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国
- 作品数:57 被引量:117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呼之欲出张金垠——评《一曲用生命谱写的爱民壮歌》
- 1996年
- 英雄的躯体倒下了,英雄的形象却依然活着,不但呼之欲出,而且栩栩如生。他仿佛“还在水中伸出一只手游大圈儿”,他那“你们退下,我来上”的话语,好像仍然响彻在人们耳边。这,就是通讯《一曲用生命谱写的爱民壮歌》(载1996年8月24日《河北经济日报》)所带给读者的切身感受;这,也是我们写作人物通讯所应追求的理想境界。
- 杨秀国
- 关键词:壮歌理想境界推拿按摩经济日报
- 论增强经济新闻的亲和力被引量:1
- 2004年
- 经济新闻亲和力首先源自于内容的前瞻性和深刻性 ,即反映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其次还必须契合受众的需求心理 ,努力挖掘经济新闻源 ,在表现形式和语言风格上大胆创新 。
- 杨秀国米冬冬
- 关键词:经济新闻记者社会生活
- 科普微视频发展的现状与提升策略被引量:5
- 2018年
- 随着网络微视频的崛起,以及国家对科普工作的全面支持,科普微视频逐渐兴起,并赢得了受众广泛认可。科普微视频,就是以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素养为根本目的,时长小于20分钟的视频短片,主要包括科普微电影、科普微动漫、科普微动画等。科普微视频具有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特点,以及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语言风趣等优势。早在2013年,中国科技协会科普部就创办了科普微视频专栏,并设置了科学实验、科学生活、应急科普等6个版块。
- 杨秀国尤佳
- 关键词:科普工作频发科技知识
- 城市形象传播中的隐性传播策略——以城市民谣为例被引量:2
- 2020年
- 所谓的隐性传播是与显性传播相对而言的,在特定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采用的间接的、内隐的信息输出方式,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暗示和感染,并逐步接受和认同信息内容的过程。①在以往的城市形象传播中,人们往往注重外在的、直接的、短期的传播效果,忽略了隐性传播更为持久的传播力。城市民谣作为一种新兴的音乐模式,已经成为城市形象传播的新载体。
- 杨秀国郭晓敏
- 关键词:信息传播过程城市形象传播信息内容传播力信息输出
- 美国社交媒体新闻学教学的个案解读——以美国伊萨卡学院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美国社交媒体融入新闻教育的概况近年来,可穿戴设备新闻、虚拟现实新闻、无人机新闻等兴起,这些由科技主导的新闻创新也在不断地与社交媒体相结合。移动第一、便携第一、碎片化场景成为社交媒体新闻生产的显著特征。媒体需要大量的擅长社交媒体内容生产和运营的人才。
- 杨秀国高菲
- 关键词:新闻学教学媒体社交个案新闻教育
- 新闻报道“平衡”论被引量:5
- 2005年
- 新闻记者、编辑采编、传播的新闻报道,能够满足受众不同需求,是新闻报道中一个极其重要且带有很强针对性、现实性的"平衡"问题.
- 杨秀国
- 关键词:新闻报道现实性信息传播
- 我国早期环境新闻报道的发展与特征
- 2018年
- 1973年,人民日报刊发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算做第一篇直面环境问题的新闻报道。1973~1983年间,环境新闻报道从无到有,数量明显增加,报道类型也逐步丰富,并呈现三个明显特征:一是正面宣传,推动环保政策落地落实;二是直面现实,揭露环境污染现象;三是环保科普,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 杨秀国王敬照
- 关键词:环境新闻环境保护
- 经济报道应具前瞻性和贴近性——兼为河北媒体经济报道把脉
- 2007年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全球经济的日趋一体化,使国内、国际经济具有高度相关和相融性,也呼唤着媒体经济报道的前瞻和贴近性。本文以河北媒体为例,解剖了目前经济报道中普遍存在的与前瞻和贴近性不相适应的窄、浅、虚、旧等种种问题,并对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转变思维模式、加强报道策划、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等使经济报道具有前瞻和贴近性的实现途径。
- 杨秀国
- 关键词:经济报道
- 切实转变“三风”才能“三贴近”
- 2004年
- 实行"三贴近",要解决哪些问题?突破口应选在哪里?从目前新闻界的实际状况看,切实转变学风、作风和文风应是最主要的着力点之一.
- 杨秀国
- 关键词:新闻工作学风工作作风文风
- 基于ICA的在线掌纹识别被引量:8
- 2006年
- 个人身份认证和鉴别在现在社会显示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准确而可靠的个人鉴定方式,生物识别已经引起了广泛的注意。掌纹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生物识别技术也有着独特的优点。而掌纹特征的提取和选择是整个识别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主要利用ICA(独立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掌纹进行特征提取,实验证明,相比较PCA(主成分分析)方法,基于ICA方法具有更高的识别效率。
- 接标吴仕勇齐怀峰刘冠晓杨秀国
- 关键词:掌纹ICA掌纹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