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数值模拟
  • 3篇离心泵
  • 3篇内部流场
  • 3篇值模拟
  • 2篇叶轮
  • 2篇两相流
  • 1篇电站
  • 1篇叶片
  • 1篇渣浆泵
  • 1篇粘度
  • 1篇三维湍流
  • 1篇尾流
  • 1篇蜗壳
  • 1篇离心泵叶轮
  • 1篇离心式
  • 1篇离心式渣浆泵
  • 1篇两相流动
  • 1篇空化性能
  • 1篇空蚀
  • 1篇混流泵

机构

  • 5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惠伟安
  • 3篇刘宜
  • 2篇张化川
  • 2篇赵希枫
  • 1篇韩伟
  • 1篇张克危
  • 1篇陈建新
  • 1篇马希金
  • 1篇宋怀德

传媒

  • 3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排灌机械

年份

  • 4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渣浆泵内固液两相流场的数值模拟与研究
离心式渣浆泵广泛应用于钢铁、冶金、矿山、电力、煤炭、建材等行业,用于输送含磨蚀性或腐蚀性浆液,灰浆和矿浆的两相流体。基于两相流理论的设计方法很多,但到目前为止渣浆泵还没有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法,多年来渣浆泵的设计大多都是按输...
惠伟安
关键词:离心式渣浆泵固液两相流内部流场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粘度对离心泵内部尾流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利用试验测得输送粘性油时离心泵叶轮内部流动特征,在不同工况下观察到叶片吸力面附近流动发生分离形成尾流的变化差异,随着流体粘度的升高,叶片压力面附近的流体向叶轮出口流去而不断加速,直到叶轮出口为止.在叶片的吸力面附近促使尾流的形成,两叶片之间截面相对速度与中心区存在差异,加速尾流并分离形成了旋涡.由叶轮内部流动属于分离流动模型,叶轮是对流体粘度反应最灵敏的过流部件,并且其水力损失具有突变性.在试验过程中改变叶轮的一些性能参数会影响试验性能,为了提高叶轮输送粘性介质时的水力性能,必须采取适当方法削弱或消除分离的尾流.为进一步研究输送粘油泵时的水力性能和优化设计方法提供借鉴.
刘宜宋怀德陈建新惠伟安
关键词:粘度离心泵内部流场尾流
核电站三级循环混流泵的三维湍流数值模拟被引量:5
2009年
针对某在建核电站三级循环给水混流泵在多工况下高效率运行的要求,基于雷诺时均N-S方程、标准k-ε湍流模型和SIMPLE算法,对叶轮及蜗壳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预测其性能曲线.在清水实验台上进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但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均显示该样机效率不达标,可以通过增大蜗壳断面面积以及减小叶片进口冲角进一步提高整机效率.
马希金张化川惠伟安张克危
关键词:混流泵叶轮蜗壳数值模拟
高比转数离心泵叶轮内空蚀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被引量:3
2008年
为了研究高比转数离心泵内部的空蚀流动,采用完整空化模型和混合流体两相流模型对比转数为177的离心泵全流道内空蚀流动进行定常数值模拟.根据计算结果,分析液相和空泡相主要流动特征及叶片上的静压分布,揭示叶轮内空蚀两相流场的内在特征,结果表明预测得到的空蚀现象与实际离心泵受空蚀现象的影响与破坏情况基本一致.
刘宜惠伟安赵希枫韩伟
关键词:叶轮两相流数值模拟
离心泵内部流场的三维空化湍流的数值计算被引量:9
2009年
采用Singhal等人发展的一种三维混合流体完整空化湍流模型,基于RNG的k-ε湍流模型和SIMPLEC算法,对离心泵内部的全流道三维空化流动进行定常和非定常数值模拟.根据空化流动模拟计算的结果,得到定常和非定常情况下空化余量和扬程的曲线,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说明计算结果能够真实反映离心泵内部空化流动的性能.进而有效地预测叶轮内部流道空化发生的部位和空化流动的发展情况,分析空化余量的降低对离心泵空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采用的空化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能够用于离心泵在设计工况下的空化性能的计算.
刘宜赵希枫蔡玲春惠伟安张化川
关键词:离心泵空化性能叶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