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钢
- 作品数:11 被引量:68H指数:4
- 供职机构: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解剖性肝切除和局限性肝切除治疗区域性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对照研究
- 邓英张小强王立功曾钢刘开坤陆艳丽李立新李锐贾重阳
- 该课题对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采用解剖性肝切除和局限性肝切除治疗方法进行对照研究。观察了两组病人术后结石残留率、胆漏、感染、肝功能指标。发现解剖性肝切除组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残石率无显著差别;但解剖性肝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
- 关键词:
- 金茵利胆灵治疗胆道疾病75例疗效观察
- 2004年
- 金茵利胆灵合剂是以茵陈、甘草、黄连、厚朴等18昧中药制成的中药制剂,在治疗黄疸性肝炎、胆道疾病方面有较好疗效.我科自1998年以来采用该制剂治疗胆道疾病75例,同时用消炎利胆片治疗的75例作对照组进行观察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曾钢吴斌
- 关键词:胆囊炎胆石症
-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MIF、IL-17和IL-10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白介素-17(IL-17)和白介素-10(IL-10)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集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空腹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MIF、IL-17和IL-10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各组HBV DNA载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肝功能水平;进行临床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ALT、AST、胆红素、GLB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MIF、IL-17和IL-10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水平与TBIL、DBIL、IBIL、TP和GLB水平呈正相关,IL-10水平与TBIL、DBIL、IBIL、TP和GLB水平亦呈正相关。结论 MIF、IL-17和IL-10间接或直接的参与了肝硬化的发生发展。
- 曾钢李彩东吴斌杨勇卫
-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白介素-17白介素-10
- 新形势下的全程化全程化药学服务模式被引量:1
- 2012年
-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全面实施,新时期医院药学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医院药学只有改革传统的服务模式,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适应社会对药师的需要,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 曾钢段正军
- 关键词:药学
- 肝炎病毒在胆道系统中存在与致病的研究被引量:5
- 1990年
- 近年来,国外已有学者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证实乙型肝炎病病在肝外组织中存在,但病毒是否导致这些器官组织发生病理性改变尚无确切结论。作者从1983年至1990年3月应用维多利亚蓝染色方法、
- 李其棠尚立身郭金城曾钢高世昌马红旗詹毅张玉玺张月明冯英蔡艳梅
- 关键词:肝炎病毒胆道系统
- 3种镇痛药结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胆囊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评价镇痛药结合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选择10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分为FTS组(n=50)与对照组(n=50)。FTS组患者用镇痛药结合FTS理念的方法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对照组患者用传统方法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发生疼痛的等级、术中补液量、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药品费用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FTS组术后8 h内发生疼痛的等级明显降低(P<0.05),术中补液量、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药品费用明显减少(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镇痛药结合FTS理念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效、可行,可减少患者术后的疼痛、加速患者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 丁丽曾钢邓英贾桂花史国琴陆艳丽
- 关键词:加巴喷丁酮咯酸氨丁三醇双氯芬酸钠镇痛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急性黄疸型肝炎与胆道疾病关系的探讨
- 2004年
- 我们对368例急性黄疽型肝炎患者的胆道系统变化进行了观察,发现50.82%的病例胆道系统并发病理损害,应用ELISA法在胆汁内检测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曾钢
- 关键词:急性黄疸型肝炎胆道疾病B超ALT
- 金茵利胆灵对豚鼠胆石症及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研究金茵利胆灵对豚鼠胆囊容积和成石率与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取雌性豚鼠7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给予盐酸林可霉素皮下注射建立胆石症模型。治疗组分为4组给予阿司匹林,金茵利胆灵高、中、低剂量药液灌喂,末次给药后1 h,切除胆囊测量胆囊容积,计算每组动物的胆囊内成石率。将胆囊组织进行HE染色后行显微镜观察,并行免疫组化观察阳性细胞。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用LSD-t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两组间比较调整检验水准进行比较;等级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模型组成石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金茵利胆灵高剂量组成石率较其他组降低。模型组胆囊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炎性改变明显;各药物治疗组中金茵高剂量组炎性改变最轻。模型组胆囊容积增加明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效果较好;金茵利胆灵高剂量组胆囊容积相对最小,金茵利胆灵中剂量组和阿司匹林组胆囊容积相对略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胆囊黏膜TGR5阳性表达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金茵利胆灵高剂量组黏膜TGR5阳性表达较弱,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GR5在胆石症豚鼠胆囊黏膜的表达显著增强。金茵利胆灵可以降低胆石症豚鼠胆囊黏膜TGR5阳性表达率,可减轻胆囊炎症,减少胆石形成。
- 陈宇罡王聪庆曾钢吴斌李彩东
- 关键词:胆石
- 急性黄疸型肝炎与胆管疾病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性黄疸型肝炎与胆管疾病的关系。方法收集578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血清,用贝克曼CX5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直接胆红素的含量,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胆汁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结果急性肝炎患者胆管组织并发的炎症、胆泥形成及肝外胆管炎性梗阻等,约有71.3%的患者可随肝功能好转而恢复正常。4.2%~5.3%的患者无论肝脏病变是否存在,其胆系病变已作为独立疾病长期存在。约9.2%左右的病例在急性病程中发生急性肝外胆管炎性梗阻,这些患者短期内胆红素迅速升高,常被临床诊断为急性、亚急性重症型肝炎。结论乙型肝炎病毒不仅在胆管组织中停留,而且可以损害胆管组织,胆汁是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排放途径之一。
- 曾钢段正军
- 关键词:急性黄疸型肝炎胆管疾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前S1抗原与HBV-DNA水平和HBV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中前S1抗原(Pre-S1Ag)与HBV-DNA、HBV血清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法对血清中HBV-DNA进行检测,同时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CLIA)对HBsAg、Pre-S1Ag和HBeAg进行检测。结果 905例标本中,HBV-DNA阳性率为67.96%(615/905),HBV Pre-S1Ag阳性率为68.51%(620/9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5例HBV-DNA阳性患者中,Pre-S1阳性率80.65%(496/615),显著高于HBV-DNA阴性组的Pre-S1阳性率42.76%(124/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70例HBeAg阳性组中,HBV Pre-S1阳性率为85.08%(485/570),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的Pre-SAg1阳性率40.30%(135/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re-S1Ag与HBV-DNA阳性相关度高,较HBeAg更敏感,互补性和一致性均较好,可作为判断HBV感染与复制的一项重要检测指标。
- 曾钢李彩东吴斌田鹏飞段正军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HBV血清标志物HBV-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