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红

作品数:59 被引量:179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4篇文化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7篇教育
  • 13篇幼儿
  • 10篇教师
  • 6篇幼儿教育
  • 5篇幼儿教师
  • 5篇少年
  • 5篇青少年
  • 5篇美国幼儿教育
  • 5篇教育学
  • 4篇心理
  • 4篇儿童
  • 4篇90后
  • 3篇道德
  • 3篇心理健康
  • 3篇学前教育
  • 3篇考试
  • 3篇教学
  • 2篇德育
  • 2篇心理健康教育
  • 2篇入园

机构

  • 48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枣庄学院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淮北师范大学
  • 1篇安阳幼儿师范...
  • 1篇河南科技职业...

作者

  • 49篇刘晓红
  • 3篇李醒东
  • 1篇刘小先
  • 1篇曹艳梅
  • 1篇尚云丽
  • 1篇高建凤
  • 1篇刘晓红
  • 1篇张颖
  • 1篇王姣莉
  • 1篇蔡清云

传媒

  • 10篇教育导刊(下...
  • 5篇河南师范大学...
  • 4篇教育科学研究
  • 3篇当代教育科学
  • 2篇学前教育研究
  • 2篇现代教育论丛
  • 2篇早期教育(家...
  • 2篇早期教育(幼...
  • 1篇教育探索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教学与管理(...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人民教育
  • 1篇教育评论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外国中小学教...
  • 1篇西藏大学学报...
  • 1篇山西财经大学...
  • 1篇现代特殊教育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9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5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传承与扬弃共存——对“90后”青少年孝道观的调查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通过对上海市四所初中778名学生关于孝道认知的问卷调查发现,当前"90后"青少年在传统孝道观上表现出传承与扬弃态度分明的整体特征。其中,传统的孝道美德仍占主流,整体上呈现双向互益性特征;孝道观中增加了自我选择成分,留后防老观念淡化;在人口统计学方面,青少年孝道观在性别、年级、学习成绩间有显著差异。建议加强对男性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及刚性教育;加强初二年级学生的道德观教育;家长对子女应"以慈养孝"。
刘晓红
关键词:初中生独生子女
评价与情感、依恋与归属的双重矛盾--“90后”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当前"90后"青少年在国家认同感上表现出评价与情感、依恋与归属的双重矛盾。具体表现为:中庸的评价与积极的情感;较高的依恋感与较低的归属感;女生比男生有更积极的情感;不同年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存在显著差异;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高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
刘晓红
关键词:国家认同感
关于幼儿教师录用考试机制的研究——以新乡市为例
2019年
以区县为单位实施幼儿教师入职招聘考试,坚持公开招录、凡进必考,是师资队伍补充机制的有效途径,是大力加强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新乡市各区县近3年的教师招聘考试内容以及幼儿教师上岗后出现的问题进行初步探究,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以期为今后更加有效、规范地补充区县幼教师资队伍提供一定的借鉴。
沈丹丹刘晓红
高师教育学类专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2002年
当前,基础教育师资来源多样化的趋向正在使高等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失去原有的“独尊”地位,高师教育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尤为突出。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教育学科自身具有的某些特性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教育理论具有的平民性,使得教育学缺乏个性、权威性和垄断性;教育学科培养目标的应然与实然之间的矛盾,又使得教育学缺乏明显的实用性;就业难的问题影响着教育学类专业的教学质量。21世纪的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改革将给高师教育学类专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以中小学课程改革为基点,教育学类专业有必要对其课程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增设一些与中小学课程有关的基础学科;在专业必修课中加强课程理论的教学;在专业选修课方面提供相对多元化的课程模块,以便在专业内部形成多维度的课程目标体系。比如增设培养教育咨询员、培养综合课教师的课程等。教育学类专业的主导方向应是面向中小学,突出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急需人才,提高基础教育的办学水平。
刘晓红李醒东
关键词:高等师范教育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教育实习
“time out”,温柔的惩罚
2009年
一、什么是“Time out” “Time out”一词本用于体育比赛中,表示“暂停”。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家将其引用到家庭及幼儿教育中,成为父母及老师用于“惩罚”一时不规矩孩子的方法。
刘晓红
关键词:惩罚温柔TIME幼儿教育心理学家
在亲子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儿童的文化自信
2025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关系(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包括物质层面的古建筑、传统服饰、工艺品等,又涵盖精神层面的思想观念、道德伦理、文学艺术等。这些文化元素经过千百年的积淀和传承,形成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它们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更蕴含着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追求。从儒家的仁爱之道到道家的自然无为,从唐诗宋词的深邃意境到书法绘画的艺术之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并为当代中国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刘晓红刘晓红刘晓红
关键词:儒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家精神动力
论教育理论的“高原期”现象
2003年
当代的教育理论正进入其发展的“高原期”阶段,具体表现为因理论与实践脱节而显得苍白无力,停滞不前;教育研究有“哗众取宠”之嫌而失却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本文旨在通过归因分析,进而在改变这种现状的策略上提出拙见:(1)改进职称评定机制;(2)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3)拓宽研究渠道;(4)政府大力支持等。
刘晓红
关键词:教育理论思维模式归因分析教育机制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辨析——兼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定位
2003年
当前教育理论界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关系的认识有不同的观点。从认识基础和思维方法的角度剖析诸观点可看出,心理健康教育既不包含德育,也不从属于德育,而是与德育并列,构成全面发展教育的丰富内涵。
刘晓红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全面发展教育
美国儿童福利发展的历史变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1
2023年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美国儿童福利对象经历了从家庭受虐儿童到残疾儿童再到处境不利儿童以及每一位儿童的转变;责任主体经历了从民间团体到政府的转变,政府主要通过立法确保福利政策实施;福利手段经历了从以经济援助为主到重视教育支持的转变;福利方式与理念经历了从隔离到融合再到全纳的转变。美国的儿童融合教育正是在其儿童福利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大力发展,我国今后也应把儿童教育纳入到儿童福利中,通过政府切实承担和落实相关的主体责任,在“大融合”的全纳理念下实现儿童福利从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到关注普惠的受教育权的转变,以保证所有儿童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过程与结果。
刘晓红周颖李少同张丽君刘铠钰
关键词:儿童福利融合教育全纳教育受教育权
对心理疾患大量出现的质疑与反思被引量:2
2001年
李醒东刘晓红
关键词:心理疾患《中国教育报》心理健康问题心理障碍发生率青少年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