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洋杰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大学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篇韧性
  • 1篇强韧性
  • 1篇热镦
  • 1篇冷作模具
  • 1篇冷作模具钢
  • 1篇模具钢
  • 1篇高强韧
  • 1篇高强韧性
  • 1篇DEFORM
  • 1篇GCR15
  • 1篇长径比
  • 1篇Q

机构

  • 2篇上海大学
  • 1篇江苏通用钢球...

作者

  • 2篇汪宏斌
  • 2篇梁洋杰
  • 1篇陈卓
  • 1篇闵娜
  • 1篇吴晓春
  • 1篇邓黎辉
  • 1篇沙小建
  • 1篇王嵘
  • 1篇李绍宏

传媒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上海金属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DEFORM的长径比对热镦GCr15球坯质量影响的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研究了热镦Φ45 mm GCr15钢球球坯实物垂直赤道截面的纤维组织流线特征,利用三维有限元软件DEFORM-3D模拟金属流动方向,两者吻合较好。进一步模拟了长径比在1.63~2.59范围变化时,不同的圆棒料尺寸对球坯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径比为1.78时获得的球坯质量最佳。
梁洋杰陈卓汪宏斌王嵘沙小建
关键词:长径比GCR15
高强韧性冷作模具钢SDC55的Q-P-T工艺及性能被引量:5
2010年
研究了高强韧冷作模具钢SDC55不同淬火-碳分配-回火(Q-P-T)工艺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使用J-Mat Pro软件辅助计算SDC55的Ms温度。利用相变仪测量材料在碳分配阶段相变情况。对Q-P-T处理之后SDC55的组织进行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研究。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Q-P-T处理过后的试样进行残留奥氏体测量。结果表明,试验钢经过Q-P-T处理之后与常规的淬火回火的硬度相当,韧性有所提高。经过Q-P-T处理后韧性提高的原因是由于残留奥氏体的稳定性提高。由于SDC55中含有较多的碳化物形成元素,在碳分配阶段有碳化物析出,并且由于马氏体/奥氏体的界面迁移和残留奥氏体的分解,导致经过Q-P-T处理之后残留奥氏体含量有所降低。
邓黎辉汪宏斌李绍宏梁洋杰闵娜吴晓春
关键词:冷作模具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