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芸
- 作品数:21 被引量:8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53、KRAS、APC蛋白及Ki-67在溃疡性结肠炎2种中医证型患者中的表达特点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脾胃气虚证和湿热内蕴证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活检组织中p53、KRAS、APC蛋白及增殖指数Ki-67的表达特点和意义。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及有无异型增生将64例UC患者分为脾胃气虚证组23例,湿热内蕴证组22例,脾胃气虚证伴低级别异型增生组9例,湿热内蕴证伴低级别异型增生组10例。选取同期肠镜活检组织呈轻度慢性炎者10例作为正常组,大肠癌患者11例作为大肠癌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患者肠黏膜组织内p53、KRAS、APC蛋白及Ki-67表达情况。结果UC各组患者肠黏膜组织内p53蛋白表达阳性和Ki-67位于隐窝上1/2者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大肠癌组(P均<0.05);脾胃气虚证组和湿热内蕴证组p53蛋白表达阳性和Ki-67位于隐窝上1/2者的比例基本相同;脾胃气虚证伴低级别异型增生组p53蛋白表达阳性和Ki-67位于隐窝上1/2者的比例高于湿热内蕴证伴低级别异型增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C各组患者肠黏膜组织内均未见KRAS蛋白和APC蛋白表达。结论脾胃气虚证伴低级别异型增生患者存在更高比例的肠黏膜上皮p53蛋白过表达及黏膜上皮增生活跃、缺乏成熟现象等癌变危险因素,对于脾胃气虚证伴低级别异型增生患者应加强随访和肠镜监测。
- 汪芸张玲曾艳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异型增生P53蛋白APC蛋白KI-67
- Darrier-Roussy型结节病1例
- 2024年
- 患者女,69岁,四肢皮疹不伴痛痒1个月。皮肤科情况:双前臂伸侧及膝关节大小不等暗红色皮下结节,触之质地略硬,活动度差,境界尚清,皮温轻度升高。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中下部多个上皮样细胞团块浸润,可见多核巨细胞,未见干酪样坏死,部分团块呈裸结节。抗酸染色、PAS染色均阴性。诊断:Darrier-Roussy型结节病。
- 郭润王俊慧张玲汪芸徐晨琛
- 关键词:结节病
- 脑热清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清热化瘀作用的研究
- 目的:探讨脑热清口服液(脑热清)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清热化瘀的作用。方法:采用雄性新西兰家兔,复制大肠杆菌内毒素性发热家兔模型,随机分正常对照组;内毒素模型组;脑热清治疗组。用数字温度计观察家兔直肠温度的平均体温变化曲线,...
- 刘智勤蒋玉凤黄启福汪芸张颖樊永平
- 关键词:清热化瘀内毒素性
- 文献传递
- 结直肠癌气滞血瘀证与湿热下注证患者预后相关因素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比较研究气滞血瘀证和湿热下注证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结直肠癌患者117例,其中气滞血瘀证组80例,湿热下注证组3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患者肿瘤组织内错配修复蛋白的表达情况,Sanger测序技术检测患者肿瘤组织内是否存在KRAS、BRAF基因突变。结果:气滞血瘀证组患者中出现特殊类型腺癌、高T分期、高N分期、脉管内癌栓、神经侵犯和错配修复蛋白功能缺失的患者比例均高于湿热下注证组,KRAS、BRAF基因突变率高于湿热下注证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癌气滞血瘀证患者中存在不良预后因素的比例高于湿热下注证患者。
- 汪芸张玲曾艳李理
- 关键词: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错配修复蛋白KRAS基因BRAF基因
- 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癌合并林奇综合征1例
- 2023年
- 患者女性,47岁,因黏液脓血便2个月余入院。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黏液脓血便,大便次数增加,2~3次/日,便后肛门坠胀。入院前1周于当地医院肠镜检查示:距肛门10 cm处直肠黏膜不规则隆起、质脆。活检病理示直肠黏膜中~低分化腺癌。入院后查体:一般情况可,左下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肠镜检查示距肛缘10 cm处可见一菜花样肿物,表面粗糙不平,质脆有出血。既往史:入院前9个月因多发性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和右侧附件切除术。家族史:父亲患前列腺癌。
- 汪芸张玲李理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错配修复蛋白病例报道
- Merkel细胞癌1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皮肤Merkel细胞癌(MCC)的临床病理形态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1例MCC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皮肤组织病理:镜下见肿物位于真皮和皮下组织内,肿瘤细胞呈巢片状弥漫分布,细胞质少或无,细胞核小、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腻、胡椒盐样,未见核仁,核分裂像多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上皮和神经内分泌标记阳性,AE1/AE3(+),CD56(+),CK20(+),CgA(+),Syn(+)。结论MCC是一种罕见但是具有高度侵袭性的皮肤神经内分泌肿瘤,预后极差,需要与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淋巴瘤、转移性肺小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等鉴别。
- 张玲李理汪芸曾艳王小玲
- 关键词:MERKEL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诊断及鉴别诊断
- 缺糖缺氧/复糖复氧对神经细胞损伤及丹酚酸B干预作用机制的研究
- 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负担。因此,深入认识其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直接原因是脑血流减少,导致氧和能量供应中断...
