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学琴

作品数:27 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新疆兵团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疗效
  • 5篇急诊
  • 4篇临床疗效
  • 3篇诊治
  • 3篇中毒
  • 3篇重症
  • 3篇危重
  • 2篇心电
  • 2篇醒脑
  • 2篇醒脑静
  • 2篇醒脑静注射液
  • 2篇血管
  • 2篇血压
  • 2篇衰竭
  • 2篇注射
  • 2篇注射液
  • 2篇综合征
  • 2篇危重症
  • 2篇脑出血
  • 2篇护理

机构

  • 11篇新疆兵团医院
  • 11篇新疆生产建设...
  • 3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康定民族师专
  • 1篇新疆乌鲁木齐...
  • 1篇石河子市人民...

作者

  • 25篇汪学琴
  • 4篇刘磊
  • 3篇宋虎
  • 3篇魏德海
  • 3篇董保国
  • 3篇汤益民
  • 3篇宋虎
  • 2篇董保国
  • 2篇权荣喜
  • 2篇曹耀辉
  • 2篇邹梅
  • 2篇刘磊
  • 1篇黄霞
  • 1篇寇晓文
  • 1篇李辉
  • 1篇林刚
  • 1篇康福娟
  • 1篇李晓芳
  • 1篇王娟
  • 1篇程青虹

传媒

  • 10篇兵团医学
  • 3篇新疆医学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农垦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康定民族师范...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健康之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中华医学会全...

年份

  • 1篇2018
  • 7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出血342例心电监测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汪学琴贾凤英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
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比较普罗帕酮、胺碘酮、普罗帕酮、三磷腺苷(ATP)、艾司洛尔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急诊科2014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PSVT患者25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普罗帕酮组、胺碘酮组、普罗帕酮组、ATP组和艾司洛尔组,各50例。普罗帕酮组患者给予0.9%氯化钠溶液+普罗帕酮治疗;胺碘酮组患者给予0.9%氯化钠溶液+胺碘酮治疗;普罗帕酮组患者给予0.9%氯化钠溶液+普罗帕酮治疗;ATP组患者给予ATP治疗;艾司洛尔组给予艾司洛尔治疗。比较5组患者复律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5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记录比较5组患者转复时间。结果 ATP组患者复律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4组(P<0.05),普罗哌酮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胺碘酮组(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5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低于治疗前(P<0.05)。ATP组复律时间短于普罗帕酮组、胺碘酮组、普罗帕酮组及艾司洛尔组(P<0.05)。结论 ATP治疗PSVT的临床疗效优于普罗帕酮、胺碘酮、普罗帕酮及艾司洛尔,复律时间短,但其不良反应也较高,因此在急诊治疗时需结合患者的身体耐受力、病史等选择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刘磊汪学琴宋虎王平
关键词:急诊治疗安全性
一体化绿色通道新模式在批量伤员急救诊治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急诊一体化绿色通道新模式在批量伤员急救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9~2017年急诊科运用传统模式及新模式处理的批量伤员病例数为研究对象,对批量伤员患者院内救治中的各个环节时间,转归情况等方面资料比较。结果:"包干制"一体化组批量伤员的急诊检查、急诊等待、特殊检查、急诊手术、普通住院天数、ICU住院天数时间均短于传统组。结论:"包干制"一体化绿色通道新模式,各个环节紧密配合,提高批量伤员救治的及时性和连贯性,提高医生的责任感,争取患者时间,提高创伤救治率。改善患者预后及缩短住院时间有所帮助,具有可行性。
汪学琴刘磊魏德海董保国张莉康福娟史秀娥李燕
关键词:批量伤员急救
对有机磷中毒救治中关于使用复能剂问题的探讨
通过对近7年收治的328例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分析,发现病死率由86年的 17.39%,降至92年的0,主要原因有:①有关洗胃液的量和温度的改进;②胆硷脂酶复能剂的早期使用。文章仅对此进行了探讨,未进行分组对照,故无法用...
汤益民汪学琴
关键词:有机磷中毒
文献传递
急诊超声在急腹症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急诊超声在急腹症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68份例急腹症患者的急诊超声报告,按照是否进行全腹探查分为全腹探查组和常规选择组,以临床资料为检验标准,比较两组的诊断符合率以及统计漏诊率、误诊率等指标。结果:全腹探查组检查的阳性率61.4%,常规选择组阳性率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腹探查组诊断符合率95.9%,常规选择组诊断符合率8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腹探查组漏诊率1.4%,常规选择组诊断符合率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腹探查组误诊率3.4%,常规选择组误诊率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腹症患者,进行全腹探查可以显著减少漏诊率。
曹耀辉邹梅汪学琴宋虎刘磊董保国魏德海
关键词:急诊超声诊断符合率漏诊率超声探查凸阵探头腹部闭合性损伤
低蛋白血症对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机械通气在ICU中常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时易出现低白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水平既是患者营养指标,也是预后的重要指标。了解低蛋白血症与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诊治该病。本研究综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2007--2008年ICU病房收治的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使用机械通气的55例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其影响预后的因素。
汪学琴程青虹崔玉静黄霞高敏李晓芳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患者ICU病房低蛋白血症急性呼吸衰竭低白蛋白血症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中毒500例临床评价
2010年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中毒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中毒病例随机分出331例治疗组(应用醒脑静注射液)和169例对照组(未应用醒脑静注射液),进行阴阳性对照。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病情均为中到重度中毒患者、就诊时间均为0.5—24小时内)是匹配的。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5.26%,对照组治愈率为55.03%,醒脑静注射液的作用明显好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在不同类型的急性中毒中均有明显临床疗效,无明显毒副作用与不良反应,其安全性可靠,应用范围广。
汪学琴宋虎董保国
关键词:醒脑静注射液急性中毒
138例腹部损伤的早期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腹部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38例腹部损伤的受伤部位、损伤程度及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结果:①其中135例(97.8%)进行了手术治疗,分别施行脏器修补或全部、部分切除;3例(2.2%)采取保守治疗。②治愈134(97.1%)例,死亡4(2.9%)例,2例(1.5%)死于感染性休克,2例(1.5%)死于术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认真仔细的全面检查,联合腹腔穿刺、B超、X线及CT对早期诊断的确诊率高。早期应注意抗休克治疗,及早手术,后期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预防多脏器功能衰竭。
董保国汪学琴魏德海常乐
关键词:腹部损伤
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于脓毒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于改善脓毒症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8例。对照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从40mL/h开始,每2小时监测患者胃潴留量1次,依患者耐受情况酌情增加鼻饲量,维持量一般80~100mL/h。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谷氨酰胺(Gln)治疗,0.3-0.4g/kg/d,20g谷氨酰胺注射液用于250ml葡萄糖与复方氨基酸混合溶液中静脉滴注,滴速为20-30滴/min,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7、14天时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APACHⅡ评分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治疗后实验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APACHⅡ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促进蛋白质合成并提供能量,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力,抑制炎症反应,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好的营养支持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王平刘磊吴秋英汪学琴
关键词:肠内营养混悬液脓毒症白蛋白降钙素原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2013年
目的: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的疗效,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研究选择40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应用CRRT技术,监测患者在CRRT治疗前后呼吸、心率、平均血压、中心静脉压的变化、生化血气分析及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1)40例MODS患者经CRRT治疗后,生命体征好转。(2)中心静脉压、氧分压、PH值、HCO3等指标有明显改善。(3)炎症因子及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在治疗后也有明显降低。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提高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抢救成功率。
李辉刘加明汪学琴金鑫唐娜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多脏器功能衰竭中心静脉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平均血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