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杰
- 作品数:34 被引量:148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张家口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嘧达莫联合甲泼尼龙对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分析双嘧达莫联合甲泼尼龙对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9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甲泼尼龙组与联合组,每组各45例。给予所有患者维生素C、抗组胺药物、甲泼尼龙治疗,联合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双嘧达莫,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及住院时间。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甲泼尼龙组(93.33%比75.56%,P<0.05)。联合组蛋白尿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关节肿痛消失时间和消化道出血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甲泼尼龙组(P<0.05)。联合组与甲泼尼龙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6.67%比13.33%,P>0.05)。联合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2.63±2.68)d,少于甲泼尼龙组[(16.49±5.17)d](P<0.001)。结论双嘧达莫联合甲泼尼龙可有效改善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高,疗效显著。
- 武艳芳温杰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双嘧达莫甲泼尼龙疗效
- D-二聚体水平检测对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诊疗价值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D-二聚体检测在过敏性紫癜(HSP)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0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患者共200例为病例组;检测病例组D-二聚体阳性93例,根据治疗方案将病例组D-二聚体阳性患者分为银杏达莫组(26例),糖皮质激素组(37例)及联合组(30例)3组,另选取20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观察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D-二聚体与患者病情的关系.结果病例组D-二聚体阳性率及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阳性率单纯型占5.5%、肾型占9.5%、腹型占8.5%、关节型AP占6.5%、混合型占16.5%.银杏达莫组临床有效率为69.2%,糖皮质激素组临床有效率为70.3%,联合组临床有效率为93.3%,联合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D-二聚体含量明显低于银杏达莫组和糖皮质激素组,治疗前后差值明显高于其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SP患者进行D-二聚体检测可以有助于病情进展的判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早期的、联合的治疗措施,对患者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 温杰杜三军王晓美吴远慧安国芝霍岩
- 关键词:D-二聚体过敏性紫癜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高γ-球蛋白血症性紫癜
- 2023年
- 报告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合并高γ-球蛋白血症性紫癜。患者男,73岁。因双下肢瘀点、瘀斑20 d,疼痛4 d入院。体格检查:消瘦、贫血貌、慢性重病容。皮肤科检查:双下肢,以双足踝、足底为主可见对称、密集分布的暗红色斑疹,部分融合成红褐色瘀斑。腹部CT示脂肪肝,胆汁淤积。实验室检查示外周血γ球蛋白升高;骨髓涂片可见骨髓增生活跃,分类见骨髓瘤细胞。结合临床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高γ-球蛋白血症性紫癜。
- 冀斐温杰佟长青孟昭影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 Rowell综合征一例
- 2024年
- 本文报道一例Rowell综合征患者,全身红斑、丘疹伴瘙痒3个月,加重伴疼痛7天。既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经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学诊断为Rowell综合征,给予甲泼尼龙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后好转。
- 张薇温杰周向昭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 脱氢表雄酮与女性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免疫相关性研究
- 安国芝胡月温杰候文利冯冬梅陈雷刚温丽英
- 该实验应用ELISA法检测不同性别、年龄、不同时期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体内DHEA-S、IL2、IL4、IFN-γ水平变化,并分析与患者病情严程程度、自体血清皮肤试验的相关性,寻找评估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病情客观指标,为研...
- 关键词:
- 关键词:荨麻疹脱氢表雄酮
- 线粒体DNA单倍型类群在皮肌炎中的差异表达及意义
- 2024年
- 目的 探讨皮肌炎患者外周血线粒体DNA(mtDNA)的单倍型类群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0例皮肌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40名同时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受试者的外周血并抽提mtDNA。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扩增其线粒体DNA序列,寻找D-loop区中的突变位点以及初步划分单倍型类群,logistic回归分析皮肌炎和单倍型类群关系。使用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免疫功能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血清mtDNA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1,P<0.001);样本mtDNA单倍型类群分别为单倍型类群A、B、M7和F1;其中,单倍型类群M7可能是皮肌炎的独立危险因子(P=0.003,OR=2.28)。结论mtDNA单倍型类群M7与皮肌炎易感性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陈雷刚安国芝刘源郑学军温杰陆海涛胡月杨晓静
- 关键词:线粒体DNA皮肌炎遗传易感性
- 成人过敏性紫癜8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成人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预后情况及肾脏受累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就诊的85例HSP门诊或住院成人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肾脏受累情况分为肾脏受累组和非肾脏受累组,同期选取40例HSP患儿,比较不同年龄患者临床特点,并分析成人肾脏受累的危险因素。结果 (1)本组成人HSP患者主要发病年龄18~35岁(74. 12%,63/85),集中在冬、春季;上呼吸道感染及食物过敏为主要诱因;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混合型居多。(2)尿液检查:尿检异常(累及肾脏)者28例。(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合并高血压、伴肾功能损害及皮疹反复是影响成人HSP患者肾脏受累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早期预防则是保护因素(P <0. 05)。结论成年HSP肾脏受累风险较大,多与皮疹反复、高血压、肾功能损害有关;早期预防能降低肾脏受累几率,需引起重视。
- 温杰杜三军王晓美吴远慧陈雷刚安国芝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成人预后影响因素
- 疣状皮肤结核一例被引量:3
- 2021年
- 临床资料 患者,男,61岁,工人。左手掌皮损20年余。20年前无明显诱因左手掌出现米粒大丘疹,后丘疹逐渐扩大、增多,相互融合呈疣状,表面增厚,粗糙不平,覆有少许淡黄色鳞屑,自诉有轻微瘙痒、触痛,曾于当地医院及门诊医治(具体诊断及治疗不详)效果欠佳,此后一直未正规治疗。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瘙痒剧烈,搔抓后局部破溃、渗出,伴轻微疼痛,自诉服用“头孢类”抗生素效果不显著。病程中患者无发热等不适,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一般状况较好,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 杨丹琦温杰周向昭
- 关键词:左手掌传染病史头孢类疣状
- 老年系统性硬化症继发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体内巨噬细胞因子、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应答及预测价值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老年系统性硬化症(SSc)继发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体内巨噬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应答分析及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SSc继发肺间质纤维化患者30例、非特异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30例及在此期间门诊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30例,分别为特异组、非特异组和健康组。检测3组巨噬细胞各项因子〔包括TGF-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12〕表达水平,并作出分析。结果3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特异组巨噬细胞各项因子各项指标表达明显高于非特异组与健康组(P<0.05),非特异组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巨噬细胞中的TGF-β、TNF-α、IL-8、MIP-1α对老年SSc继发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具有重要表达意义。
- 杨晓静冯冬梅周向昭陈雷刚温杰吴远慧韩旭颖
- 关键词:肺间质纤维化巨噬细胞TGF-Β1/SMAD信号通路
- 臀部皮肤结核一例被引量:2
- 2020年
- 患者,男,54岁。右侧臀部暗红色斑块6年,曾多次按"股癣、湿疹"等治疗效果不佳。真菌涂片呈阴性,PPD试验强阳性(+++),皮损取活检组织病理为感染性肉芽肿性改变。结合临床及病理诊断为臀部皮肤结核,给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抗结核治疗后,皮损好转。
- 卢晴晴温杰孟昭影金春亭
- 关键词:皮肤结核股癣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