- 汪芸
-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再灌注损伤丹酚酸B
- 文献传递
- 清开灵注射液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清热化瘀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 观察清开灵注射液(清开灵)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清热化瘀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诱导家兔热瘀证病理模型,用数字温度计观察清开灵对发热家兔体温的影响;用放免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用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的活性;并观察肺、肾、肝的形态改变。结果 清开灵治疗组的最大体温上升度(△T)[(0.66±0.08)℃]、体温反应指数(TRI2)(4.67±0.66)、血清TNFα[(3.54±0.78)μg/L]的含量和血浆PAI[(0.84±0.02)AU/mL]的活性明显低于内毒素组的△T[(1.31±0.13)℃]、TRI2(8.44±0.98)、TNFot[(6.10±3.25)μg/L]的含量和PAI[(0.86±0.01)AU/mL]的活性,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而血浆t—PA[(0.26±0.01)IU/mL]的活性则明显高于内毒素组[(0.21±0.02)IU/mL],两者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光镜显示,清开灵可减轻发热家兔肺、肾、肝组织血管扩张充血、淤血形态的改变。结论 清开灵可能通过抑制发热家兔致热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和调节血液中纤溶和促凝物质的活性达到清热化瘀作用的。
- 蒋玉凤刘智勤汪芸岳晓莉刘世静严京黄启福
- 关键词:内毒素清热化瘀清开灵注射液家兔
- 溃疡性结肠炎不同中医证型癌变危险因素的比较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癌变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选择UC住院患者71例,按中医辨证分为脾胃气虚证组35例和湿热内蕴证组36例,对2组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症状、肠镜表现及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脾胃气虚证组平均病程(69.3个月)较湿热内蕴证组(24.7个月)更长。脾胃气虚证组26%的患者病程超过10 a,与湿热内蕴证组(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发生全结肠炎的患者脾胃气虚证组(7例)较湿热内蕴证组(3例)更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5);湿热内蕴证组患者肠黏膜主要表现为中、重度充血、水肿、质脆(47%),中、重度糜烂(29%);脾胃气虚证组患者以无明显或呈轻度充血、水肿、质脆为主(86%),糜烂也多呈轻度(9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42)。2组发生异型增生的病例均呈低级别异型增生,脾胃气虚证组(8例)多于湿热内蕴证组(3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结论从病程、病变范围、炎症程度及异型增生的角度,看溃疡性结肠炎脾胃气虚证具有癌变危险因素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湿热内蕴证,但脾胃气虚证患者中是否有更多患者发生了癌前病变或癌变,还有待长期的随访研究。
- 崔丁鹿汪芸贺用和李理曾艳张玲张平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脾胃气虚证湿热内蕴证
- 直肠碰撞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直肠碰撞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直肠碰撞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72岁和69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便中带血、大便不尽、直肠肿块和排便习惯改变等表现。镜下可见肿瘤由中分化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NET G1)碰撞形成。免疫组化:腺癌细胞MLH1(+)、MSH2(+)、MSH6(+)、PMS2(+),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CD56(+)、CgA(+)、Syn(+)。结论:直肠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形成的碰撞瘤很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及病理医师应当充分认识该病,避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 曾艳李理汪芸
- 关键词:碰撞瘤直肠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