在2014年的野外工作中,我们就党拉山口北坡含放射虫硅质岩、硅质泥岩...
- 许波罗辉王学恒陈迪舒刘实佳
- 关键词:藏南放射虫
- 文献传递
- 藏南江孜所金剖面早白垩世的放射虫及其地质意义
- <正>西藏日喀则地区江孜县日朗乡以东约500米处出露了一套厚约24.5米的紫红色硅质岩夹灰绿色泥岩或页岩地层,被称之为所金剖面。自下而上,该剖面可按岩性大致划分为7层,我们逐层系统采集了硅质岩样品30个进行放射虫化石分析...
- 许波罗辉
- 关键词:放射虫化石硅质岩早白垩世
- 文献传递
- 土耳其Sinop盆地晚白垩世大洋红层中的放射虫被引量:1
- 2005年
- 在土耳其北部Sinop盆地Kayadibi剖面上发育了一套以红色灰岩及红色硅质岩为特征的,被称之为Kapanboˇgazi组的远洋或半远洋环境下的海相红色沉积。其中的硅质岩里产丰富且保存完好的放射虫化石。其放射虫组合以Crucella cachensis, Alievum superbum?, Patellula verteoensis, Patellula ecliptica, Dictyo mitra multicostata, Pseudodictyomitra pseudomacrocephala, Halesium triacanthum, Pessagnobrachia fabia nii, Pseudoaulophacus putahensis 和Paronaella communis 等属种同时出现为特征,可以与北美、西特提斯及俄罗斯等地建立的Alievum superbum 放射虫带对比,时代为土仑期。
- 罗辉
- 关键词:放射虫大洋红层晚白垩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