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丹

作品数:16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肌
  • 4篇心肌梗死
  • 4篇梗死
  • 3篇人脑利钠肽
  • 3篇重组人脑利钠...
  • 3篇利钠
  • 3篇利钠肽
  • 3篇脑利钠肽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蛋白
  • 2篇动脉
  • 2篇血栓
  • 2篇血栓抽吸
  • 2篇血栓抽吸导管
  • 2篇牙髓
  • 2篇牙髓炎
  • 2篇盐酸
  • 2篇盐酸替罗非班
  • 2篇替罗非班
  • 2篇疗效

机构

  • 13篇吉林市中心医...
  • 1篇吉林大学口腔...
  • 1篇吉林大学第四...
  • 1篇吉林省人民医...

作者

  • 13篇陈丹
  • 2篇刘晓
  • 1篇牛晓明
  • 1篇高文信
  • 1篇王聪
  • 1篇张安玲
  • 1篇王冰
  • 1篇邢继满
  • 1篇尚怡君
  • 1篇李钧
  • 1篇黄仑
  • 1篇李恒斌
  • 1篇马逸
  • 1篇惠煜

传媒

  • 4篇吉林医学
  • 4篇吉林医学信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3
  • 1篇2001
  • 3篇200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牙周病患者156例的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11年
牙周病是口腔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成人失牙的重要因素,2004年1月~2011年7月收治牙周病患者156例,行牙周基础治疗加辅助药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就临床中治疗牙周病谈谈体会。
陈丹
关键词:牙周病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联合静脉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左心室重构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静脉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重构和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初次急性ST段抬高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直接PCI患者分为两组:rhBNP组(n=42)和对照组(n=40)。rhBNP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于直接PCI术后即刻予以常规剂量静脉应用rhBNP,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两组患者于发病后1、12、24周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随防半年内心脏事件的发生。结果:24周随访,rhBNP组左心室心肌重量(LVMWg)、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EF)及室壁运动指数(WMSI)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rhBNP组患者半年后在心力衰竭和复合终点事件方面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直接PCI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rhBNP可进一步抑制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改善左心功能,并显著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陈丹黄仑尚怡君
关键词:心肌梗死左心室重构左心功能
血栓抽吸导管联用替罗非班和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梗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血栓抽吸导管联用盐酸替罗非班和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血栓抽吸、替罗非班、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30例患者TIMI3级血流96.67%(29/30),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替罗非班组3.33%(1/30),出血并发症发生率16.67%(5/30)。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PCI介入治疗中,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基础上再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改善STEMI患者PCI术后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效果好,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较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陈丹
关键词:盐酸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重组人脑利钠肽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冠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血栓抽吸+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血栓抽吸后植入支架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替罗非班治疗组TIMI 3级血流96.67%(29/30),对照组83.33%(25/30),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为6.67%(2/30),对照组16.67%(5/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PCI介入治疗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盐酸替罗非班能显著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减少,提高STEMI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陈丹
关键词:盐酸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血栓抽吸导管冠脉介入治疗
牙髓炎治疗过程中减轻牙齿变色的体会
2000年
陈丹惠煜
关键词:牙髓炎
影响全口义齿固位因素分析
2001年
陈丹李贺园
关键词:影响因素全口义齿固位
倍他乐克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选择冠脉心肌桥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他汀类降脂药、抗凝药、钙拮抗药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25mg,1次/8h,口服。治疗期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每周心绞痛症状发作的次数及症状改善的状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心悸、胸闷、气短症状改善,能有效缓解胸痛症状(96.43%:64.29%,P<0.05)。结论:倍他乐克治疗心肌桥是有效安全的,可以减轻心肌桥对冠脉的压迫,从而缓解心绞痛,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陈丹王冰马逸
关键词:倍他乐克心肌桥冠脉造影
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斑块分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斑块分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76例冠心病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颈动脉内膜厚度(IMT)及斑块积分;检测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并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结果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积分0级28例,1级25例,2级18例,3级5例。冠心病患者FMD为(6.94±4.21)%,IMT(1.03±0.32)mm,FIB为(3.24±1.07)g/L,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患者FIB与FMD存在负相关(r=-0.429,P〈0.05),与颈动脉斑块分级存在正相关(r=0.363,P〈0.05),与颈动脉IMT无相关性(r=0.09,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有更高水平的FIB,冠心病患者血浆FIB与颈FMD存在负相关,与颈动脉斑块分级存在正相关。FIB水平能反映内皮功能受损的程度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临床上加强降纤治疗对延缓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受损及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可能有重要的作用。
李恒斌陈丹吕国晶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血管舒张颈动脉内膜厚度斑块积分
中老年口腔癌前病变、口腔鳞癌中Ki-67蛋白异常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 Ki- 67在口腔癌前病变、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ABC法检测 1 0例正常口腔粘膜、8例上皮单纯增生、2 0例上皮异常增生和 32例鳞状细胞癌组织中 Ki- 67的表达。结果 口腔鳞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 Ki- 67表达的上调 ;各组间Ki- 67标记指数均存在差异显著性 (P<0 .0 5) ;上皮单纯增生组与轻、中度上皮异常增生组织中的 Ki- 67标记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但较重度异常增生上皮组织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鳞癌各病理分级之间 Ki- 67标记指数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各类疾病中 ,老年组的 Ki- 67标记指数高于相应的中年组。结论  Ki- 67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早期事件 ,其基底上层细胞着色可视为是上皮异常增生的标志 ,同类疾病中 ,老年人的增殖活性较中年人有所增高。
杨萍赵云刚高文信陈丹张安玲李钧
关键词:中老年人口腔癌前病变口腔鳞癌KI-67蛋白上皮异常增生
淋病后综合征2例临床分析
2000年
刘晓陈丹
关键词:淋病后综合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