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霖

作品数:59 被引量:440H指数:9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文学
  • 18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8篇叙事
  • 6篇文学
  • 6篇教育
  • 5篇虚构
  • 5篇人文
  • 5篇疾病叙事
  • 4篇生命
  • 4篇小说
  • 4篇后现代
  • 4篇故事
  • 3篇电影
  • 3篇虚构叙事
  • 3篇叙事能力
  • 3篇学人
  • 3篇医学教育
  • 3篇医学人文
  • 3篇语境
  • 3篇院校
  • 3篇文学作品
  • 3篇课程

机构

  • 47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四川外语学院
  • 3篇暨南大学
  • 2篇多伦多大学
  • 2篇汉堡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爱丁堡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奥斯陆大学
  • 1篇哥伦比亚大学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48篇杨晓霖
  • 3篇满强
  • 2篇罗小云
  • 2篇熊敏娟
  • 2篇唐伟胜
  • 2篇叶友珍
  • 2篇宁静
  • 2篇王宏
  • 1篇文民刚
  • 1篇蔡苏露
  • 1篇肖谊
  • 1篇李乐平
  • 1篇段俊杰
  • 1篇黄波
  • 1篇刘杰
  • 1篇凌志海
  • 1篇肖谊
  • 1篇林志海
  • 1篇雅各布·罗斯
  • 1篇陈计琼

