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
- 作品数:18 被引量:36H指数:5
- 供职机构: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00~2005年成人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 2006年
- 王三风王军
- 关键词:成人麻疹
- 圆形分布法分析焦作市麻疹发病的季节性特征被引量:1
- 2012年
- 采用圆形分布法分析焦作市2004-2010年麻疹发病季节规律,探讨焦作市麻疹发病的季节特征,为制订麻疹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结果显示,麻疹发病每年均存在明显的高峰日和高峰期(P<0.01),各年发病高峰日不相同或不全相同(F=38.245,P<0.01),总高峰日在4月25日,高峰期为2月28日至6月20日。焦作市麻疹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高峰。
- 王军张喜英
- 关键词:麻疹季节性
- 2014—2023年河南省焦作市水痘流行特征及发病趋势预测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河南省焦作市水痘流行特征,为制定水痘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4—2023年焦作市水痘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4—2023年焦作市累计报告水痘987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27.74/10万,2014—2019年水痘发病逐年上升(χ^(2)_(趋势)=564.86,P<0.001),2020—2022年逐年下降(χ^(2)_(趋势)=160.52,P<0.001),2023年有所上升;各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5—7月和10月至次年1月为流行高峰期;男性年均发病率(30.08/10万)高于女性(26.14/10万),发病年龄主要为15岁以下人群,共报告8388例(84.98%),其中,5~<10岁为高发年龄段(197.33/10万),发病人群以学生、托幼儿童、散居儿童为主(93.63%)。ARIMA模型预测2024年水痘病例较2023年上升,发病时间分布与往年一致。结论应加强水痘疫情防控工作,在高发季节加强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的防控措施,积极引导适龄儿童接种两剂次水痘疫苗。
- 田争原跃礼王军冯晖职瑞娜徐奕
- 关键词:水痘防控策略
- 2015-2019年焦作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焦作市15岁以下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情况。方法收集2015-2019焦作市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的AFP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5-2019年焦作市共报告80例<15岁儿童AFP病例,5岁以下儿童57例(71.25%)。每年报告发病率在1.32/10万~2.97/10万之间,病例以男性为主,性别比为2.64:1。病例非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es,NPEV)分离率为8.75%。麻痹60 d后随访时,10.00%AFP病例有残留麻痹。结论焦作市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以小年龄组为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儿童AFP病例残留麻痹率较高,应及时采取措施降低致残率。
- 王三凤冯晖原跃礼王军任宝红徐奕
- 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流行病
- 2005-2009年焦作市风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了解2005-2009年焦作市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预防和控制风疹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风疹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09年焦作市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62/10万、3.10/10万、3.10/10万、4.04/10万、9.60/10万,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11/10万;3~6月份为发病高峰,占总病例数的85.40%;地区间报告发病相差悬殊;1~15岁儿童病例所占比例为84.17%;学生和幼托儿童发病为多(占78.85%)。结论做好麻风和麻腮风联合疫苗的基础接种工作是预防和控制风疹病例发生的关键;做好风疹的血清学检测工作对实现消除麻疹有积极作用;开展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疫苗补种工作,实施必要的风疹疫苗应急接种是预防和控制学校发生风疹暴发流行的有效措施。
- 王军马飞
- 关键词:风疹流行病学特征
- 2003~2005年麻疹监测分析
- 2006年
- 王三风王军
-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 河南省焦作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未接种影响因素及原因分析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分析河南省焦作市≥60岁老年人未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简称新冠疫苗)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原因,为进一步提高≥60岁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覆盖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焦作市98个乡镇中≥60岁未接种新冠疫苗的老年人作为未接种组,选择居住在同村或同社区≥60岁已接种新冠疫苗的老年人作为接种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未接种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接种组和未接种组各918人。