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华
- 作品数:23 被引量:119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新烟碱类化合物药效构象的分子对接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从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烟碱(nicotine)复合体晶体模型出发,采用SYBYL6.92软件包中FlexX分子对接模块对新烟碱类化合物的3种已上市化合物吡虫啉、噻虫啉、烯啶虫胺和3种吡虫啉的结构衍生物同受体蛋白作用的精确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全局搜索方法构建配体的构象库进行对接,依据构象间RMS值对结果进行分类结合CScore打分函数数据对对接结果进行筛选,最终给出合理的新烟碱类化合物-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药效作用构象模型:配体吡啶环上氮原子通过水分子同受体Leu102,Met114形成氢键并且咪唑环或噻唑环上亲水侧链同受体CYS187或SER186形成氢键,疏水侧链同疏水部位A(TYR164,TRP53,TYR89以及TYR185残基),或疏水部位B(TYR132,CYS187和CYS188)相互作用.此模型同早先有关文献报道的试验结果部分吻合,充分表明了其合理性.同时依据本构象模型,在新烟碱类化合物结构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良建议并为研究其高选择性指出方向.
- 王振兴李艳妮孙艳华乔建军
- 关键词:分子对接FLEXX
- 医用基础化学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2009年
- 为了使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更好地与国际接轨,该教研室实行了医用基础化学的双语教学,采取切实措施,编写适宜的外文教材,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并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
- 陈正华孙艳华李纪红刘睿曹海燕周宝宽姜炜
- 关键词:医用基础化学双语教学教学模式
- 基于纳米粒子的TR-FRET传感器用于miRNAs的无扩增检测
- 2015年
-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纳米粒子的时间分辨(TR)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生物传感器用于mi RNAs的无扩增检测。方法:以寡核苷酸单链probe I偶联Gd F3:Tb3+纳米粒子作为供体,以寡核苷酸单链probe II偶联金(Au)纳米粒子作为受体,利用供体与受体之间的FRET检测目标mi RNA hsa-mi R-122-5p浓度,并通过设置多功能酶标仪的检测延迟去除自发荧光背景以提高灵敏度。结果:该传感器能够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地检测目标分子,并且对于光照有良好的耐受性,而且能够避免自发荧光干扰。对hsa-mi R-122-5p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1 fmol/L^100 pmol/L,与同类型的RNA荧光传感器的检测限具有可比性。结论:基于纳米粒子的TR-FRET生物传感器用于mi RNAs的无扩增检测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 张毅谭加兴叶彦恺姜炜孙艳华沈万秋曹海燕靳美娜秦楠段宏泉
- 关键词: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传感器
- 酶法提取荞麦茎叶中黄酮的研究被引量:16
- 2006年
- 利用纤维素酶法结合乙醇提取法进行提取荞麦茎叶中黄酮的研究,添加纤维素酶预处理法后优化的提取工艺为:干燥粉碎样品中加入10倍原料重的45℃的水,调节pH至4.5,加入终浓度为0.125g/L的纤维素酶,浸泡5h,然后加入20倍原料重的95%乙醇,在70%下恒温浸提3h。实验结果表明,应用纤维素酶法后,茎、叶及茎叶混合物的黄酮的提取率比单纯的乙醇提取法分别提高了19.6%、16.7%、17.3%。
- 孙艳华苗靖
- 关键词:黄酮荞麦乙醇纤维素酶
- 荧光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修饰及细胞成像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在微乳液体系中合成荧光二氧化硅纳米颗粒(FSNPs),然后对其表面进行氨基修饰,之后再连接抗体,应用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原子力显微镜(AFM),Zeta-电位分析仪,IR,荧光显微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多种表征工具对合成的颗粒和后续的修饰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FSNPs在溶液中呈现单分散状态,但是在表面修饰了氨基之后(NH2-FSNPs),由于表面平均电位以及氨基间氢键的形成,致使颗粒严重聚集;适当的pH环境可以改善颗粒的分散状态;利用氨基修饰的荧光二氧化硅纳米颗粒(NH2-FSNPs)连接抗体识别脐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表面的蛋白CD44,从而实现对间充质干细胞荧光成像分析.结果表明,识别效果良好,为荧光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在干细胞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孙艳华扎拉嘎胡张金利关丛笑郑琳李韡乔建军
- 关键词:分散性CD44
- PCR法检测肉制品中肉类来源的灵敏度研究被引量:12
- 2010年
- 建立了判别肉制品中肉类来源的PCR法,可以鉴别熟肉制品含有猪肉、牛肉还是鸡肉。另外,对于PCR法检测肉类来源的灵敏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仅需20mg的样品,最低检测限可以达到2×10-6g。
- 孙艳华张智禹牛晋阳李韡乔建军
- 关键词:熟肉制品PCR线粒体DNA
- 短学时医学化学教学的改革思路被引量:10
- 2006年
- 化学课教学时数少是医学院校某些专业的实际状况,也是许多学校面临的共同问题。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出发,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加强教学改革的力度,有助于提高医学用化学的教学质量。
- 苗靖孙艳华薛春兰姜炜
- 关键词:医学化学教学改革
- 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生长动力学行为的研究
- 本文通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正己醇/环己烷/有机金属染料联钌吡啶水溶液组成的反相微乳液体系,研究了微乳液动力学特性及其对染料包埋纳米二氧化硅核壳结构的动态生长过程的影响。首先应用荧光探针法研究了微乳液环境的动态变化过程;再...
- 孙艳华付雁张金利李(鞾)
- 关键词:二氧化硅核壳结构生长动力学
- 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特点的探究被引量:3
- 2009年
- 本文从实验教学、理论教学、课外科研活动、临床教学等环节,探讨了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的特点,将医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融入到正常的教学过程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 薛春兰吴乃利孙艳华吕伟孙彤
- 关键词:本科生医学院校
- 乙醇预处理法提取荞麦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优化提取荞麦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方法:通过与甲醇索氏提取法比较,确定使用绿色、环保、无毒害的乙醇作为提取试剂从荞麦茎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对乙醇提取法进行优化,增加预处理步聚,并应用正交实验进行了条件优化。结果:最终确定了适于工业化放大的荞麦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干燥粉碎样品中加入15倍原料重的30%乙醇溶液,30℃下浸泡6 h,然后加入15倍原料重的95%乙醇,在70℃下恒温浸提1 h,优化后的乙醇间接提取法较乙醇直接浸提法的效率提高12.5%。结论:确定并优化了荞麦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绿色提取方法,为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 孙艳华刘永彬
- 关键词:黄酮乙醇甲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