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宇

作品数:96 被引量:279H指数:8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1篇哲学宗教
  • 11篇文化科学
  • 8篇政治法律
  • 7篇自然科学总论
  • 6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5篇历史地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8篇儒家
  • 11篇道德
  • 11篇哲学
  • 9篇经学
  • 8篇社会
  • 8篇释学
  • 6篇诠释学
  • 6篇伦理
  • 5篇范式
  • 4篇代数
  • 4篇代数学
  • 4篇心学
  • 4篇儒家道德
  • 4篇儒学
  • 4篇数学
  • 4篇经典诠释学
  • 4篇古代数学
  • 4篇汉代
  • 3篇形上学
  • 3篇言说

机构

  • 96篇黑龙江大学
  • 1篇黑龙江工程学...

作者

  • 96篇康宇
  • 2篇柴文华
  • 1篇尹静
  • 1篇袁立莉
  • 1篇张慧研

传媒

  • 9篇理论与现代化
  • 8篇自然辩证法研...
  • 6篇哈尔滨学院学...
  • 5篇中国哲学史
  • 4篇哲学动态
  • 4篇山西师大学报...
  • 4篇长白学刊
  • 4篇深圳大学学报...
  • 4篇华侨大学学报...
  • 4篇黑龙江教育(...
  • 3篇文史哲
  • 3篇社会科学
  • 3篇人文杂志
  • 2篇兰州学刊
  • 2篇黑龙江社会科...
  • 2篇天津社会科学
  • 2篇许昌学院学报
  • 2篇知与行
  • 1篇江汉论坛
  • 1篇东疆学刊

