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敏

作品数:34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点穴
  • 15篇点穴疗法
  • 10篇综合征
  • 7篇疗效
  • 5篇缺血
  • 5篇换血
  • 5篇换血术
  • 5篇更年期
  • 5篇更年期综合征
  • 4篇点穴治疗
  • 4篇预适应
  • 4篇源性
  • 4篇内源性
  • 4篇内源性保护
  • 4篇缺血预适应
  • 4篇围绝经
  • 4篇围绝经期
  • 4篇经期
  • 4篇绝经
  • 4篇绝经期

机构

  • 26篇广州中医药大...
  • 15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广东省政府

作者

  • 33篇林敏
  • 11篇贾超
  • 8篇张静
  • 7篇林超雄
  • 5篇袁学雅
  • 5篇李桂萍
  • 4篇姜桂美
  • 3篇李翀
  • 3篇苏敏芝
  • 3篇张秋玲
  • 2篇林超雄
  • 2篇陈兴华
  • 1篇庄珣
  • 1篇易玮
  • 1篇许能贵
  • 1篇张正
  • 1篇潘燕华
  • 1篇林吉
  • 1篇曲崇正
  • 1篇胡家敏

传媒

  • 3篇新中医
  • 3篇按摩与康复医...
  • 2篇保健与生活
  • 2篇按摩与导引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光明中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家庭医药(快...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全国第十五届...
  • 1篇中国国际中医...
  • 1篇中国针灸学会...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女性不同时期异常子宫出血病因分析被引量:31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女性异常子宫出血(AUB)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以利临床防治。方法:选择870例AUB患者,其中:青春期患者56例,育龄期患者264例,围绝经期患者461例,绝经后期患者89例。按PALM-COEIN病因分类:子宫内膜息肉(Polyp)所致AUB(AUB-P)、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所致AUB(简称:AUB-A)、子宫平滑肌瘤(Leiomyoma)所致AUB(简称:AUB-L)、子宫内膜恶变和不典型增生(Malignancy and hyperplasia)所致AUB(简称:AUB.M);全身凝血相关疾病(Coagulopathy)所致AUB(简称:AUB-C)、排卵障碍(Ovulatory dysfunction)相关的AUB(简称:AUB.O)、子宫内膜局部异常(Endometrial)所致AUB(简称:AUB.E)、医源性(Iatrogenic)AUB(简称:AUB.I)、未分类(Not yetclassified)的AUB(简称:AUB.N),回顾性分析和对比她们的临床发病原因。结果:统计学比较显示,青春期和育龄期患者AUB的原因主要是非结构性病变,其中青春期组患者主要是AUB-O(89.28%),育龄期组主要是AUB-E(29.17%)、AUB-P(20.83%)和AUB-L(14.77%);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患者AUB的原因主要是结构性病变,但围绝经期组主要是AUB-P(27.55%)、AUB-E(21.04%)、AUB-O(18.66%)和AUB-L(13.01%),绝经后期组主要是AUB-M(41.57%)、AUB-P(35.95%)和AUB-M(10.11%)。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AUB的发病原因逐渐从排卵障碍等非结构性原因转变为结构性因素,但以AUB-M上升较明显,因此需要临床上予以重点的关注和预防。
江卫红徐娟林敏宁伶俐
关键词:子宫出血青春期围绝经期绝经后期
点穴疗法对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症状及性激素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点穴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采用点穴疗法,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改良Kupperman评分及性激素水平。结果:点穴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后,总有效率达100%(P〈0.01),患者雌二醇水平显著提高,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水平降低(P〈0.01)。结论:点穴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具有较好效果。
李巧林贾超林敏张静袁学雅张秋玲
关键词:更年期综合征点穴疗法性激素
自我点穴保健康 增强体质防非典
根据中医理论,此次'非典',是春温夹湿,病位在肺.自我点穴可在常用保健方法*的基础上选用一些清热利湿宣肺透邪的穴位和方法,如:在用流动水清洗双手以后,双手对拍相搓,使大小鱼际热极,敷擦胸部及膻中穴,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宽胸...
林超雄林敏李桂萍
关键词:点穴疗法防非典
文献传递
缺血预适应临床应用的新思路--李林点穴疗法换血术产生缺血预适应效应的理论探讨
内源性保护系统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强大的自身保护系统.缺血预适应现象在机体所表现出的保护效应,被证明是内源性保护的良好诱导途径.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如何将缺血预适应顺利应用于临床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探讨.目前,缺血预...
林敏李翀
关键词:缺血预适应点穴疗法换血术内源性保护
点穴配合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点穴配合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点穴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蒙脱石散治疗,2组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9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治愈3例,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穴配合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调畅气机、疏肝解郁、调节胃肠功能作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谭振云张正贾超林敏张秀媛
关键词:点穴疗法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点穴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被引量:2
2009年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机是以肾虚为病理基础,肝郁为发病的基本环节,以痰湿瘀血内生为结果的多器官的功能紊乱。点穴疗法以中医学整体观、经络脏腑相关理论和气街四海理为指导,采用叩击、切掐、按点等手法,比较全面地刺激了各个脏腑器官的相关穴位,有助于气血流通,恢复阴平阳秘、气血调和的状态,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较好疗效,其机理可能是调节更年期妇女神经内分泌及植物神经的功能。
贾超林敏张静袁学雅林超雄姜桂美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点穴疗法治疗
基于《黄帝内经》对纤维肌痛综合征针灸辨治的思考与再探讨被引量:4
2021年
针灸疗法是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FMS)的有效方法。FMS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复杂,近年现代医学对该病的诊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重新辨析FMS的核心病机是针灸施治的关键。本文参考新版美国风湿病学会FMS诊断标准以及欧洲抗风湿病联盟FMS治疗管理建议,以《黄帝内经》阳气与神志理论为依据,探讨FMS的中医发病规律,归纳出可指导针灸临床的辨治方法,为中医辨治现代医学综合征提供一种可行的思路。
陈维张静林敏
关键词:纤维肌痛综合征《黄帝内经》针灸治疗经络辨证HPA轴
点穴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失眠症5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观察气街四海根结理论指导点穴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56例更年期综合征失眠症患者,采用气街四海根结理论相关穴位,应用三指、五指叩击等法,每次治疗15min,隔日1次,共治疗3周。结果:56例病人中临床痊愈40例,占71.43%,显效12例,占21.42%,有效4例,占7.15%,无效0例。结论:以气街四海根结理论指导的点穴疗法对更年期综合征失眠症具有较好疗效,很值得推广应用。
贾超林敏张静
关键词:点穴疗法更年期综合征失眠症
缺血预适应临床应用的新思路——李林点穴疗法换血术产生缺血预适应效应的理论探讨
内源性保护系统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强大的自身保护系统。缺血预适应现象在机体所表现出的保护效应,被证明是内源性保护的良好诱导途径。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如何将缺血预适应顺利应用于临床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探讨。目前,缺血预...
林敏李翀
关键词:缺血预适应内源性保护换血术
文献传递
《姚旭堂指针点穴法调研记》的重温和思考
姚旭堂指针点穴法是恩师姚旭堂阮淑贞创用的方法.该疗法十分独特,以指代针,点穴开筋,每次治疗时间仅仅一分多钟,适应病症极广.《姚旭堂指针点穴法调研记》对姚阮二老六十年代前后治愈的疑难痼疾,经过调查研究及疗效评估,认为:姚氏...
林敏潘燕华
关键词:适用症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