传媒

  • 6篇中国卫生人才
  • 5篇外国文学
  • 5篇外国语文
  • 4篇医学与哲学(...
  • 3篇医学与哲学
  • 3篇叙事(中国版...
  • 2篇外国文学动态
  • 2篇当代外国文学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作家
  • 1篇中国医学伦理...
  • 1篇山东外语教学
  • 1篇环球市场信息...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高教论坛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 1篇天津外国语大...
  • 1篇中国医学人文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叙事学与创伤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创伤书写是历史和伦理主题与后现代自由言说精神的复合产物。将叙事理论(尤其是后经典叙事理论)运用于本质上"不可言说"、"不可再现"的创伤书写,可以为历史、族裔和女性等后现代创伤藉以言说的叙事话语结构和社会历史语境以及创伤叙事治疗作用等研究提供一个很好的视角。
杨晓霖
关键词:叙事学
《红灯集叙》与医学的科学主义转向
2020年
作为后现代“生命文化”视角下的主要议题,疾病叙事、叙事治疗以及叙事医学的兴起是对“生命学”模式重视疾病、漠视人性的反抗。叙事取向的医学理念,这一原始主义与先锋精神的文化结合体,建立在后现代哲思和社会建构理论基础上,是疾病叙事阅读治疗和创作治疗在临床和教学实践上的指导思想。
杨晓霖王嗣渊
关键词:原始主义疾病叙事社会建构理论叙事治疗科学主义
疾病叙事阅读:医学叙事能力培养被引量:59
2014年
在叙事医学和医学人文的情感转向这两大理念基础上,提出将医学叙事文本按照创作方式分为虚构疾病叙事和非虚构疾病叙事两大类型,按照作者身份分为文学疾病叙事、自我病情书写和医生病理书写(平行病历故事)等,并提出将元病历叙事作为医学院校叙事医学能力培养的重要阅读材料,在此基础上,增加阅读与某种具体疾病相关的叙事作品,如神经叙事,癌症叙事等。同时探讨如何将叙事学基本知识融入疾病叙事阅读中,切实引导医学生提高医学叙事能力,达到医患视域融合和医患沟通效果最佳化。
杨晓霖
叙事与身体思维:体验认知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语用学家、哲学家、认知科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在"体验认知"的基础之上发展了心智模型理论。这种理论的精髓在于身体和思想是不可分的: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不局限于简单地表达和传递心智状态;身体也不只是我们用于来...
梅尔巴·卡迪-基恩罗小云杨晓霖
关键词:叙事身体思维
文献传递
后现代语境下的平行叙事创作模式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平行叙事作为后经典叙事学的研究对象,简言之就是一种以经典的先辈文本为参照,通过文类转换、叙事视角和叙事时空的转换等重新叙事化策略创作出与前文本平行的新文本的叙事形式。随着后现代叙事化策略的复杂多样化,平行叙事也从简单形式发展成更为复杂隐秘的形式,从四种原初的一对一对位模式——文类(风格)转换、视角(话语)转换、叙事框架内平行叙事和时空置换性平行叙事发展成为多重叙事中的多个平行文本、故事套故事中的多个平行叙事和整体平行框架里插入先辈作家生命虚构平行文本等三种升级版的多对多对位模式。对不同形式的平行叙事进行分类论述增进了研究者对当代大奖作品创作路径和趋势的了解,同时能帮助读者成为作者的理想读者,实现对作品更充分和更全面的解读。
杨晓霖宁静
关键词:后现代语境英美文学作品
后马克思主义批评视阈下的底层人物:论近期英美作品中的“新仆人叙事”被引量:1
2016年
后马克思主义批评是后现代语境下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适应新的批评需要的升级版本,它依然以阐释文学文本中的阶层对立为主要议题,但与女性主义、族裔主义、酷儿文化以及后殖民主义结合更加紧密。这一批判工具适用于阐释以仆人为第一人称叙事者或第三人称聚焦者的"新仆人叙事"。本文以多个当代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新仆人叙事"为研究对象,采用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对其在后现代视野下的创作模式进行阐释,揭示当代"新仆人叙事"与传统仆人叙事在叙事策略和叙事话语方面的显著区别。
杨晓霖
从文学中汲取人文养分:小说、影视剧与诗歌叙事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价值被引量:15
2019年
在过去几年里,越来越多的医学教育者意识到需要更好地将人文学科,尤其是文学叙事融入医学教育。为推动这一进程,探讨如何将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影视剧和诗歌等四种主要形式的文学叙事作品融入医学人文教育这一创新课程体系,为临床医学教育者选择作为阅读和讨论材料的叙事作品提供具体建议,提出医学人文教学的新内容和新路径,达到提升医学生认知共情能力、伦理道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养、创设和谐医患关系的目的。
凌志海黄文华杨晓霖
关键词:文学叙事课程建构
西方艺术与医学叙事英语课程模式被引量:13
2013年
医学和叙事的结合是完善当代医院教育的重要课题。在医学生当中开设《西方艺术中的医学叙事》课程作为"叙事医学"理念下的一门课程,能有效地构建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知识、医学伦理精神,提高医学生的医学叙事能力,进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升诊疗能力。该课程通过跨学科整合,沟通医学英语、医学人文艺术和医学专业课程几个教学板块,开设集医学人文伦理知识、英语语言能力和医学叙事能力为一体的复合型国际化课程。
杨晓霖黄波
疾病叙事阅读:“小人国”里的“大发现”——链霉素的故事
2020年
介绍了链霉素在发现进程中两位重要贡献者的艰辛探索与恩怨纠缠。被称为“白色瘟疫”的结核杆菌对人类的笼罩一直持续到20世纪40年代,直到瓦克斯曼与他的学生萨兹成功从亿万微生物“小人国”里分离出“大发现”链霉素,这场浩劫得以控制。瓦克斯曼实验室通过十年的“大海捞针”开发出一系列分离测试方法,学生萨兹历经一年多在“幽闭地下室”日复一日反复分离获取产生抗生素的菌株,终于发现了具有灭杀结核杆菌的“灰色链霉菌”并成功提炼出链霉素,自此链霉素投产获得巨大成功,而之后师徒之间的诺贝尔奖纠葛也随之产生,科研之路漫漫,不仅需要科学家们的坚忍与创新,也需要寻求合作与共赢。
任婧李毓龙杨晓霖李乐平
关键词:链霉素
略论《雪中猎人》的极简主义风格被引量:5
2012年
美国"极简主义"作家托拜厄斯.沃尔夫的短篇小说代表作《雪中猎人》,讲述了三个性情迥异的朋友雪天猎鹿的故事。小说表现了背叛、谎言和抛弃的主题,但推动叙事进程向前发展的主要线索,是男性亲密同盟的重组和个人权力关系的变更。作者在白描的叙事风格与丰厚的叙事意义之间、在叙事进程的节奏和读者期待之间制造张力,影响了读者对人物、行动、主题、伦理、情感等的反应和阐释,刺激读者主动参与到简洁明快但富有暗示的文字游戏中,在隐喻的语境中积极构想作者的叙事意图。猎鹿之行实际上是男性亲密友情关系和权力关系的象征性经历,旨在揭示人性的残酷与存在的荒谬。
杨晓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