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园

作品数:27 被引量:119H指数:5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超声
  • 10篇动脉
  • 9篇造影
  • 8篇超声造影
  • 7篇骨骼肌
  • 4篇血管
  • 4篇下肢动脉
  • 3篇弹性成像
  • 3篇动脉硬化
  • 3篇动脉硬化闭塞
  • 3篇动脉硬化闭塞...
  • 3篇血管病
  • 3篇血管病变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微血管
  • 3篇微血管病
  • 3篇微血管病变
  • 3篇微循环
  • 3篇下肢

机构

  • 25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25篇李园
  • 17篇宋烨
  • 11篇陆雯
  • 9篇陈苏宁
  • 5篇高源
  • 4篇王秀艳
  • 3篇张一峰
  • 2篇李萍
  • 2篇王硕
  • 2篇靳令经
  • 2篇谢壮丽
  • 2篇葛岚
  • 2篇陈建忠
  • 1篇尚鸣异
  • 1篇黄道景
  • 1篇俞光荣
  • 1篇梁皓
  • 1篇刘务朝
  • 1篇王培军
  • 1篇张小龙

传媒

  • 3篇上海医学影像
  • 3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外科研究与新...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0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骨骼肌灌注异常与侧支循环相关性的超声造影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价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D)致骨骼肌灌注障碍与侧支循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血管外科就诊LEAD患者和对照组各80例,超声造影观察小腿骨骼肌血流灌注情况,运用数学模型分析时间强度曲线,获取反映组织血流灌注参数达峰时间(1TrP)。同时CT血管造影评估LEAD组侧支循环。结果时间强度曲线显示对照组平均1TrP38.6S,LEAD组平均TTP59.1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超声检查者读取1TrP平均差异是0.29S,受试者操作曲线下面积为0.92。TTP为47.5s诊断点时,阳性预测值为91%。LEAD组中侧支循环丰富组平均rrrP50.4S,侧支循环差组平均TTP为67.9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造影可评价小腿骨骼肌灌注障碍,它与侧支循环程度有很好的相关性。
宋烨李园陆雯高源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侧支循环
高频超声结合灰度技术诊断腕管综合征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运用高频超声灰度技术诊断腕管综合征的可行性,并比较其与测量正中神经截面积法诊断腕管综合征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电生理及临床症状确诊的35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59侧患手和30例(60侧)无腕管综合征健康志愿者行腕管处高频超声检测,测量该处正中神经截面积(area of media nerve,MNA)和灰度(grayscale),结果行组间对比分析,由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灰度指标和截面积指标诊断腕管综合征的准确性。结果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豌豆骨水平正中神经灰度和截面积在对照组和观察组中均有显著性差异,灰度诊断腕管综合征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截面积。结论高频超声测量腕管处正中神经灰度是诊断腕管综合征的可靠方法。
李园陆雯马青菁庞衍平王硕王秀艳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高频超声灰度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鉴别乳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4
2010年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鉴别乳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58例患者共66个肿块行术前超声检查,测量肿块组织与周围组织弹性应变率的比值,以3.08为界点判断肿块的良恶性,所有病灶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66个肿块中,良性45个,恶性21个,良性肿块弹性应变率比值为(1.88±1.29),恶性肿块的弹性应变率比值为(5.79±5.36),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3.08为界点判断肿块的良恶性、诊断恶性肿块的敏感性95.2%,特异性88.9%,准确性90.9%。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李萍陈苏宁宋烨李园
关键词:实时超声弹性成像乳腺肿块
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8
2009年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拟诊冠心病患者89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所有病例根据其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CAD)组52例与对照(CON)组37例,其中冠心病组根据心肌梗死诊断标准进一步分为非心肌梗死(non-MI)组及曾有心肌梗死病史(MI)组。超声检查时记录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情况,并对发现的粥样硬化斑块根据其超声特征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斑块。对各组病例的斑块发生率及不稳定型斑块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AD组的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CON组(P<0.05),MI组的不稳定型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non-MI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与冠心病有明显相关性。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型斑块的存在与心肌梗死有相关性。
李园陈苏宁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冠心病颈动脉超声
超声造影检查在肾脏占位性病变性质判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系统评价超声造影(CEUS)检查在肾脏占位性病变性质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数据库中应用CEUS检查判断肾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相关文献,使用STATA12.0及Meta-disc软件对纳入的文献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计算其汇总灵敏度、特异度、诊断比值比、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绘制受检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CEUS检查判断肾占位性病变性质的汇总灵敏度、特异度、诊断比值比、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957、0.748、66.277、3.797和0.057,SROC曲线下面积为0.96。结论应用CEUS检查判断肾脏占位性病变性质的漏诊率较低,而误诊率相对偏高,汇总敏感性的变化范围较小。
