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大为

作品数:53 被引量:293H指数:11
供职机构:海口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海口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细胞
  • 20篇晚期
  • 16篇肿瘤
  • 14篇肺癌
  • 10篇免疫
  • 10篇化疗
  • 8篇细胞肺癌
  • 8篇小细胞
  • 8篇小细胞肺癌
  • 7篇疗效
  • 7篇恶性
  • 7篇非小细胞
  • 7篇非小细胞肺癌
  • 7篇癌患者
  • 5篇晚期非小细胞
  • 5篇晚期非小细胞...
  • 5篇联合化疗
  • 5篇疗法
  • 5篇恶性肿瘤
  • 5篇放射性

机构

  • 42篇海口市人民医...
  • 3篇海口市人民医...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青岛医学院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湖南省肿瘤医...
  • 1篇江苏省肿瘤医...

作者

  • 45篇彭大为
  • 18篇王美清
  • 11篇周宇
  • 9篇元建华
  • 9篇黄仕思
  • 9篇刘英平
  • 8篇李建旺
  • 8篇许振胜
  • 6篇程小珍
  • 4篇莫小翠
  • 4篇黎辉武
  • 3篇毛山山
  • 3篇何立香
  • 3篇岳春迪
  • 3篇羊永梅
  • 3篇谢宗宙
  • 3篇李兴
  • 3篇梁倩影
  • 2篇林志仁
  • 2篇蒋思卿

传媒

  • 6篇中国热带医学
  • 3篇海南医学院学...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2篇海南医学
  • 2篇海南省第二届...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2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C-CIK细胞免疫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1例被引量:2
2012年
1临床资料患者,女,33岁。2009年11月17日因诊断为"胃癌"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胃癌根治术(全胃切除)+胆囊切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除+左卵巢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来海口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于2009年12月22日开始化疗,化疗药物为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替吉奥、恩度,
史颖彭大为
关键词:晚期胃癌化疗
DC-CIK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2
2013年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杀伤肿瘤活性具有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限制性,故对多种肿瘤均具有杀伤活性。近年来大量体内外研究表明,共培养的DC和CIK(DC-CIK)细胞具有高效的抗肿瘤活性,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因此成为肿瘤生物免疫疗法中的研究热点。现就DC-CIK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何立香蒋思卿彭大为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恶性肿瘤生物免疫疗法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6月间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CT引导下植入^(125)I,术后2个月和6个月时复查胸部CT评估疗效,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结果植入病例全部成功,术后13例患者达完全缓解(CR),55例患者部分缓解(PR),20例患者稳定(SD),12例患者为进展(PD),总有效率达到88.0%,1年生存率为59.0%,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为12个月。术后并发症:气胸7例,痰中带血9例,胸腔积液9例,白细胞下降4例,经对症处理均好转。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无严重并发症。
许振胜彭大为符芳姿于伟玲黄仕思
关键词:^125碘晚期
选择性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评价选择性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对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 对 49例不能手术或手术后复发转移的中晚期胃癌患者行胃动脉内灌注化疗和栓塞化疗合计 1 2 7次。化疗方案FAM(5 氟脲嘧啶、丝裂霉素、阿霉素或表阿霉素 )或FPM(5 氟脲嘧啶、丝裂霉素、顺铂或卡铂 ) ,栓塞剂选用超液化碘油或超液化碘油加明胶海绵。近期疗效以上消化道造影、CT、B超、胃镜检查结果作为评价标准。结果 肿瘤原发灶有效率 54 .5 % ,局部淋巴结有效率 46 .4 % ,远处转移有效率 32 .1 %。本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51 .1 % ,1 3 .3 % ,4.4 %。全组未发生严重副作用及并发症。结论 选择性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对于中晚期胃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彭大为刘维希
关键词:选择性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胃癌疗效观察
抗肿瘤缓释剂加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插植入治疗恶性肿瘤
王美清彭大为周宇刘英平黎辉武黄仕思许振胜程小珍梁倩影莫小翠
对不能手术或术后复发转移的难治性肿瘤,多采用放、化疗,但它们的非靶向性以及产生的严重毒副反应仍然是不能忽略的问题。缓释化疗粒子与放射性粒子的联合应用则有可能改善该种局面。在该项目中课题组参与中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抗肿...
关键词:
关键词:肿瘤治疗
自体DC/CIK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观察自体DC/CIK细胞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纯TACE组,联合治疗组采用自体DC/CIK细胞联合TACE治疗(n=32),单纯TACE组采用单纯TACE治疗(n=28),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大小、甲胎蛋白(AFP)、生存率、中位生存期、生活质量有无差异。结果:(1)经过治疗,联合治疗组有效率87.50%,单纯TACE组有效率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过治疗两组血清AFP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联合治疗组治疗0.5年生存率96.88%,1年生存率84.38%,2年生存率65.63%,中位生存期21个月;单纯TACE组治疗后0.5年生存率92.85%,1年生存率64.29%,2年生存率42.86%,中位生存期1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CIK联合TACE治疗能够控制肿瘤大小、降低AFP,延长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特别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中晚期肝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程小珍彭大为王美清谢宗宙
关键词:肝肿瘤肝动脉化疗栓塞术CIK细胞
首发哮喘小细胞肺癌2例报告
2006年
岳春迪彭大为
关键词:哮喘病例报告
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的效果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64例晚期肾癌患者,随机双盲对照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观察组给予DC-CIK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索拉非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客观有效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差异。结果 (1)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1例因经济原因中途退出试验,未进行结果评价,观察组和对照组的DCR分别为83.87%和80.65%,ORR分别为19.35%和19.3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2个月和1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的Karnofsky评分总提高率分别为90.33%及6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胃纳差、睡眠障碍、疲乏等基本情况显著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主要表现为手足皮肤综合征、消化道反应、高血压、全身反应、肝功能损害、发热,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有2例患者出现发热,发生率为6.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DC-CIK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可延长患者的PFS,提高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小。
许振胜符芳姿彭大为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索拉非尼晚期肾癌免疫治疗
放射性125I 粒子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2015年
探讨CT 引导下125I 粒子植入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 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30 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Ⅲa~Ⅳ期),均先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静脉化疗2~3 个周期,再行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前采用TPS 治疗计划系统算出术中所需125I 粒子数量、粒子分布情况、进针方向。在螺旋CT 导向下将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实质内及肿瘤边缘。结果:30 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3 例,部分缓解5 例,稳定2 例,进展0 例。中位生存期14 月,1 年生存率76.7%%。所有患者未出现放射损伤症状,未发现粒子迁移,有化疗不良反应(Ⅰ~Ⅳ度急性骨髓抑制,Ⅰ~Ⅲ度恶心呕吐,少量脱发)。结论:放射性125I 粒子植入联合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安全有效的,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彭大为黄仕思周宇许振胜
关键词:放射性125I联合化疗非小细胞肺癌
四联疗法治疗肺癌骨转移1例
2009年
1病历摘要 患者男,57岁,2008年8月因.咳嗽、痰中带血、右侧胸痛行胸部CT检查诊断右下肺癌,行右下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示分化差的神经内分泌癌,较符合大细胞未分化癌。给予化疗三周期(方案不详),08年12月查ECT示:L5、左第5、10后肋、右第5~8肋骨多发转移.患者未诉骨痛;09年2月入我院治疗,入院查体:
许振胜彭大为
关键词:肺癌骨转移四联疗法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神经内分泌癌未分化癌痰中带血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