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万顺

作品数:28 被引量:3,902H指数:8
供职机构: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3篇精神分裂症
  • 13篇分裂症
  • 5篇住院
  • 5篇病人
  • 4篇抑郁
  • 4篇抑郁症
  • 4篇症状
  • 4篇住院精神分裂...
  • 4篇缓释
  • 4篇缓释片
  • 4篇焦虑
  • 3篇住院病人
  • 3篇疗效
  • 3篇精神病
  • 3篇精神分裂症病...
  • 3篇精神分裂症患...
  • 3篇丙戊酸
  • 3篇丙戊酸镁
  • 3篇丙戊酸镁缓释...
  • 2篇药物

机构

  • 23篇山东省精神卫...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市精神卫...
  • 1篇济宁市精神病...
  • 1篇泰安市复员退...
  • 1篇唐山市精神康...
  • 1篇唐山市卫生局
  • 1篇北京市顺义区...

作者

  • 23篇李万顺
  • 9篇崔宇
  • 4篇李宪伟
  • 4篇王爱祯
  • 3篇宋振铎
  • 3篇于晓东
  • 3篇高春霓
  • 3篇吴宏新
  • 2篇刘增训
  • 2篇王瑞云
  • 2篇胡蕾
  • 2篇陈彦方
  • 2篇贾杰芳
  • 2篇陆艺
  • 1篇刘贤臣
  • 1篇曹昱
  • 1篇朱乐信
  • 1篇刘桂花
  • 1篇唐茂芹
  • 1篇宫爱华

传媒

  • 4篇山东精神医学
  • 3篇精神医学杂志
  • 3篇山东省心理卫...
  • 2篇中国行为医学...
  • 2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病理性半醒状态的司法精神病鉴定(附3例病例分析)
病理性半醒状态是一种特殊的睡眠后的觉醒障碍,是精神病司法鉴定中较为罕见的例外状态之一,多发生于过度疲劳、长期睡眠不足、大量饮酒、恶梦、激情状态、不愉快体验等情况下出现一种异常的深睡眠后的觉醒过程。1791至1968年间汇...
李万顺乔冬冬
关键词:病理性半醒状态精神病司法鉴定幻觉
文献传递
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血药浓度与临床效应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9
2004年
目的 探讨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7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男38例,女32例;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60分,采用个体化给药,剂量范围(250~600)mg/d,疗程8周。在治疗前和治疗第1,2,4,8周末评定PANSS和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治疗第1,2,4,8周末以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奎硫平的血清浓度。结果 在治疗第2,4周末,血药浓度与服药剂量呈正相关(r=0.248和0.347,P<0.05和P<0.01);血药浓度与PANSS减分率呈正相关(r=0.343和0.499,P<0.05和P<0.01)。有效组的血药浓度高于无效组,分别为(320±142)μg/L和(251±109)μg/L(P<0.01)。奎硫平最低有效浓度为250μg/L,有效组(44例)中75%在此浓度以上,无效组(26例)中80%低于此浓度;最低有效剂量为344 mg/d。结论 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血药浓度有相关性,其最低有效阈浓度为250μg/L,血药浓度测定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实际意义。
唐茂芹胡蕾王松波刘兰芬刘同洲李宪伟刘增训李万顺付崇铭
关键词:奎硫平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血药浓度
精神病人假出院期间自杀死亡22例分析
1995年
本文对22例精神病人在假出院期间自杀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自杀死亡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诊断治疗有误,病情未根本缓解;②过早停药导致病情复发;③社会精神因素及精神病后抑郁。
朱乐信李万顺
关键词:自杀精神病
丙戊酸镁缓释片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比较丙戊酸镁缓释片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人院顺序分层随机法,将60例躁狂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用丙戊酸镁缓释片系统治疗)与对照组(用丙戊酸钠缓释片系统治疗),疗程共3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第2、第3周末采用躁狂量表(BRMS)及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BRMS评分在第1周末[分别为(21±3.6)分、(20±4.3)分]、第2周末[分别为(11±2.3)分、(12±3.5)分]、第3周末[分别为(6±1.7)分、(5±2.4)分]时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t=3.27~5.34,P:0.053~0.082)。在第1周末,研究组的TESS评分[(3.12±2.3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57±2.83)分],差异有显著性(t=3.58,P=0.002),而研究组和对照组的TESS评分在第2周末[分别为(2.95±2.26)分、(3.15±2.01)分]、第3周末[分别为(1.43±2.04)分、(1.72±2.31)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t=2.48~3.06,P=0.552~0.931)。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李万顺崔宇于晓东贾杰芳王爱祯
关键词:丙戊酸镁缓释片丙戊酸钠缓释片躁狂发作
住院精神分裂症疗效预测多因素分析被引量:4
1997年
目的 探讨预测住院精神分裂症疗效的主要因素。  方法 以 53 7例精神分裂症为研究对象 ,应用逐步回归和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结果 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单纯型、残留型或衰退型、住院时间、肝功异常、病程、ECG型异常、住院次数、治疗药物和未分化型。根据判别方程预测疗效与实际分类间的一致率为 56 2 %。  结论 提示精神分裂症疗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
刘贤臣胡蕾刘连启吴宏新王爱祯李传琦李万顺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疗效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症状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1996年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查了19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21例(12%)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逐步回归揭示影响患者焦虑症状的主要因素为:本次住院时间、药物副反应、氯硝安定及安坦。
高春霓李万顺任艳萍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焦虑症状
影响精神分裂症血清白细胞介素8、15的相关因素
2008年
目的:探讨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白细胞介素8、15相关因素。方法:对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用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IL-8、IL-15水平,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采用PANSS、CGI、TESS评定精神症状、临床疗效及药物副反应。结果:治疗后依从性好组明显高于依从性差组。病程≥5 a、年龄≥35岁的患者IL-15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IL-8、IL-15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徐成敏李万顺李传奇田进
抑郁症患者假出院自杀死亡原因分析
2003年
崔宇李万顺卢正军
关键词:抑郁症自杀
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对符合CCMD-2诊断标准的19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抑郁状态调查,结果发现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1.13%(41/194),其发生主要受病情严重程度影响。经积极治疗,抑郁症状缓解,倾向于抑郁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病程进展中的继发症状。
李万顺高春霓吴宏新李宪伟王善信宋振铎刘增训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抑郁影响因素
氯氮平致麻痹性肠梗阻16例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调查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服用氯氮平引起麻痹性肠梗阻的原因。方法 采用自拟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 ,对 16例麻痹性肠梗阻患者逐一分析。结果 发现首次住院发生麻痹性肠梗阻的 8例(5 0 0 0 % ) ,入院服用氯氮平 3月内并发麻痹性肠梗阻的 12例 (75 0 0 % ) ,5 0岁以下的精神病患者 14例(87 5 % ) ,麻痹性肠梗阻患者占服氯氮平总数的 0 11%。结论 麻痹性肠梗阻的发生与精神病患者对氯氮平的敏感性关系密切。
宋希宽李万顺刘香菊
关键词:氯氮平麻痹性肠梗阻精神病精神康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