年份

  • 2篇2019
  • 8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8篇2009
  • 8篇2008
  • 15篇2007
  • 12篇2006
  • 1篇2003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论社会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思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区建设成为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建设主题.社会的转型为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任务.如何面对社区居民社会角色的转变,城市中的贫困问题,新兴的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影响以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成为人...
康宇
关键词:建设项目资源整合社会转型期
从皇侃对《论语义疏》的解读看六朝经典诠释学之发展被引量:1
2017年
皇侃《论语义疏》是六朝"疏注体"义疏的代表之作,其在全书结构及注经特质上独树一帜。以诠释学视角观之,《论语义疏》较好地贯通了文本的原义、作者的原意、读者领悟之义,将理解、解释和应用有机地联结起来。皇侃在坚持"疏不破注"的同时,巧妙地将经典诠释与哲学思想建构联系起来,创造了自身的"性情论""仁孝论""君子论",从而大大提升了文本阅读的有效性。《论语义疏》诞生于六朝有着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它反映了时代的文化精神与主体信仰。就其对后世的影响而言,它不仅成为了隋唐注疏之学的先导,而且对后来宋明义理释经的蓬勃兴起亦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启迪作用。
康宇
关键词:义疏体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现代化被引量:2
2013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现代化是当代中国社会政治、文化领域中的"对子",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虽然马克思主义与儒学间存在不可避免的内在差异,但二者在理论层面上具有天然的互通性,社会历史经验也证明二者可以很好地"结合"。尤其在当代现实层面上,中国社会对二者的有机联结表达出强烈的需求。若能厘清二者联系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具体结合点所在,联结途径问题,并能摒弃"马克思主义儒学化""儒学马克思主义"等观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现代化定能彼此促进、科学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卓越贡献。
康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儒学
乾嘉时期的语言哲学问题被引量:2
2015年
乾嘉时期,中国哲学出现了重要的"语言学转向"。虽然这并未造就出中国近代的语言哲学,但它却引发了人们对语言本身的深切关注,尤其是系统地探讨了几个关键的语言哲学问题。学者们通过对字、词、心、道关系的论述,将文字、词汇、文化制度、语言研究的价值、意义与追求圣人之道的崇高的价值理想联系起来;通过对语言意义理论的思考,解析了汉字符号的意义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演变问题,建构出一系列理解与解释意义的具体方法,并触及关于"解释的循环"问题的理解;通过对"六书"体用论的辨析,形象地揭示了静态的文字形体与动态的语言运用间的有机统一,表明了"音"、"义"间的辩证关系,且在一定程度上推论出语言文字中的"物"与"则"的关系。乾嘉学者对于语言哲学问题的研究意义深刻,影响悠远。
康宇
关键词:乾嘉学者体用论语言哲学
神学观念影响下的汉代天文学发展
2014年
汉代天文学的发展明显受到其时神学观念的影响:天文观测与星占相联,天象与人间祸福相通;国家历法中,历数具有"神圣性"、不可撼动性,改历的宗教政治色彩浓重;天体演化理论与宇宙构成理论中囊括图谶、"天尊地卑"等理念。在天文学发展的带动下,汉代象数易学大兴,哲学中"验证"思想深入人心,数字神秘主义兴起,并为魏晋玄学本体论的诞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康宇
关键词:汉代天文学神学历法
试论终身学习观的确立被引量:8
2007年
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型,知识、人才将逐渐取代劳力和资本而成为社会的主要驱动力,社会要求每一个成员都应具备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能力;终身学习是指每一个人从出生到临终,在人生每一个发展阶段依其社会角色和生活需要,而终生不断进行学习活动的历程;社会的进步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终身学习观的建立将对人才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康宇
关键词:知识社会终身学习
西方生态伦理学的逻辑困境及其“东方转向”
2013年
西方生态伦理学将伦理对象扩展到自然界,强调自然权利、自然利益,为传统伦理学带来了一次重要变革。然而由于学说内在的一些逻辑困境,其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常出现自相矛盾的问题。妥善解决"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厘清生态学与伦理学的关系,准确界定特有的概念范畴,给出"是"与"应当"联系的正确推论等,是其化解自身逻辑困境的充要条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西方生态伦理学进行"东方转向",使中西生态文化交融,势在必行。在东西方生态伦理文化相互会通中要特别注意伦理的"民族性"与"时代性"问题。
康宇
关键词:生态伦理特质逻辑困境东方文化
论程颐经典诠释学的建构被引量:1
2019年
程颐经典诠释学建构于理学发展朝向于仁学的时代,其与孔孟伦理学的联系颇为紧密。程颐相信"经以载道",治经可以"知仁达道"。他突破性地将体用本体论应用于经典诠释之中,并提出经典文本的诠释顺序应先"四书"后"五经";"四书"是整体,研习有次第;解经需辩证统一地处理文意与义理的关系,学会由"切己"而达作者之意,在修身养性中理解经典等诠释方法与理解原则。他还将经典诠释与自身哲学体系建构关联起来,不过在此过程中二者既出现了语境的紧张性,又存有思想上的紧张性。
康宇
关键词:经典诠释学体用论
关于“Hermeneutics”之中西方命名的探讨被引量:2
2018年
"Hermeneutics"在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方法与思想特质,故"命名"理应存在差异。西方的"Hermeneutics"发源于解经学,但自施莱尔马赫起诠释与经典却发生了"脱离",并逐渐成为一门聚焦于"理解"的哲学。中国的"Hermeneutics"生长于经学,天生与经典不可分割,且此种关系一直延续至现当代。通过朱熹与马丁·路德、徐复观与伽达默尔两组典型个案的比较,不难发现经典是中国"Hermeneutics"的核心,失去了经典学科即不复存在;西方"Hermeneutics"的重心却在"思辨",经典只是一个"符号"。在进一步比较中西方"Hermeneutics"的先天遗传基因、后天成长环境以至当前的现存境域后,可得出结论:"Hermeneutics"于西方应命名为"诠释学",于中国称"经典诠释学"更为妥贴。
康宇
关键词:HERMENEUTICS诠释学经典诠释学中西比较
对缪凤林希腊精神的分析
2011年
作为"学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缪凤林曾把希腊精神概括为入世、谐合、中节、理智四个方面,认为西方近代精神主要是对希腊精神的背离。立足当代视阈,我们认为缪凤林的希腊精神论有合理之处,也有值得进一步商榷的地方。
柴文华康宇袁立莉张慧研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