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群
- 作品数:78 被引量:160H指数:8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小儿哮喘病196例临床资料分析
-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国内各地区的患病率不尽相同。我们分析了北方城市(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5年医院196例儿童哮喘的临床资料,获得如下结果:①哮喘息儿男多于女,男女比例为2.27:1。②小儿哮喘约半数在...
- 吕雪莹张凤蕴张飚王丽群李殿俊稽成玲赵英伟周贵生米延
- 关键词:哮喘儿童
- 文献传递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几种免疫指标的检测
- 应用双抗体夹心检测22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用 PEG-紫外分光法测定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水平,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试验及免疫复合物花环试验检测红细胞免疫粘附...
- 张凤蕴宋英娜王丽群于伟玲张丽君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循环免疫复合物红细胞免疫
- 文献传递
- 心脏移植受者IL-2、sIL-2R及TNA-α的动态观察
- 动态检测了1例接受同种异体心脏移植受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及末梢血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A-α)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某些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受...
- 张凤蕴于伟玲王丽群吕雪莹徐雯陈子道姚志发臧旺福夏求明
- 关键词:心脏移植细胞因子
- 文献传递
- 胸腺内抗原注射抑制小鼠神经移植排斥反应
- 目的探讨胸腺内注射异基因抗原在同种异基因神经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自供体鼠C57BL/6 (H-2b)的脾细胞中提取MHC(H-2b)抗原,注入受体鼠Balb/c(H-2d)胸腺内,两周后移植供体坐骨神经。共设4组:...
- 岳伟杰张凤蕴高淑英钱贵宾王丽群孟庆刚
- 关键词:胸腺内注射抗原神经移植排斥反应小鼠
- 文献传递
- 乙二胺修饰法标记生物素化HBVDNA探针及其应用
- 1994年
- 采取将核酸用乙二胺作化学修饰后标记生物素的方法制备了生物素化HBVDNA探针.该探针的检测敏感性达到0.25pg。用它作斑点杂交检测血清HBVDNA,结果41份HBsAg和HBeAg阳性的血清有36份显示斑点阳性;在9份HBsAg阳性而HBeAg阴性的血清中,有2份显示斑点阳性;而在5份HBsAg阴性的正常人血清中未检出HBVDNA。
- 刘钟滨高静王丽群赵育莹邢淑贤王文余王孔俊沈佳禾杨桂芳
- 关键词:DNA探针乙型肝炎病毒
- 息敏胶囊对Ⅰ型超敏反应模型鼠IgE、IL-4及IFN-γ水平的影响
-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精制特异性变应原的制备、抗组胺药、皮质激素药和β2兴奋剂的合成及应用,使I型超敏反应的治疗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并没有得到扼制。祖国传统医药在防治 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中药息...
- 唐建民张凤蕴高淑英王丽群贾宽李殿使
- 关键词:IFN模型鼠IGE
- 文献传递
- 阿苯达唑治疗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研究华支睾吸虫 (肝吸虫 )病人用阿苯达唑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IL 2、sIL 2R和IFN γ水平变化情况 ,从分子水平探讨细胞因子在肝吸虫治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健康人作对照 ,肝吸虫病人在用阿苯达唑治疗前及治疗后 4周分别收集粪便 ,采集血清 ,做粪便克虫卵计数 ,用ELISA方法检测病人疗前和疗后血清IL 2、sIL 2R和IFN γ水平。结果 轻度感染组病人粪便虫卵全部转阴 ,转阴率为 1 0 0 % ,而中度感染组病人转阴率为 85 .71 %。轻度和中度感染组病人治疗前血清sIL 2R水平升高 ,IL 2水平降低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 <0 .0 1 ,有统计学意义。经口服阿苯达唑治疗后 ,血清sIL 2R水平降低 ,IL 2水平升高 ,与治疗前比较P <0 .0 5。病人血清IFN γ水平与正常人比较无差异 ,疗前和疗后比较无变化。结论 肝吸虫感染后病人体内细胞因子水平异常 ,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经阿苯达唑治疗后免疫抑制状态得到改善 ;阿苯达唑治疗轻度感染的肝吸虫病人疗效较好 。
- 刘平李懿宏王丽群刘向东高清赵基勇李殿俊
- 关键词:肝吸虫阿苯达唑细胞因子
- 联合抗过敏疗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过程中细胞免疫功能的观察
- 1986年
- 根据Ⅰ型变态反应在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病机理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设计了联合抗过敏疗法。于1983年到1985年在黑龙江省、陕西省、辽宁省和吉林省所属11个医院,对622名(治疗组316例,对照组306例) EHF病人进行疗效观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 谭瀞澜王丽群王文余
- 关键词:细胞免疫功能病人抗过敏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病疗法
-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几种细胞因子的检测被引量:12
- 2000年
- 目的和方法 为研究细胞因子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及多发性硬化 (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用 CTL L细胞株滴定法检测了 EAE动物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 - 2 (IL- 2 )的生物学活性 ,用EL ISA分别检测了白细胞介素 - 4 (IL - 4 )及干扰素 -γ(IFN-γ)水平。结果 EAE组 IL - 2活性及 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均为 P<0 .0 5) ,而其 IL- 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IL- 2、IFN- γ等细胞因子参与了 EAE的发病 ,并对 IL- 4的产生有抑制作用。
- 张凤蕴吕雪莹于伟玲王丽群王琳李殿俊
- 关键词: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细胞因子
-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病理研究被引量:11
- 2000年
- 目的 研究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的病理变化。方法 利用光镜、电镜观察豚鼠 EAE模型的组织学改变。结果 光镜下可见脑实质及珠网膜下腔小血管充血 ,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 ,呈“袖套”状改变 ,侧脑室旁白质及脊髓后联合、侧角出现髓鞘肿胀、崩解或消失。电镜下可见血管周围明显脱髓鞘 ,髓鞘呈松散状 ,部分区域斑块状脱落 ,明暗相间结构消失 ,轴突细胞器消失 ,神经元细胞尼 (氏 )小体消失 ,内质网扩张脱颗粒。结论 EAE的病理改变主要为血管周围炎性浸润及白质脱髓鞘。
- 吕雪莹张凤蕴王丽群于伟玲张莉
- 关键词: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超微结构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