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萍 作品数:64 被引量:674 H指数:14 供职机构: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 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 理学 哲学宗教 更多>>
饮用水藻毒素对健康的影响与污染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01年 丁震 陈晓东 林萍关键词:饮用水卫生 藻毒素 污染控制 2010-2016年江苏省老年人群意外跌倒死亡流行特征 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了解江苏省≥60岁老年人群意外跌倒死亡的流行特征和寿命损失情况,为制定我省预防跌倒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国疾病监测系统中2010-2016年江苏省死因监测数据,计算城乡、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意外跌倒死亡率及疾病负担指标: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PYLL)、潜在减寿率(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Rate, PYLLR)和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 AYLL)。年度变化百分比用于检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2010-2016年,江苏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逐年增加。意外跌倒是我省老年人群因意外死亡的首位原因。老年人意外跌倒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男、女和农村居民意外跌倒死亡率都呈逐年上升趋势(标化t_男=9.260,t_女=11.161,t_(农村)=13.931,三者P<0.001)。男性意外跌倒死亡的PYLL、PYLLR和AYLL都高于女性,农村居民总体高于城市居民。结论老年跌倒已成为江苏省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农村更为严峻。应将跌倒干预工作作为江苏省老年人伤害防控的优先领域。 俞浩 罗鹏飞 韩仁强 林萍 周金意关键词:意外跌倒 死亡率 疾病负担 老龄化 2015年江苏省食管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及2006—2015年变化趋势 被引量:25 2020年 [目的]掌握江苏省2015年食管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及2006至2015年变化趋势,为食管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搜集江苏省2006至2015年的肿瘤登记数据和相关人口数,通过SAS 9.4和Excel 2007计算粗发病率、粗死亡率、年龄标化率、0~74岁累积率、35~64岁截缩率和构成顺位等指标,采用Joinpoint 4.6计算2006至2015年间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及95%可信区间,以综合分析食管癌疾病负担情况。[结果]2015年江苏省食管癌粗发病率为36.40/10万,占恶性肿瘤的11.90%,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第3位;粗死亡率为28.43/10万,占恶性肿瘤的13.94%,位居恶性肿瘤死亡第3位。男性人群的粗发病率、粗死亡率、中标率、世标率、累积率(0~74岁)、截缩率(35~64岁)均高于女性,农村人群的上述指标均高于城市。全省人群2006至2015年间的食管癌粗发病率和粗死亡率的APC尚无统计学意义,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APC=-3.66%和-3.62%);农村的粗发病率和粗死亡率上升趋势显著(APC=-2.67%和-2.23%),标化后发病率不变(APC=-0.92%),死亡率(APC=-1.56%)呈下降趋势,城市女性的粗发病率和粗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大(APC=-7.03%和-5.13%),标化后下降幅度更大(APC=-11.11%和-9.72%)。[结论]2015年江苏省食管癌发病和死亡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近十年食管癌总体粗发病率和粗死亡率基本保持不变,标化率呈下降趋势,但农村人群粗发病率和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是食管癌防治的重点人群。 罗鹏飞 韩仁强 俞浩 缪伟刚 林萍 张永青 周金意 武鸣关键词:食管癌 发病率 死亡率 高温对南京市某城区人口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28 2005年 目的探讨高温对南京市某城区人口死亡的影响。方法将监测日按最高气温分为“热日”(≥35℃)和“非热日”(<35℃);1a中每个热日的死亡数与该年平均每个非热日的死亡数的差值称为“热日多出死亡数”或“热有关死亡数”。在分析南京近10年来的气候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区1994-2002年夏季(6-8月)日最高气温对该区9a人口死亡的影响。并分析了1998年夏季日最高气温与总死亡数、性别、年龄别死亡数的关系。结果南京夏季最高气温多出现在7、8月份,可达40.7℃。该区夏季最高气温在35℃以上时,随温度的升高死亡数显著增加;“热日”与“非热日”死亡数之比为1.17。1998年热日多出死亡数占该年夏季总死亡数的11.3%。总死亡数、60岁以上老年人以及男、女死亡数均在7月10-20日及8月1-15日出现死亡高峰,且前者高于后者。结论南京的高温天气对人口死亡有显著影响。 李永红 陈晓东 林萍关键词:高温 死亡率 装修居室内空气污染对成人心理健康影响 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了解装修居室内空气污染对成人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对近5年内有装修史的224户家庭进行室内甲醛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检测,首次采用Derogatis氏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家庭成人进行心理健康状态测试,并对各种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4户装修居室内空气中甲醛或TVOC超标的住宅有103户,超标率46.0%。