未接种组老年人未接种的主要原因为:有基础性疾病处于稳定期,但本人或家人害怕不良反应占31.37%,有基础性疾病处于急性期占26.80%,本人或家人认为年龄大,不外出,没有接种的必要性占12.75%,有基础性疾病稳定期但临床医生判定为暂缓或禁忌接种占12.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组:OR值(95%CI):1.247(0.954~1.630),80~岁组:OR值(95%CI):2.860(1.994~4.102),90~组:OR值(95%CI):5.220(2.378~11.458)]、罹患基础性疾病数量[1种:OR值(95%CI):6.861(5.004~9.407),2种:OR值(95%CI):13.531(9.229~19.840),≥3种:OR值(95%CI):72.991(37.286~142.887)]、共同居住人新冠疫苗是否全部接种[部分接种:OR值(95%CI):3.574(2.140~5.969),全部未接种:OR值(95%CI):7.760(3.776~15.946)]、有无流感疫苗或肺炎疫苗接种史[OR值(95%CI):0.362(0.176~0.747)]、本人或家庭成员有无医学背景[OR值(95%CI):0.347(0.199~0.605)]、是否定期参加体检[OR值(95%CI):0.506(0.385~0.666)]、是否向接种门诊咨询[OR值(95%CI):0.543(0.411~0.716)]、是否设置社区或村临时接种点[OR值(95%CI):0.468(0.288~0.761)]、提供上门服务[OR值(95%CI):0.084(0.045~0.156)]对≥60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有影响(P<0.05)。结论针对特殊老年群体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知识宣讲、健康评估、疫苗接种全流程服务;开展家庭动员,消除老年人和家庭子女疫苗接种顾虑;提供上门服务等提高老年人接种疫苗的便利�
- 王军原跃礼张艳任宝红冯晖李航
- 关键词:预防接种免疫屏障
- 2000—2005年河南省焦作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分析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 分析河南省焦作市布鲁氏菌病流行因素,掌握疫情动态,预测疫情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常规疫情监测和人间布病主动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焦作市2000~2005年常规疫情监测布病102例,分布在9个县市区;以4~6月份发病较高;发病多为男性青壮年,职业主要为农民,占发病总数的82.4%;感染途径是主要与流产羔羊接触,占41.2%;发病到确诊平均间隔75d;发病比较集中的疫点有2个。主动监测1119人,皮肤过敏试验阳性65人,阳性率5.8%。结论 河南省焦作市布鲁氏菌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季节发病高峰可能与产羔季节有关,男性青壮年发病较高与牲畜接触的频率相对较高有关,疫点发生在贩卖、屠宰、养殖、皮毛加工比较集中的村庄,人间主动监测阳性率较高,预示可能疫情有扩大趋势;应深入开展:布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基层防治技术水平,做好人间和畜间布病监测工作,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 许小利王军吴保红毋燕石凌云任东周睿夏江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疫情
- 焦作市2004-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 2010年
- 目的了解焦作市近年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和疫情发生特点,为今后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控制麻疹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8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焦作市近年来麻疹发病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发病形式主要为散发和局部小范围暴发。各县市区报告麻疹发病相差悬殊。发病高峰在3—6月份(占73.91%)。在667例确诊病例中,〈15岁人群占89.05%,发病为小年龄组模式,〈1岁人群占25.48%。麻疹病例以散居儿童为多,占46.35%,其次为学龄和幼托儿童,占42.10%。在确诊病例中,有免疫史者仅占33.13%,无免疫史者占44.38%,免疫史不详者占22.49%。麻疹血清样本采集率为58.89%。结论加强麻疹监测,提高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和接种质量,消除暴发仍是今后全市控制麻疹的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而做好儿童入托、入学查漏补种工作,提高麻疹疫苗复种率,减少免疫空白和易感人群的积累是建立全市牢固免疫屏障的关镩。
- 王军
-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麻疹疫苗
- 2004—2008年焦作市麻疹疑似病例血清学检测分析
- 2010年
- 目的了解焦作市麻疹血清学检测情况,为诊断和控制麻疹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对焦作市2004—2008年麻疹疑似病例进行血清学检测,分析其流行特征及与标本采集时间的关系。结果实验室共检测合格血清标本553份,其中阳性259份,阳性率46.84%;病例主要发生在0~10岁,占发病总数的92.28%,〈8月龄占8.25%,〉15岁人群占12.54%;3~7月份为发病高峰,占82.18%;确诊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了65.83%;病例以武陟县、修武县、孟州市为多;共暴发局部小范围13起,暴发病例占了39.93%;血清标本检测3~28d采集麻疹IgM阳性检测率较3d内采集的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P〈0.05);标本中风疹IgM检出也占了一定比例(11.03%)。结论加强麻疹监测,做好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做好儿童入托、入学的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控制麻疹暴发仍是我市今后预防控制麻疹的主要工作;进一步提高麻疹监测质量,加强实验室检测工作,做好麻疹与风疹的实验室鉴别工作。
- 王军张喜英
- 关键词:麻疹疑似病例血清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