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严斌
- 作品数:27 被引量:216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应用放射造影术进行血管3D可视化研究初探被引量:57
- 2006年
-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更精细且简便易行的血管3D可视化研究技术。方法:利用改良的明胶-氧化铅血管标识技术更精细的标识动脉血管,CT扫描后应用3D-Doctor(演示版)软件经计算机处理以获得三维数码图像。结果:利用3D-Doctor获得了非常清晰的血管三维重建图像,诸如大脑前动脉的分支,耳前、耳后动脉,耳动脉的三级分支等小血管均清晰可辨。结论:应用氧化铅标识血管后,可非常方便地对血管进行定位,分割与配准等3D可视化研究。较之其它的三维重建方法而言,此法简便易行、快捷,可在几分钟内轻松地完成局部血管的三维重建。
- 张志浩李严斌梅劲彭田红Christopher R.Geddes唐茂林
- 关键词:可视人血管血管造影三维重建
- 湖南苗族与本省其他民族头面部体质人类学比较被引量:2
- 1994年
- 对湖南省凤凰县腊尔山地区25~45岁苗族成年男女共406人进行了活体测量,就其头部与面部的体质特征与本省汉族、土家族、瑶族、侗族等民族的头面部体质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
- 任家武李严斌
- 关键词:苗族体质人类学头面部
- 腰椎椎弓根在椎体上的投影及其中心位位置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观测腰椎椎弓根在椎体上的投影 ,探寻其中心位位置的规律。方法 选取正常成人腰椎正侧位X光片 1 0 0例 ,首先在正位片上确定椎弓根在椎体上的投影位置 ,定位它的中心位位置 ,用游表卡尺分别测量椎弓根中心位到腰椎椎体上下缘及侧缘的距离及同一椎体椎弓根中心位之间的距离 ;另外在侧位片上测量腰椎椎体的水平面夹角 ,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进行分析。结果 腰椎椎弓根中心位到椎体上缘的距离由上而下逐渐由大变小 ,相反到下缘的距离由上而下逐渐由小变大 ,到侧缘的距离 (A)由上而下逐渐由小变大 ,同一椎体椎弓根中心位相互之间距(B)由上而下逐渐由小变大。结论 腰椎椎弓根中心位在垂直位上由上而下朝外下方移动 。
- 李严斌廖迎春彭珍山肖立才欧阳四新
- 关键词:腰椎椎弓根椎体中心位X光片解剖学
- 塑料/碘填充剂在CT三维成像和标本铸型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探求一种既可用于CT三维成像又可用于标本铸型的塑料/碘填充剂(plastic bulking agent mixed with iodine,PBAI)。方法:以0·2、0·5、0·9、1·0、1·2、1·8、2·0、2·5g碘分别溶于10ml乙酸乙酯,再加1·5g聚氯乙烯配成15%塑料填充材料;做成10ml注射器铸件CT扫描,筛选最佳碘浓度灌注材料。选择正常SD大鼠以最佳碘浓度材料行全身血管灌注。MDCT扫描,分别用CT机自带软件和Mimics软件获得大鼠全身血管三维图像,对图像质量进行优良比率评估。结果:最佳碘浓度灌注材料为250g/L。灌注满意大鼠9只,其全身血管三维图像优秀率CT机、Mimics图像分别为88·5%和87·6%;血管铸型优秀率为88·9%。结论:250g/L碘浓度、15%PBAI是一种既可用于CT三维成像,又可用于标本铸型的优良填充剂。
- 蒋穗斌范立新伍中华谢巍李翼张钱友李严斌任家武
- 关键词:塑料填充剂碘三维成像血管铸型
- 舌下神经-面神经直接侧端吻合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为舌下神经-面神经直接侧端吻合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①在21例防腐固定的成人头颈部标本上,测量面神经干及其颞骨内乳突段、鼓室段长度;面神经干分叉处至舌下神经颈部的最短距离。②3例新鲜标本取舌下神经及面神经干行组织学检测,测定其神经束数目和横切面积。③2例标本摹拟术式设计。结果:舌下神经干在寰椎水平为单束形式,横切面积为(8.5±0.3)mm2;面神经干在出茎乳孔处为单束形式,横切面积为(5.1±0.2)mm2;面神经干的长度为(15.7±2.0)mm,颞骨内面神经乳突段的长度为(14.6±1.5)mm、鼓室段的长度为(9.6±1.2)mm;面神经干分叉处至舌下神经颈部的最短距离为(17.2±2.3)mm。结论:舌下神经-面神经直接侧端吻合治疗面瘫具有可行性。
- 彭田红徐达传李学雷李严斌王兴海
- 关键词:舌下神经面神经面瘫神经吻合
- 股前外侧区皮瓣血管3D可视化研究与皮瓣设计被引量:30
- 2007年
