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华
-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包头市医药卫生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万古霉素致药物热伴白细胞减少2例的药学监护被引量:1
- 2023年
- 为帮助临床医师和药师认识、了解万古霉素致药物热伴白细胞减少的发生机制及处理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分析2例使用万古霉素感染控制后出现发热伴白细胞减少病例,结合文献学习、临床特点和诊治过程进行关联性分析,为临床判断万古霉素致药物热伴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提供参考。2例患者分别于使用万古霉素第12、13天出现发热,均在输注万古霉素后1~2 h出现发热,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减少,予以停药2 h后无发热,后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根据Naranjo评估量表,对2例患者发生发热伴白细胞减少与怀疑药物万古霉素的关联性进行分析评价,得分为7分,评价关系为很可能有关。临床药师与医师根据药物热发生的时间规律、体温变化特征及伴随的机体反应进行鉴别诊断,证实2例患者发热伴白细胞减少与使用万古霉素有关。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查房和会诊,可发挥药学专长,优化治疗方案,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 张春霞董志强张燕杨建华赵志军张勇
- 关键词:万古霉素药物热白细胞减少
- 研究神经内镜通道内技术对重度脑室内出血患者的救治效果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通道内技术对重度脑室内出血(IVH)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 34例重度IVH患者,均行神经内镜通道内技术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IVH体积以及Graeb评分,记录患者引流管拔除时间、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后,患者GCS、Graeb评分及IVH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后血肿全部清除。术后,脑室外引流术(EVD)切口出现3例(8.82%)脑脊液漏、1例(2.94%)颅内感染、4例(11.76%)脑内积气,无一例堵管患者。EVD管拔除时间为2~3 d,腰大池外引流管拔除时间为3~4 d。手术时间为(65.25±1.95)min,术中出血量为(31.25±1.49)ml。ICU住院时间为4~6 d。结论神经内镜通道内技术对重度IVH患者的救治效果显著,可临床推广。
- 冯士军杨建华赵志军刘海霞张春阳
- 关键词:重度脑室内出血救治
- 额肌腱膜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为重度上睑下垂寻求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 :选择重度上睑下垂 6 2眼行额肌腱膜悬吊术。结果 :术后上睑缘位于角膜上缘 4 8眼 (77 4 % ) ,位于角膜上缘和瞳孔上缘之间 11眼 (17 7% ) ,位于瞳孔上缘下 3眼 (4 8% )。上睑弧度及双重睑形成良好 ,术后早期轻度闭合不全及上睑停滞现象 ,2个月以上均不明显。结论 :额肌腱膜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在治疗和美容方面均达到满意效果。
- 董竞杨建华
- 关键词:重度上睑下垂
- 康柏西普联合激光辅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研究
- 2022年
- 探讨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中,采取康柏西普联合激光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40例患者采取激光治疗(对照组),其余40例患者采取康柏西普联合激光(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其眼部症状的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更短;患者治疗后的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更优;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内炎症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更优,且各项生活质量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以上眼部疾病,采取联合用药起到的效果更好,激光治疗的同时,结合康柏西普,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减少去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一定的改善,值得推广。
- 郑利民余艳琴郝金奇董竟杨建华
- 关键词:激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低流量搭桥术治疗巨大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低流量搭桥术治疗巨大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5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7例采用低流量搭桥术治疗的巨大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侧支循环的代偿情况决定手术方式, 其中6例行颈内动脉闭塞联合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 1例行颈内动脉缩窄联合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术中采用荧光素血管造影和(或)血管超声检查评估桥血管的通畅情况。术后行影像学随访评估动脉瘤情况, 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7例患者术中评估桥血管均通畅。术后1例患者发生脑梗死, 预后良好;无一例患者死亡。术后随访6~48个月, 随访期间未见动脉瘤复发或破裂出血, 6例动脉瘤消失, 1例动脉瘤缩小;mRS 0分者5例, 1分者1例, 3分者1例。结论初步观察显示, 低流量搭桥术治疗巨大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好, 并发症少。
- 杨建华杨建华李唐李唐施铭岗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海绵窦
- 大剂量干扰素结膜下注射联合无环鸟苷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大剂量干扰素结膜下注射联合无环鸟苷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HSK )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基因工程干扰素 10万单位 /ml球结膜下注射 0 1~ 0 2ml/次 ,隔日 1次 ,联合无环鸟苷眼水滴眼。结果 :干扰素联合无环鸟苷治疗HSK ,总有效率 97 3%。结论 :大剂量干扰素结膜下注射联合无环鸟苷治疗HSK疗效确切 ,疗程缩短 ,复发率低 ,安全可靠。
- 罗立勤杨建华
- 关键词:干扰素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无环鸟苷
- 外伤性周围性面瘫的外科治疗方式研究
- 目的探讨外伤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的效果,并分析各手术方式在不同颞骨骨折类型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3年5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21例外伤性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其...
- 杨建华韩彦军
-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颞骨骨折
-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肌麻痹32例临床分析
- 2006年
-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眼肌麻痹和单纯西药治疗的疗效。方法:分组观察针灸加穴位注射联合球周及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眼肌麻痹的疗效,和单纯西药治疗的疗效比较。结果: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眼肌麻痹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效果。
- 杨建华董竟
- 关键词:眼肌麻痹中西医结合针灸穴位注射复方樟柳碱
- 远外侧入路的最新进展
- 2020年
- 从上世纪80年代起,神经外科医生对颅底的探索逐渐从前颅底转移到了后颅窝,主要用于椎动脉远端动脉瘤,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也涉及脑干的腹外侧及近中线部位斜坡的肿瘤,因此远外侧入路应运而生。1986年Heros第一次正式的描述了远外侧入路治疗椎动脉动脉瘤以来[1],远外侧入路出现了很多改良,包括磨除枕髁、去除C1后弓、椎动脉移位等,同时,远外侧入路的适应症也逐渐拓宽。
- 杨建华杨建华杨建华张春阳
- 关键词:远外侧入路后颅窝椎动脉枕髁颅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