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彬
- 作品数:36 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国外恶性肿瘤防治干预措施成功经验被引量:1
- 2006年
-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疾病,我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已成为癌症大国,据WHO报告全球癌症新发病例1090万,我国占20%-25%;死亡620万,我国为150万。在以往20年间,与发达国家心脑血管病死亡大幅度下降(50%)的情况相反,世界和中国的癌病死率上升了近1倍。如不能有效控制,癌症将成为第一杀手,而且癌症还是造成我国最佳劳动力损失和医疗费上涨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和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将会严重阻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在进行“国内外主要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干预措施对比分析”课题研究时,我们注意到国外在全人群预防措施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现将有关内容总结如下。
- 黎彬
- 关键词:干预措施恶性肿瘤肿瘤防治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心脑血管病
- 基因组学研究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 2007年
- 黎彬
- 关键词:疾病防治基因组学人类基因组计划发病机制致病基因
- 网络时代医学书评的资源建设与发布推广被引量:4
- 2014年
- 医学书评关注的是医学图书中学术思想及理论知识界的最新动态,推荐最新学术成果,所评医学图书必须具有学术传承价值并能直面医学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新挑战。对于医学院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来说,书评可以说是医学知识积累与发展的助推器。本文梳理了中国医科院图书馆近20年医学专家书评工作,介绍了中国医科院图书馆医学书评资源建设的经验,还探索了书评网络平台发布与推广的方式。
- 黎彬郝雅琪
- 关键词:网络书评网络平台网络推广资源建设
- 我国工作场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被引量:11
- 2011年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有着病程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治疗费用高昂、负担沉重、临床危害大等特点。通过国内外文献调研和我国工作场所慢性病防控现状分析,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建议全社会接受大健康理念,政府应充分履行决策者与执行者的责任,企业领导层应认识到劳动力健康的重要性。
- 杨添安黎彬
- 关键词:慢性病健康管理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图书馆图书资源建设研究与实践被引量:5
- 2010年
- 网络环境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仍然是医学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图书馆在理论上探讨信息资源建设策略,确立以人为本,以满足用户信息需求并以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为根本目标。在实践中,以理论为指导,规范信息资源建设流程,加强团队协作,拓展资源采集渠道,促进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 阮学平黎彬金晶高原葛红梅孙灵芝
- 关键词:信息资源建设图书资源
- 图书馆电子图书发展策略文献分析
- 电子信息资源(电子图书)在现代图书馆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研究包括内容完整性、权威性、新颖性、学术性、可靠性、可利用性、方便性、采集范围、采选原则、组织与揭示方式、长期保存方式等.通过对中外图书馆(国家级、专业级)电子...
- 黎彬阮学平葛红梅
- 关键词:电子信息资源管理策略
- 文献传递
- 欧盟突发传染病应对框架及英法两国的应对体系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突发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的爆发流行会给全球公共卫生和经济带来严重的影响。在传染病应对方面,欧洲具有显著的自身特色和优势。它不仅可以利用欧洲联盟这层含义联手打造传染病监测网络和监测计划来对疾病进行干预预警、信息报告等,而且有经济实力雄厚的英国、法国作后盾,使整个欧洲的传染病防治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其多样化、全方位的应对体系对于我们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 栗文靖张虎林胡世平许培扬黎彬任慧玲李海燕李秋芳杨淑敏许增禄
- 关键词:传染病欧盟网络
- 略论医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学科配置的合理化
- 文献资源的学科布局是医学院校一项长期的根本性的战略任务,文献资源建设需要适时地调整学科主题的分类结构,扩大学科主题文献收藏范围以及拓展新形势下的需求服务,学科布局的关键在于建设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资源保障的馆藏资源。为此,...
- 黎彬阮学平任慧玲葛红梅孙晓北
- 关键词:文献资源学科主题
- 世界卫生组织传染病监控应对体系的评估被引量:1
- 2006年
- 浅析世界卫生组织(WH0)在传染病应对方面提供的主要参考资源,这些资源在WHO的网站上均可以免费获得。希望对我国传染病应对体系的建设和评估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栗文靖许增禄张虎林胡世平许培扬黎彬任慧玲李海燕李秋芳杨淑敏
- 关键词:传染病网络资源
- 消化系统主要恶性肿瘤发病的分子机理
- 1995年
- 消化系统主要恶性肿瘤(食管癌、胃癌、肝癌及大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前三位和第五位。因此在我国研究消化道癌的发病机制是十分重要的,“七五”和“八五”期间研究人员对食管癌和肝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胃癌和大肠癌病因发病机制研究也显露出可喜的苗头。现将主要进展介绍如下:
- 黎彬
- 关键词:分子机理抗癌基因肝癌组织胃癌发生基因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