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新
- 作品数:16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对近年来“审美意识形态论”论争的反思
- 2006年
- “审美意识形态论”是新时期出现的影响深远的文学观念。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和文艺学学科的发展,近来国内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争论又趋于热烈。本文简要梳理了争论双方的基本观点,认为这一论争显示出双方都有很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理论水平,但也应该扩大理论视野,汲取各种新的理论和方法,进一步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以把新时期所取得理论成就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真正构建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
- 李永新
- 关键词:审美意识形态论争
- 美学与文化批评中的领导权理论研究——论威谦斯与伊格尔顿对葛兰西领导权理论的接受与发展
- “领导权”(hegemony),原本是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葛兰西提出的一个政治哲学概念。它不仅强调社会结构的复杂关系及其对表意实践的最终决定作用,还指出了各种意识形态观念能够在现实政治斗争中不断发生冲突与碰撞。二十世纪...
- 李永新
- 关键词:领导权社会结构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
- 文本是如何被建构的?——试论伊格尔顿文学生产理论的英国马克思主义特征被引量:3
- 2007年
- 伊格尔顿的文学生产理论汲取了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以开阔的视野从"物质"和"精神"多个层面研究文学文本的建构过程,成为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个案。伊格尔顿把文学文本的外部分为一般生产方式等五个要素,并研究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文学文本内部,他提出文本是意识形态的生产,研究了文本与意识形态的建构性关系,进而指出各种外部要素建构文本的方式。无论是他从多个角度研究文学,还是对文学的物质生产层面的强调,以及对文本建构方式的研究,都带有明显的英国马克思主义特征。
- 李永新
- 关键词:文本英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 “人性”:个人构想对普世理解的挤压
- 2007年
- 2006年第5期《读书》杂志发表了旷新年先生的《“当代文学”的建构和崩溃》一文,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反响。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的博士生们围绕旷新年先生的文章所论及的问题以及文章中所透露出来的学术价值观念分别从学术史、思想史、文化史等视角进行了批评与反思,本刊特选发其中4篇以飨读者,以期引起更为广泛、深入的讨论与争鸣。
- 李永新
- 关键词:当代文学工农兵文学悲愤哀怨赞歌
- 英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
- 2006年
- 目前,中国学术界对英国马克思主义美学著作的译介与研究存在着不均衡的局面,即译介正在走向繁荣,而研究却相对薄弱。本文认为,在英国马克思主义美学著作的译介和研究过程中还存在探讨不够深入、留有空白领域、忽视方法论的研究与转换等问题,今后应予以修正与完善。
- 李永新
- 关键词:译介
- 文化批评和美学研究中的领导权理论——兼论威廉斯和伊格尔顿对葛兰西领导权理论的接受与发展被引量:4
- 2008年
- 领导权是葛兰西提出的一个政治哲学概念。这一概念在强调社会结构的复杂关系及其对表意实践的最终决定作用的同时,还指出了各种意识形态观念在现实政治斗争中所不断发生的冲突与碰撞。威廉斯和伊格尔顿等人于20世纪下半叶将这一理论引入文化批评与美学研究领域,既注意到社会结构的存在,强调文学艺术与社会结构的复杂关系,以及后者对前者的最终决定作用,又坚持了文学艺术和审美经验的独立性,只有深入审美话语内部进行分析,才能揭示出审美话语与社会权力的复杂共生关系。
- 李永新
- 关键词:审美话语社会权力
- 身体是审美意识形态的物质基础——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理论中的身体问题
- "审美意识形态"一词最早是由俄国著名文学批评家沃罗夫斯基提出的。进入20世纪80年代,为了纠正此前过于功利化和政治化的文学理论,中国许多学者提出了"审美意识形态"论。当然这一理论的提出也引发了一些争论。现在暂且不论这些争...
- 李永新
- 关键词:审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伊格尔顿领导权
- 文献传递
- 身体是审美意识形态的物质基础——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理论中的身体问题被引量:1
- 2006年
-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对"审美意识形态论"进行热烈讨论的过程中,忽视了考察审美意识形态的物质基础问题。伊格尔顿在《审美意识形态》一书中提供了研究这一问题的一个视角。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理论借鉴了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的研究路径,指出审美意识形态的物质基础是身体。伊格尔顿分析了美学的诞生及审美的内在复杂性,揭示了身体是审美意识形态的物质基础。
- 李永新
- 关键词:身体审美意识形态领导权
- 论伊格尔顿被引量:6
- 2005年
- 特里·伊格尔顿坦率地承认,他所不懈追求的事业是把世界推向一个未来的乌托邦的境地,这是唯物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梦想。然而,只有组织化的劳工阶级在政治上有足够的力量控制了自然资源、生产资料和整体性的政治结构,并控制了意义和价值的文化生产的时候,这一梦想才能实现。伊格尔顿梦想大众能获得幸福并实现个人价值,但是他不希望人们自己创造关于幸福、真理和价值的观念。人们必须认识到,他们的私人天性很大程度上是在与他人。
- 克利夫.麦克马洪李永新汪正龙
- 关键词:伊格尔顿乌托邦思想解构主义爱伦·坡先锋派本雅明
-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批评及其启示被引量:2
- 2004年
- 本文认为意识形态是一个具有现实关怀立场的批判性理论范畴,伊格尔顿也正是继承了意识形态的这种特点。他在文学和美学领域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坚持关怀现实,力图揭示意识形态生产的文学背后的社会权力关系以及审美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现象的各种复杂机制。这为文学批评和研究带来两点重要的启示。
- 李永新
- 关键词:伊格尔顿意识形态文艺批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