张凡宋烨李园葛岚王秀艳梁皓
关键词:肾脏疾病肾肿瘤超声造影检查肿瘤性质
弹性应变率比值联合BI-RADS对乳腺小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探讨弹性应变率比值(SR)联合BI-RADS对乳腺小肿块的诊断价值,旨在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390个小肿块,直径≤15 mm)乳腺肿块患者的超声BI-RADS分类和SR,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通过构建ROC,分析SR联合BI-RADS对乳腺小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能力。结果:390个小肿块中,良性237个,恶性153个;良性肿块的SR显著低于恶性肿块(P<0.05);SR联合BI-RADS诊断乳腺微小病灶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及ROC曲线下面积均显著高于单用SR、BI-RADS分类(均P<0.05)。结论 :SR联合BI-RADS可提高对直径≤15 mm乳腺小肿块恶性风险的评估能力及诊断准确性。
周玉华李园王秀艳
关键词:乳腺肿瘤弹性应变率比值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骨骼肌灌注异常与侧枝循环相关性的超声造影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评价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owerextremityarterialdisease,LEAD)致骨骼肌灌注障碍与侧枝循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LEAD组和对照组各80例,超声造影观察小腿骨骼肌血流灌注情况,...
宋烨李园陆雯高源
关键词:超声造影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侧枝循环
评价经阴道超声及磁共振成像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早期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治中的作用被引量:36
2015年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TVS)及磁共振成像(MRI)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在早期剖宫产瘢痕妊娠(CSP)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临床拟诊CSP患者23例,停经时间41-49天,分别行TVS、MRI、DSA检查,所有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TVS随访。结果:1TVS明确诊断CSP 17例,不能明确诊断6例,其中3例于子宫下段见孕囊回声,不能明确孕囊与瘢痕的位置关系;3例包块周边环状血流信号不明显,不能除外难免流产孕囊滞留于瘢痕处。MRI检查23例均明确诊断。2所有患者行DSA下子宫动脉栓塞术,手术成功。术后3天TVS检查:2例孕囊自行排出,1例包块完全吸收,15例见包块缩小且周围血流信号明显减少,5例包块未见明显缩小但周围血流信号明显减少。314例于治疗后1周行刮宫手术,手术顺利,术中术后24小时出血量60-155 ml;6例经MRI诊断包块位于肌层的患者未行刮宫术,密切随访血β-HCG及TVS,包块于栓塞术后4-10周后完全吸收。结论:TVS是CSP的首选诊断方法及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评价疗效的方法,当超声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MRI是必要的辅助手段。DSA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对于早期CS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李园陆雯陈苏宁尚鸣异宋烨
关键词:经阴道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剖宫产瘢痕妊娠子宫动脉栓塞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骨骼肌灌注障碍的超声造影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评价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LEAD)的骨骼肌灌注障碍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0例正常对照组和80例LEAD患者,用超声造影观察小腿骨骼肌运动前后血流灌注情况,运用数学模型分析时间-强度曲线,得出灌注参数达峰时间(time to peak intensity,TTP)。结果时间-强度曲线显示在静息时对照组TTP 38 s(19~65 s),LEAD组TTP 84 s(39~142 s),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腿运动试验后,正常对照组TTP 11 s(9~22 s),LEAD组TTP 52 s(27~105 s),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校正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TP和踝肱指数、年龄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超声造影是一种评价骨骼肌灌注障碍的新型的诊断方法。
宋烨李园陆雯黄道景高源
关键词:超声造影骨骼肌灌注
肥胖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 探讨肥胖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与下肢深静脉疾病的关系.方法 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将人群分成肥胖组(BMI> 30 kg/m2)和正常组( BMI< 25 kg/m2),肥胖组22例(44条肢体),正常组24例(45条肢体).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2组人群的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测量股静脉内径、股静脉峰值流速、平均流速和最低流速.结果 肥胖组股静脉内径(10.4±1.3) mm>正常组(7.1±1.0)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组静脉峰值流速和最低流速间差值(8±3) cm/s<正常组(11 ±5) 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组静脉剪切应力(0.30 ±0.09) dyn/cm2低于正常组(0.50±0.17) dyn/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腰臀比、腰围和股静脉峰值流速和最低流速之间差值、剪切应力分别呈负相关,腰臀比、腰围和股静脉内径呈正相关.结论 肥胖组与正常组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表现显著不同,肥胖是导致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和静脉血栓的高风险因素.
宋烨李园高源陈苏宁
关键词:肥胖症血流动力学静脉功能不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