共调查家庭成人350人,其SCL-90量表得分显示,阳性项目数(19.57±13.32)显著低于国内常模;9项因子均分在1.27~1.71之间,所有因子中躯体化、强迫症状和焦虑症状等3个因子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对室内污染物超标的103户成年居民158人调查显示,异常项目检出率排在前4位因子依次是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超标组各因子得分均高于非超标组,其中除人际关系、恐怖症状外,其余7个因子及阳性项目数与非超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室内空气污染可能是影响居民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 刘凯 陈晓东 林萍 唐少文关键词:居室装修 空气污染 纳米TiO2对气相中甲醛光催化降解的研究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金属离子的纳米TiO光催化剂,并将其负载于不锈钢丝网、玻璃弹簧和泡沫镍板上,以室内空气典型污染物甲醛为模型反应物,研究了3种不同改性纳米TiO对甲醛气体的光催化作用、3种光催化反应器的催化效率以... 丁震 陈晓东 林萍关键词:TIO2 光催化降解 甲醛 文献传递 中老年居民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筛查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索适合江苏省中老年居民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筛查方法.方法 2013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江苏省内抽取40~69岁常住居民,利用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1分钟风险评估调查问卷和桡骨远端超声骨密度检查,进行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筛查.结果 有效调查5 537人,有效率为98.8%.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检出率:1分钟问卷风险评估法为44.0%,桡骨远端超声骨密度检查法为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53,P<0.001).2种方法筛查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系数及其95%可信区间为0.048(0.022~~ 0.074).随着年龄的增加,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且存在地区差异(P<0.05).结论 1分钟问卷风险评估和桡骨远端超声骨密度检查法均可作为社区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筛查工具,但一致性较差,实际工作中建议联合运用,以便互相补充和验证. 林萍 张永青 罗鹏飞 苏建 武鸣 潘晓群关键词:骨质疏松 高危人群 筛查方法 江苏省中老年居民骨质疏松知识和相关行为调查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了解江苏省中老年居民预防骨质疏松健康知识现状及相关行为情况,为开展社区骨质疏松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5 537名社区中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居民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对骨质疏松的表现、易患人群、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的膳食、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的知晓率依次为6.23%、1.61%、3.16%和2.98%.知识得分40~49岁组得分高于50~59岁和60~6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得分略高于女性;文化程度越高,得分越高;脑力劳动者得分高于体力劳动者(P均<0.01).居民中与骨质疏松相关不良饮食习惯和缺少运动的比例较高.结论 社区中老年居民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知晓率有待提高,应将老年人、妇女、低学历人群和体力劳动者作为开展骨质疏松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 张永青 潘晓群 罗鹏飞 苏建 武鸣 林萍关键词:中老年居民 骨质疏松 健康教育 知晓率 江苏省2012年胰腺癌死亡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分析江苏省居民胰腺癌死亡情况,为胰腺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2012年江苏省死因监测资料,以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率(PYLLR)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为主要指标分析胰腺癌的死亡特征。[结果]2012年江苏省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97.24/10万,占全人群死亡的28.81%,居全死因第1位。胰腺癌粗死亡率为8.38/10万,占恶性肿瘤的构成比为4.25%,居恶性肿瘤死亡的第6位。江苏省居民因胰腺癌死亡导致的PYLL、PYLLR和AYLL分别为27 212.5人年、0.44‰和10.43人年。[结论]胰腺癌成为导致江苏省居民死亡的主要恶性肿瘤,应当采取适当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胰腺癌对江苏省居民寿命损失的影响。 周金意 俞浩 韩仁强 杨婕 林萍 武鸣 陶然关键词:胰腺癌 死亡率 潜在减寿年数 平均减寿年数 江苏省部分学校食堂卫生状况调查 被引量:7 2004年 张漱洁 林萍关键词:食堂 卫生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