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敏

作品数:32 被引量:219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淮安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淮安市科技支撑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糖尿
  • 14篇糖尿病
  • 7篇肾病
  • 7篇2型糖尿
  • 7篇2型糖尿病
  • 6篇糖尿病患者
  • 6篇病患
  • 5篇血清
  • 5篇血液
  • 5篇血液透析
  • 5篇2型糖尿病患...
  • 4篇血压
  • 4篇胰岛
  • 4篇胰岛素
  • 4篇糖尿病肾病
  • 4篇老年
  • 3篇血糖
  • 3篇血糖状态
  • 3篇胰岛素抵抗
  • 3篇肾透析

机构

  • 3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32篇陈敏
  • 12篇方小正
  • 11篇赵金文
  • 7篇朱颖
  • 6篇季晓琪
  • 6篇卢正红
  • 6篇张晓波
  • 5篇唐凤英
  • 4篇陈连华
  • 4篇王桂花
  • 4篇李雪琴
  • 4篇谭娟
  • 4篇朱永芳
  • 3篇张丽琴
  • 3篇汪玲
  • 3篇庄凌
  • 2篇郑绍同
  • 2篇李红
  • 2篇张曼云
  • 2篇唐伟

传媒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临床肾脏病杂...
  • 3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中华肾脏病杂...
  • 2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胱抑素C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分析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及血清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T2DM)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92例,按照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状况,将尿白蛋白排泄率<20μg/min的64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A组),尿白蛋白排泄率范围为20~200μg/min的6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DN)组(B组),尿蛋白排泄率> 200μg/min的6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临床期DN组(C组)。同期行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通过化学发光组与透射比浊法对四组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与胱抑素C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C组患者的冠心病病史与脑梗塞病史率显著高于A组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B组及C组患者IGF-1水平[(176.41±12.62)mg/L、(222.31±24.96)mg/L、(249.12±36.14)mg/L]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及C组IGF-1水平较A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及C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较对照组、A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GF-1水平与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病变程度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该疾病的早期重要诊断指标。
陈敏方小正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胱抑素C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HF)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Vit D_3)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8例老年HF患者和68例老年健康体检者,记录两组人群的血清25-OH-Vit D_3水平及一般情况。根据25-OH-Vit D_3水平将HF组分为A组(≥50 nmol·L-1)和B组(<50 nmol·L-1),比较两组在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老年HF患者血清25-OH-Vit D_3和钙(Ca)水平低于对照组,收缩压、氨基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 BNP)、甲状旁腺激素(PTH)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25-OH-Vit D_3和Ca水平显著高于B组,NT-pro BNP、TRACP-5b和PTH水平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抗高血压药物使用率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B组,而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住院期间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Vit D_3和LVEF是影响老年H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25-OH-Vit D_3与预后不良呈负相关(OR=0.798,95%CI=0.645~0.987,P=0.038)。结论老年HF患者血清25-OH-Vit D_3水平降低,低25-OH-Vit D_3水平可能是影响老年H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雪琴方小正卢正红陈敏谭娟朱永芳
关键词:心力衰竭25羟维生素D3预后
波动性高血糖状态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波动性高血糖状态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169例糖化血红蛋白(HbA,c)相近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慢性持续性高血糖组(Ⅰ组,78例)、慢性波动性高血糖组(Ⅱ组,91例)。测定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hINS)、空腹C肽、餐后2hC肽、24h尿白蛋白定量(UAER),并分析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Ⅱ组2hPG显著高于Ⅰ组(P〈0.01),餐后2h胰岛素与餐后2hC肽水平显著低于Ⅰ组(P〈0.01)。Ⅱ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Ⅰ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在波动性高血糖状态下慢性并发症明显增加。
方小正陈敏张曼云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血管病变血糖
