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晓红 作品数:34 被引量:53 H指数:4 供职机构: 郑州市儿童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微柱凝胶技术检测新生儿溶血病的应用体会 微柱凝胶技术应用微柱凝胶免疫反应,其本质是凝集试验。在微柱腔内及其胶体介质中加入红细胞和血清,在一定离心力下,红细胞和其特异性抗体出现肉眼可见的红细胞凝集反应,将分子排阻层析原理用于血型血清学检测,如有抗原抗体复合物,则... 岳晓红关键词:微柱凝胶 新生儿溶血病 文献传递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NT-proBNP浓度检测分析 2015年 目的通过检测分析手足口病患儿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浓度水平来判断患儿的病情轻重程度及预后,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在郑州市儿童医院住院确诊的手足口病患儿轻度组60例、中度组72例、重度组56例,诊断标准以卫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为依据,对照组正常体检儿童5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NT-pro BNP,以125pg/ml作为决策阈值。NT-pro BNP<125pg/ml排除心衰;若NT-pro BNP>125pg/ml提示有心脏功能障碍。结果 NT-pro BNP浓度在手足口病患儿轻度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度组与重症患者组显著高于轻度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NT-pro BNP浓度可为手足口病患儿病情评估提供参考依据,将其作为早期识别重症患者的重要依据,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岳晓红 杨俊梅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 患儿 N末端脑钠肽前体 骨碱性磷酸酶检测用于小儿佝偻病筛查 2001年 目的 探索本地区小儿佝偻病发病概况与临界佝偻病的早期筛查 ,为社区儿童保健提供相关资料 ,以促进对该病及早采取防治措施。方法 取末梢微量全血 ,应用骨碱性磷酸酶 (BACP)试剂盒 ,检测血浆中BALP活性 ,以判定是否佝偻病。结果 依据佝偻病诊断标准的BALP活性界限值 ,检测显示佝偻病者占 33.91% ,临界佝偻病为 32 .0 5 % ,2岁以下年龄组内男女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各年龄组之间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佝偻病是儿科常见的“四病”之一 ,其发病率高 ,危害儿童健康 ,应用试剂盒检测BALP活性 ,具有用血量少、操作简便、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及准确性高的优点 。 周文华 岳晓红 石红娜关键词:佝偻病 骨碱性磷酸酶 儿童 输血申请单填写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2010年 岳晓红 周莉 郭振欣关键词:临床输血 临床医生 合理用血 医疗纠纷 输血科 482例儿童锌原卟啉和铁缺乏情况调查 被引量:2 2001年 高峰霞 岳晓红 宋继军 刘茂生关键词:血锌原卟啉 铁缺乏 儿童 微柱凝胶检测新生儿溶血病的使用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试验(MGT)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HDN)中的使用。方法采用微柱凝胶试验技术对133例疑为HDN的黄疸患儿做"溶血三项试验",即:①红细胞抗球蛋白试验;②抗体放散试验;③血清游离抗体试验。结果A型与B型两组患儿(母亲O型)HDV检验结果比较,两组HDN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GT具有敏感度高,特异度显著,操作简便,耗时40 m in左右,标本用量少,结果易判定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宋继军 赵鼎 岳晓红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 黄疸患儿 溶血三项试验 胶体金法与ELISA法检测儿童侵入性检查前相关传染性标志物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比较酶联吸附法(ELISA)和胶体金法检测儿童侵入性检查前相关传染性标志物(HBsAg、抗-HCV、抗-HIV)阳性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对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住院及门诊患儿的血清样本分别采用ELISA法和胶体金法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检测方法HBsAg、抗-HCV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抗HIV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临床初筛手术及侵入性检查前相关传染性标志物,应将ELISA检测作为最终检测结果用于临床诊治。 岳晓红关键词:儿童 胶体金法 IgG抗-E致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测分析 目的:了解IgG抗-E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
方法:用微柱凝胶卡检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抗体放散试验,检出ABO以外的抗体,进行抗体鉴定。
结果:通过对635例高疸患儿进行新生儿溶血病血... 岳晓红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 抗体检验 微柱凝胶卡 文献传递 小儿乙型肝炎2835例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2005年 岳晓红 周文华关键词:小儿 乙型肝炎 HBV 微柱凝胶法筛选新生儿黄疸患儿不规则抗体假阳性分析 2011年 目的应用微柱凝胶法检测新生儿黄疸患儿不规则抗体出现假阳性结果的原因分析。方法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做抗体筛选试验。结果做抗体筛选的869例患儿中用微柱凝胶卡检测出不规则抗体阳性15例,其中2例被确认为假阳性,占13.33%。结论用微柱凝胶技术(MGT)检测不完全抗体,灵敏度高,特异性高,结果直观可靠,但其试验条件有一定要求,否则易引起假阳性反应。 岳晓红 郭振欣关键词:微柱凝胶法 抗体筛选 假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