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艳
- 作品数:27 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市肺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应用情况追踪评价
- 目的 对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应用情况进行追踪评价.方法 应用改良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与综合模糊评价相结合方法,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对"规范"进行等级评价.结果...
- 戎艳张巧耘阮艳君孙道远
- 经口1,2-二氯丙烷致BALB/cA-nu小鼠急性肝损伤的血清学指标变化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究经口1,2-二氯丙烷(1,2-DCP)所致BALB/cA-nu小鼠急性肝损伤特点,为进一步亚慢性、慢性毒性及致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于2018年10月,将清洁级健康BALB/cA-nu小鼠随机分成5个染毒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一次性灌胃1,2-DCP 860、1150、1500、1950、2535 mg/kg,同时设立空白组和溶剂对照组(玉米油)。染毒后24 h内及时对小鼠眼球采血并取肝胆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LI)、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的表达变化。结果:随着1,2-DCP染毒剂量的增加,小鼠肝细胞内微泡逐渐增多,炎细胞浸润增多,胆囊未见病理改变。与空白组和溶剂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小鼠血清ALT含量增高,860、1150、1950、2350 mg/kg染毒组血清IL-6、TNF-β含量增高,1950、2535 mg/kg染毒组血清TNF-α和TBLI含量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性小鼠血清中ALT、TBLI、TNF-β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雄性小鼠血清中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1,2-DCP可能引起BALB/cA-nu小鼠急性肝损伤,血清炎症因子表达升高,且雄性小鼠活化的炎性因子种类多于雌性小鼠。
- 戎艳唐亮尹鹤峰孙道远
- 关键词:小鼠血清总胆红素肿瘤坏死因子类
- 神经毒物生化效应标志物在职业医学中的应用
- 2010年
- 许多化学物具有神经毒性作用,通过检测神经毒性效应标志物可望早期有效防治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本文就神经毒物生化效应标志物在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中的应用及前景作一综述。
- 戎艳杨森季峰丁绍红江俊康
- 关键词:神经毒性
- GBZ 57-2008《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的应用评价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 对GBZ 57-2008《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简称“《标准》”)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全面评价《标准》的科学性、社会贡献度与学术价值及其可操作性.方法 于2015年6~10月对102名职业病诊断医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应用改良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与综合模糊评价相结合方法,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对《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标准总体评价集{0.467,0.381,0.152},其中,科学性、社会贡献度与学术价值、可操作性分项评价结果分别为“优”(0.749)、“中”(0.510)、“中”(0.432).结论 《标准》的科学性上得到普遍认可,对学科发展具有奠基与引领作用,但在可操作性上仍存在部分争议.
- 杜勤惠谷京宇戎艳孙道远
- 关键词:职业病哮喘
- 吉林省《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应用情况调查
- 2014年
- 以《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以下简称《规范》)的应用情况、科学性、实用性为重点,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吉林省71家省、市、区/县级职业健康监护机构主要负责人员、主检医师进行问卷调查。通过Rankit分析、ANOVA方差分析、SNK两两组间比较,对不同机构《规范》应用情况进行组间比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防治院(所)、综合性医院、科研机构开展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离岗后医学随访及应急健康检查工作完全及大部分符合《规范》要求的比例均>85%;在体检总结报告内容编制、必检项目是否按《规范》要求开展,不同类型职业健康监护机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06)。71家省内职业健康监护机构认为《规范》在实用性和科学性上非常好或好的比例>85%。吉林省职业健康监护机构对《规范》执行情况较好,其实用性及科学性得到了吉林省业内人士一致认可。
- 高菡戎艳张巡淼张静波孙道远
- 电子废弃物资源再利用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通过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测,明确某电子废弃物资源再利用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采用定性判定法(MES法)确定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本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要求。正常工况下,各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5级,稍有危害。特殊工况下,产生氰化物、金属粉尘、聚乙烯/聚丙烯粉尘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3级,为显著危害;其余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4级,一般危害。
- 吴越芾戎艳张静波郭孔荣孙道远
-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
- 锰染毒12周大鼠体内锰分布及纹状体的病理损伤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研究锰染毒12周大鼠体内锰的组织分布特点,以及高锰蓄积对纹状体的病理损伤。[方法]SD雄性大鼠(n=10)腹腔注射Mn Cl·4H2 2O,15 mg/kg体重,1次/d,5 d/周,持续染毒12周,同时设置对照组(n=10),腹腔内注射与染毒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周期相同。染毒结束,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两组大鼠(n=2)大脑纹状体病理改变;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检测两组大鼠(n=8)各组织内锰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染毒12周后,除肺、小脑外,肝、胃、小肠、结肠、直肠、脾、肾、大脑、睾丸、心脏、毛发均有锰含量增高(P<0.05)。染毒组大鼠大脑组织锰含量[(1.29±0.05)μg/g组织]高于对照组[(0.65±0.13)μg/g组织](P=0.001)。透射电镜观察可见纹状体神经元内大量脂褐素沉积。[结论]锰在慢性锰中毒大鼠多组织贮留,主要影响消化系统、肾脏、睾丸以及大脑。锰的神经毒性可能与氧化损伤有关。
- 戎艳唐亮殷锐张广妍孙道远
- 关键词:锰慢性锰中毒纹状体病理损伤
- 1,2-二氯丙烷职业接触与胆管癌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1,2-二氯丙烷(1,2-Dichloropropane,1,2-DCP),CAS:78.87.5,为无色液体,有类似氯仿气味。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溶点-100℃,
- 戎艳余晨孙道远
- 关键词:二氯丙烷胆管癌有机溶剂CAS
-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诊断创伤性膈肌破裂被引量:21
- 2010年
- 目的探讨MSCT MPR方法诊断创伤性膈肌破裂(traumatic diaphragmatic rupture,TDR)的价值。方法21例手术证实TDR,15例排除TDR的胸腹部创伤患者术前MSCT图像,由3名高年资医师先后对MSCT横断面和MPR图像行盲法回顾分析,以发现横膈异常升高、膈肌中断缺损及“颈圈征”作为TDR诊断依据。对照手术结果计算MSCT横断面及MPR诊断TDR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MSCT横断面和MPR对膈肌中断缺损、“颈圈征”的辨认率差异及其诊断TDR的敏感度、特异度差异采用McNemar检验。结果MSCT横断面诊断TDR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71%(15/21)、80%(12/15)、83%(15/18)、67%(12/18)和75%(27/36);MPR分别为86%(18/21)、93%(14/15)、95%(18/19)、82%(14/17)和89%(32/36)。21例TDR中,MSCT显示膈肌中断、缺损横断面12处(9例),采用MPR重组方法除显示上述12处外,还进一步显示8处(6例),共20处(1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MSCT横断面显示“颈圈征”6例,MPR方法显示14例,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MSCT横断面上观察膈肌中断缺损诊断TDR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43%(9/21)和80%(12/15),MPR分别为71%(15/21)和93%(14/1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25和0.500)。MSCT横断面上观察“颈圈征”诊断TDR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29%(6/21)和100%(15/15),MPR分别为67%(14/21)和100%(15/15),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MSCT诊断TDR具有良好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MPR是横断面诊断TDR的重要补充,有助于提高TDR诊断水平。
- 曹和涛戎艳李敏达陶军华张振岳贺新华刘婷婷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GBZ57-2008《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的应用评价
- 职业性哮喘(occupational asthma,OA)已成为工业化国家常见的职业性肺部疾病之一,我国现行GBZ57-2008《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是在2002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而成,本研究旨在对《标准》颁布以来的应用...
- 杜勤惠谷京宇戎艳孙道远
- 关键词:职业性哮喘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