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丽白

作品数:19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癫痫
  • 3篇生殖
  • 3篇生殖内分泌
  • 3篇头痛
  • 3篇匹罗卡品
  • 3篇偏头痛
  • 3篇内分泌
  • 3篇分泌
  • 2篇信号功能
  • 2篇药疹
  • 2篇育龄
  • 2篇育龄女性
  • 2篇神经元
  • 2篇生殖内分泌紊...
  • 2篇女性
  • 2篇重症肌无力
  • 2篇综合征
  • 2篇无力
  • 2篇硝酸甘油
  • 2篇内分泌紊乱

机构

  • 13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山西职工医学...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市第一人...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中山市...
  • 1篇山西大医院(...

作者

  • 19篇杨丽白
  • 11篇周列民
  • 10篇陈树达
  • 9篇陈子怡
  • 9篇周珏倩
  • 7篇王倩
  • 6篇陈柳静
  • 5篇方子妍
  • 4篇牛争平
  • 4篇蔡晓冬
  • 2篇解龙昌
  • 2篇陈义书
  • 2篇戴启鳞
  • 1篇李新毅
  • 1篇郝嘉楠
  • 1篇潘军利
  • 1篇刘庆萍
  • 1篇戴启麟
  • 1篇李修彬
  • 1篇王淑丽

传媒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3篇第九次全国脑...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山西职工医学...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4篇2013
  • 4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育龄女性癫痫患者的生殖内分泌紊乱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了解中国育龄女性癫痫患者发生生殖内分泌紊乱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符合研究标准的102例女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癫痫起病年龄、发作类型、发作频率、癫痫病程、抗癫痫药物(AED)种类、开始服用AED的年龄、用药持续时间7个因素分组,分析各因素与月经稀发/闭经、多囊卵巢(PCO)、高雄激素血症(HA)、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关系。【结果】癫痫起病年龄≤14岁者较起病年龄>14岁者HA高发并具统计学意义;服用丙戊酸钠的患者月经稀发/闭经、PCO、HA、PCOS发生率分别达40.63%、50.00%、15.65%和34.38%,显著高于未用药组及其他用药组。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服用丙戊酸钠是发生生殖内分泌紊乱及PCOS的危险因素。癫痫起病年龄≤14岁是HA的危险因素。【结论】服用丙戊酸钠是中国育龄女性癫痫患者发生生殖内分泌紊乱乃至PCOS的危险因素,癫痫起病年龄≤14岁是HA的危险因素。
陈柳静周列民周珏倩王倩方子妍陈子怡陈树达杨丽白戴启鳞
关键词:癫痫女性生殖内分泌紊乱育龄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
中国育龄女性癫痫患者发生生殖内分泌紊乱的危险因素分析
陈柳静周列民王倩陈子怡陈树达戴启鳞杨丽白周珏倩
瑞替加滨在癫痫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被引量:3
2011年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反复痫性发作的慢性疾病,患病率为0.5%~1%(50,000,000以上),其中20%-30%患者产生耐药性。因此,研发效果更好、毒副作用更小的药物尤为必要。
杨丽白周列民
关键词:癫痫
氯化锂-匹罗卡品小鼠癫痫模型中semaphorin 3f蛋白与苔藓纤维出芽关系的观察研究
目的:在小鼠锂-匹罗卡品癫痫模型中,观察semaphorin 3f在癫痫形成的各阶段、海马各亚区间的表达改变,以及它们的改变与苔藓纤维出芽的时相关系,从而推断semaphorin 3f与苔藓纤维出芽的关系。方法:在成功建...
蔡晓冬周珏倩陈子怡杨丽白陈树达陈义书方子妍周列民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5例报道
2005年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5例TOBS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OBS为急性起病,眼部症状、意识障碍是最常见的症状及体征,采取早期、个体、综合的治疗原则有利于预后。结论 TOBS临床表现及病因多样,及时全面合理的治疗可改善预后。
杨丽白解龙昌牛争平
关键词:回顾性分析眼部症状改善预后病因多
SPAK参与缺氧刺激后神经元GABA信号功能的重塑
目的 研究缺氧刺激后体外培养的小鼠海马神经元STE20 (sterile 20)/SPSl-related proline/alanine-rich kinase(SPAK)、Na+-K+-2Cl-共转运体1(NKCC1...
杨丽白蔡晓冬陈树达陈义书方子妍周列民
关键词:SPAKNKCC1神经元
匹罗卡品诱发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模型的改良和鉴定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对匹罗卡品诱发的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模型进行改良和鉴定。方法 SD大鼠(6~8周,雌性)注射氯化锂、丁溴东莨菪碱、匹罗卡品诱发癫痫持续状态,分别在急性期和慢性自发癫痫形成期接受脑电监测和海马病理学检查。结果行为学上急性期匹罗卡品组(PISE)出现Racine分级的IV级或以上发作,慢性自发癫痫形成期每周可见自发癫痫发作。脑电图急性期表现为低于6 Hz的慢活动逐渐增多,随后出现爆发长程的棘活动;慢性自发癫痫形成期可见较多散在低于6 Hz的慢活动和棘波发放。尼氏染色PISE组急性期CA1区仅见少量坏死神经元;慢性自发癫痫形成期见锥体细胞排列紊乱,部分神经元缺失导致锥体细胞层中断。结论本研究改良了匹罗卡品诱发癫痫持续状态模型,其行为学表现、电生理特征和病理学变化类似于人类获得性颞叶内侧癫痫。
陈子怡陈树达周珏倩杨丽白李修彬周列民
关键词:癫痫持续状态匹罗卡品颞叶脑电图
核因子κB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偏头痛是引起患者失能的疼痛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有多种学说。大量研究表明,三叉神经血管学说占主导地位,其中炎性反应参与了偏头痛的发生过程。作为炎性反应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种快速转录因子,核因子κB(NF—κB)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已受到广泛关注。阻止NF—κB激活有可能成为治疗偏头痛的一种策略。
杨丽白王淑丽牛争平
关键词:偏头痛核因子ΚB发病机制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合并癫痫1家系报告
陈树达陈子怡杨丽白陈柳静王倩周珏倩周列民
硝酸甘油诱导偏头痛大鼠三叉神经尾核核因子-κB表达增加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NTG)诱导偏头痛大鼠三叉神经尾核核因子(NF)-κB表达。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偏头痛模型组和对照组,各组再随机分成皮下注射NTG(模型组)或生理盐水(对照组)1、2、3、4、5、和6h组,每组6只。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像处理检测三叉神经尾核NF-κB阳性单位值。结果:对照组大鼠各时间点三叉神经尾核均可见NF-κB阳性反应,且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皮下注射NTG后1h即可见NF-κB阳性反应增强,3h达高峰,之后逐渐回落。模型组各时间点NF-κB阳性单位值匀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模型组3、4h组显著高于1、2、5、6h组(P〈0.05)。结论:皮下注射GTN后大鼠三叉神经尾核NF-κB表达呈时限性增强,提示NF-κB表达增强可能参与了偏头痛的发病机制。
牛争平杨丽白解龙昌郝嘉楠刘庆萍
关键词:核因子-ΚB硝酸甘油偏头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