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
- 作品数:70 被引量:232H指数:9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当代审美文化视野中暴力现象的学理分析
- 2011年
- 暴力现象经过媒介的制作与改造,被纳入审美视阈。这一现状有其西方美学的依据,亚里士多德、康德、布洛的理论都印证了暴力成为审美对象的合法性。语言文字、影像、电脑网络等媒介为暴力的美化展示提供了温床,但经过仔细分析可发现:当前的"审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审美"。与此同时,媒介也使得一些暴力的展示过于残酷、逼真和冷静,挑战着人们的心理极限和阅读(观赏)神经,这种"非审美"状态实在堪忧。
- 张坤古风
- 关键词:暴力审美审美文化
- 我的美学探寻之旅
- 2017年
- 2016年年初,《美与时代》"美学学人"栏目的编辑向我约稿。我非常荣幸,也特别感动!因为,我对《美与时代》这个刊物心存敬佩,并怀有深情。《美与时代》创刊于1986年,至今已有31年的连续办刊历史了。在此期间,国内美学界也曾经出现过不少刊物。
- 古风
- 关键词:美学办刊历史
- 中国传统文论话语的边缘化状况调查报告
- 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论话语处于边缘化的位置。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中国传统文论话语的边缘化状况如何?却很少有人对于这个问题做调查研究。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数据分析和逻辑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对于1901年1月至2000年1...
- 古风
- 关键词:边缘化
- 探赜索隐 含弘光大——读张锡坤等人新著《周易经传美学通论》
- 2012年
- 张锡坤等人的《周易经传美学通论》是一部创新之作。如果用一个字概括,这个特色就是"通",即将《易经》美学与《易传》美学贯通,将《周易》美学与儒、道、玄美学贯通,将《周易》美学与诗、书、画美学贯通。《通论》确实是一部论题重要、内容丰厚、思想深厚、意义重大的美学著作,是一部接力之作。
- 古风
- 关键词:美学著作《易经》索隐《易传》《通论》
- 2000年以来意境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6
- 2015年
- 15年来,"意境"研究仍然是一个热点课题。与20世纪后20年的意境研究相比,这一时期在文献整理、理论探讨和学术批评等诸多方面,都有了新的进展,譬如文献整理更全面,理论探讨更深入,学术批评更理性,亦获得了十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中最值得关注和肯定的,是出现了由理论探讨向应用研究的转型。众多研究者的学术兴趣是运用意境理论分析和解决至文学、艺术、工艺、设计、传媒、教育、制造、广告、营销等领域里的审美问题。很显然,"意境"作为古老的传统美学话语不仅存活至当代,而且还具有十分旺盛的生命力。"意境"范畴已经成为我国当代大众审美文化的"公共话语",甚至成为一种十分流行、时尚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范式。这是目前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但是,应该看到其中的弊病也不少,如低水平的重复研究现象仍然十分严重,甚至存在抄袭和剽窃行为,学术批评中有些不良风气还有待改善等。
- 古风
- 关键词:意境研究学术批评
- 新时期古代文论研究的十大热点被引量:1
- 1995年
- 新时期古代文论研究的十大热点古风1978年以来,古代文论研究日趋繁荣,达到了本世纪的高潮。发表的论文和专著,难以精确统计。仅从以下三组数字,就可见一斑。目前已出版的16辑《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发表论文350多篇;6辑《文心雕龙学刊》发表论文140多...
- 古风
- 关键词:古代文论研究《文心雕龙》中国古典美学民族特色诗歌理论古代文学
- 20世纪外国文论话语引进状况的调查分析
- 20世纪是我国大量引进外国文论话语的世纪。从"五四"以来,我国对于外国文论话语的引进经历了三个高潮期,基本上覆盖了近百年的历史。第一高潮期的主流话语本质是探求文学"本体",将"杂文学"引向"纯文学";第二高潮期的主流话语...
- 古风
- 文献传递
- 中国古代美学对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被引量:2
- 2014年
- 与西方美学相比较,中国古代美学是十分独特的美学。它具有独特的美学话语、独特的美学思想和独特的美学形态。它是构成中国美学的重要部分,也是构成中国优秀审美文化的重要部分。中国古代美学的历史悠久性、内容丰富性和形式多样性等,是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美学都难以比拟的。因此,在世界美学的百花园里,中国古代美学是一株清丽典雅的腊梅花。它的存在是不可被取代的,它对于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也是不可被抹杀的。
- 古风
- 关键词:中国古代美学美学话语美学思想美学形态
- 20世纪我国文学理论教材的主流话语论析被引量:11
- 2002年
- 本文从 2 0世纪出版的近百部文学理论教材的主流话语视角 ,论述了我国现代文学理论学科发展过程中的“西化”、“本土化”和“失语症”问题 ;认为 ,主流话语既是建构文学理论教材的轴心支点 ,也是一个时代文学理论研究的兴趣点。因此 ,把握住主流话语的历史演变特点 ,也就把握住了我国现代文论教学和研究的基本规律。主流话语总体上有欧美文论、日本文论和苏联文论三个来源 ,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现代文论的基本乐章 。
- 古风
- 关键词:文学理论西化本土化
- 丝织锦绣与文学审美关系初探被引量:14
- 2007年
- 秦汉以降,大量有关丝织锦绣的术语范畴,被移用到文学批评领域,成为文学审美的“语言模子”和“思维模子”。这是一种极为特殊而有趣的文学审美现象。对于这个问题历来还没有人作过专题研究。本文将这个文学审美现象开发出来,并作了初步的探讨。丝织锦绣作为我国一种古老的文明,对于古代文学审美观念、文学创作、文学话语和文学批评等活动,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从锦绣到文学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审美历程。采用锦绣美“模子”批评文学,这样的文学批评在世界上是独树一帜的,可谓是“丝国”的杰作。在当前的古代文学和古代文论研究中,本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
- 古风
- 关键词:审美关系织锦古代文论研究审美现象文学审美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