术前甲状腺球蛋白水平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严重程度的关系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患者术前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强)与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手术病理确诊PTC患者334例,通过矿检验比较Tg高水平组及低水平组临床参数间关系。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TC患者甲状腺外侵袭及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强高水平组的年龄、多发病灶、肿瘤最大直径、甲状腺外侵袭、淋巴结转移、T分期及TNM分期均显著高于低水平组(P〈0.05)。肿瘤最大直径〉2cm(P=0.031)和术前血清Tg水平〉17.21ng/ml(P=0.028)为预测甲状腺外侵袭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为淋巴结转移的保护性预测因素(P〈0.001),肿瘤最大直径〉2cm(P=0.007)和术前Tg〉25.40ng/ml(P=0.016)为预测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血清Tg水平可作为PTC患者合并甲状腺外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预测甲状腺疾病严重程度。
谭娟石敏朱永芳陈敏卢正红方小正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球蛋白淋巴结转移
局部应用苯妥英钠粉剂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总结局部应用苯妥英钠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96例糖尿病足病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76例局部应用苯妥英钠治疗(治疗组),另20例未使用苯妥英钠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4%)、治愈率(56.6%)、显效率(28.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5.0%、20.0%、15.0%)(P<0.01)。【结论】局部应用苯妥英钠为糖尿病足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陈敏方小正
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控制血糖、降压、调脂、抗凝和开同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口服羟苯磺酸钙。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24h尿蛋白定量、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收缩压、舒张压、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肌酐、尿蛋白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可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肌酐、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恶化。
张晓波王桂花陈连华张丽琴陈敏季晓琪
关键词:羟苯磺酸钙糖尿病肾病治疗学
终末期肾脏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肌少症在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中的发生情况,总结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本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250例行规律MHD的ESR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肌少症分为合并肌少症组(120例)与未合并肌少症组(1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人体测量学指标、改良定量综合营养评估量表(MQSGA)等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SRD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合并肌少症组的握力、体质量指数(BMI)、四肢骨骼肌量指数、4 m步行速度、前白蛋白、白蛋白、体蛋白质含量低于未合并肌少症组;年龄、β2微球蛋白、MQSGA评分、C反应蛋白(CRP)高于未合并肌少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握力、体蛋白质含量、BMI、MQSGA评分、CRP是ESRD行MHD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ESRD行MHD患者发生肌少症与年龄、握力、体蛋白质含量、BMI、MQSGA评分、CRP水平等独立相关,应予以高度重视。
陈萱陈敏赵金文周敏王国乙
关键词:肾透析终末期肾脏疾病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葡萄膜炎综合征一例被引量:5
2015年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葡萄膜炎综合征(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 and uveitis syndrome,TINU)是一类独立、与机体免疫紊乱相关、急性小管问质性肾炎(ATIN)合并跟葡萄膜炎的临床症候群。目前周内报道的TINU较少,同行们对该病的认识不足,易导致误诊、漏诊。现将本院确诊的一例TINU报告如下。
陈敏赵金文唐凤英朱颖季晓琪
关键词:免疫紊乱症候群
唑来膦酸联合骨肽与骨化三醇联合骨肽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究唑来膦酸联合骨肽与骨化三醇联合骨肽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滴注唑来膦酸联合骨肽,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骨化三醇联合静脉滴注骨肽.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腰椎、股骨颈、左前臂骨密度(BMD)、腰背部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8、腰背部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腰椎、股骨颈以及左前臂骨密度(BMD)明显增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唑来膦酸联合骨肽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清骨代谢相关指标,有效提高骨密度,调节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减轻骨痛.
王琳李雪琴陈敏
关键词:唑来膦酸骨化三醇骨肽绝经妇女骨质疏松
波动性高血糖状态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波动性高血糖状态对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169例糖化血红蛋白(HbAlc)相近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二组:慢性持续性高血糖组(Ⅰ组,78例)、慢性波动性高血糖组(Ⅱ组,91例)。测定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hINS)、空腹C肽、餐后2 hC肽2、4 h尿白蛋白定量(UAER),并分析其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Ⅱ组2hPPG显著高于Ⅰ组(P<0.01),餐后2h胰岛素与餐后2hC肽水平显著低于Ⅰ组(P<0.01)。Ⅱ组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Ⅰ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在波动性高血糖状态下微血管病变明显増加。
方小正陈敏李红卢正红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