- 目的为股前外侧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血管3D可视化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6侧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混悬液的新鲜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股前外侧区动脉及皮肤穿支血管的基础情况,并拍摄X线片观测穿支血管的二维分布;对其中2侧下肢标本股部及其股前外侧区的皮肤、肌肉分别进行连续螺旋CT扫描,并应用计算机软件分别进行动脉、穿支血管的三维重建及3D可视化处理。结果三维重建的数字化模型可准确反映股前外侧区动脉的解剖学结构特点,以及可直观准确地显示皮肤穿支血管的供血区域,股前外侧皮瓣各穿支血管各自进行的血管三维重建的形态和供血区域一致。结论皮瓣血管3D可视化研究能直观且准确显示股前外侧区皮瓣的血管三维形态和供血区域,并为术前皮瓣设计提供了直观的数字化形态学依据。
- 江奕恒徐达传李学雷李严斌彭田红张元智唐茂林
- 关键词:股前外侧皮瓣外科皮瓣
- 《系统解剖学》第五版教材的分析与教学应用被引量:1
- 2002年
- 本文分析了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系统解剖学>第五版教材的主要特点,并就该教材如何运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 彭珍山欧阳四新李严斌
- 关键词:教材分析教材教法系统解剖学教学方法
- 椎管内臂丛前后根的显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2
- 2006年
- 目的:研究臂丛椎管内前后根的显微解剖,为臂丛撕脱伤的诊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5例防腐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的颈胸段标本上,对椎管内臂丛前后根的位置、形态和血供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臂丛前后根之间有齿状韧带相间隔;前根起始处与脊髓中线的距离从上至下由C5的2.2mm逐渐增大到T1的3.1mm,后根则从C5的4.2mm逐渐减小到T1的2.7mm;前后根与脊髓纵轴的夹角从C5的51.4°、54.8°逐渐减小到T1的21.7°、19.9°;前后根的长度从C5的14.9mm、13.9mm逐渐增大到T1的21.1mm、19.0mm;前后根的直径均以C6最为粗大,分别为2.1mm、3.3mm,后根比相应前根粗;前后根的血供来自椎动脉、颈深动脉和颈升动脉发出的节段性动脉。结论:熟悉臂丛椎管内前后根的显微解剖有助于临床臂丛根性撕脱伤的诊治。
- 彭田红李学雷黄美贤徐凯李严斌李忠华徐达传
- 关键词:臂丛前根后根臂丛撕脱伤显微解剖
- 成人胸段各椎间盘前高、后高与股骨长度的相关分析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成人胸段各椎间盘前高、后高与股骨长度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常规甲醛固定成人整尸标本 3 0例 ,用线锯沿正中线切开标本 ,用游标卡尺测量各胸椎椎间盘在正中矢状面上的前高与后高 ,测量股骨长度 ,然后分别将胸椎椎间盘之前高、后高与股骨长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第 1 1胸椎椎间盘前高和第 4胸椎椎间盘后高与股骨长度呈正相关。结论 根据股骨长度只能推测第 1 1胸椎椎间盘的前高和第 4胸椎椎间盘的后高。
- 李严斌曾效恒何慧李素云彭珍山
- 关键词:股骨长度
- 带血管蒂枕骨骨膜瓣行枕颈融合的应用解剖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为带血管蒂枕骨骨模瓣行枕颈融合术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在40侧经动脉罐注乳胶的成人尸体标本和8例头颈铸型标本(5例保留骨胳)上,解剖并观测枕骨骨膜的血供情况,并在标本上模拟术式设计.结果枕骨骨膜血供丰富,枕动脉的枕支和降支及椎动脉第三段各发出到枕骨的骨膜支为11.0±1.5、 2.5±1.0、 3.8±0.9支,骨膜支的外径为0.3~0.8 mm,骨膜支相互吻合成网;枕动脉枕支可游离长度为3.7±0.3 cm,外径2.1±0.2 mm;枕动脉降支可游离长度为2.1±0.2 cm,外径1.5±0.2 mm;椎动脉可游离长度为3.6±0.2 cm,外径2.6±0.4 mm. 结论设计带血管蒂枕骨骨膜瓣转位行枕颈融合术具有可行性.
- 彭田红李严斌彭珍山欧阳四新洪丽张心宽王文军
- 关键词:血管枕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