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幽门螺杆菌感染及vacA和cagA基因型的流行特征及其与常见胃肠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研究盐城市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流行特征,并探讨Hp的vac A和cag A基因型与常见胃肠疾病的关系。方法:取江苏盐城确诊的1 892例常见胃肠疾病的近幽门胃黏膜组织,培养菌株,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法检测Hp的vac A和cag A基因型。结果:2 682例消化病患者,胃肠疾病确诊率为70.54%,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P<0.01);1 892例样本,胃肠疾病Hp总感染率为41.81%,良性胃肠疾病Hp感染率之间无差异(P>0.05),胃癌低于良性胃肠疾病,差异显著(P<0.05);各县区Hp的临床感染,市区感染率低于其他县区(P<0.05),而各县区无差异(P>0.05);Hp基因型中,cag A阳性率盐城地区为88.85%,各市县区无差异(P>0.05),响水达95.92%,与最高的射阳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vac A阳性率各县市区无差异(P>0.05);cag A和vac A均为阳性、cag A阳性而vac A阴性、cag A阴性而vac A阳性三者各县市区比较,均无差异(P>0.05)。盐城市Hp的vac基因亚型中,各市县区均无差异(P>0.05)。胃溃疡、复合性溃疡、胃癌和胃淋巴瘤与其他胃肠病之间,Hp的cag A阳性率比较,有差异(P<0.05),Hp的vac A阳性率比较,差异亦显著(P<0.01),Hp的cag A和vac A均为阳性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Hp的cag A阳性和vac A阴性的比率及Hp的cag A阴性和vac A阳性的比率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各种胃肠病Hp感染的vac基因亚型,各种胃肠病之间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P>0.05);s1b阳性率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P>0.05)。结论:盐城胃肠疾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盐城地区市区Hp感染率低于其他县区;盐城地区Hp的vac A和cag A亚型以cag A、vac A均阳性和cag A阴性而vac A阳性两种形式存在。 成秀梅 杨留才 宋曙 徐康 吕强声 王亚东 顾芹 杨煜 吴育红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胃肠疾病 早期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和评价早期行内镜下逆胆胰管造影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8-01/2012-12于我院就诊的105例ABP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实验组早期行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统计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入院后的APACHEⅡ评分和Ranson评分.观察患者入院时和入院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等指标.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入院后实验组APACHEⅡ评分是6.4分±2.1分,Ranson评分是2.1分±0.9分,对照组分别是9.8分±3.8分和2.6分±1.1分,实验组入院后的APACHEⅡ评分和Ranson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炎症因子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NF-:55.6 g/L±16.8 g/Lvs 230.4g/L±33.1 g/L;CRP:7.6 mg/dL±2.5 mg/dL vs 11.1 mg/dL±2.7 mg/dL,均P<0.05).实验组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d)、腹痛缓解时间(d)、肝功能恢复时间(d)和住院时间(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 d±2.2 d vs 11.8 d±4.2 d,7.2 d±2.4 d vs 11.2 d±3.1 d,12.6 d±4.4 d vs 23.4 d±6.1 d,16.6 d±4.8 d vs24.5 d±6.7 d,均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43%vs 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内镜下逆胆胰管造影治疗ABP安全有效. 崔建华 徐康 赵昌杰 陈林吲哚美辛和奥曲肽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B弓際美辛和奥曲肽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 )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将行ERCP手术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吲哚美辛组、奥曲肽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其术前、术后3h、术后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及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ERCP术前血清淀粉酶均为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术后3 h血清淀粉酶水平,n引喙美辛组[(91.6 ± 51.4)U/L]及奥曲駄组[(119.3±6 &1)U/L)均低于对照组[(153.7 ±90.7)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吲哚美辛组低于奥曲肽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吲哚美辛组[(93.7 ± 58.9)U/L]低于奥曲肽组[(219.4 ± 113.1)U/L]及对照组[(237.9 ±124.8)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曲肽组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术后吲哚美辛组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10.0%)及胰腺炎发生率(3.3%)均低于奥曲肽组(25.0%, 11.7%)及对照组(28.3%, 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曲肽组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吲哚美辛能有效预防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奥曲肽是否能够减少其发生率,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李翔 徐康 崔益玲关键词:奥曲肽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高淀粉酶血症 胰腺炎 食管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内镜治疗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年6月~2005年6月15例经内镜治疗的食管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食管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为17.2%(15/87),其中食物嵌顿1例,支架远端移位2例,肉芽组织形成及纤维化(granulationandfibrosis,GF)6例,肿瘤组织过生长新生物(tumour-overgrowing,TG)6例。1例食物嵌顿者以内镜取出食物后缓解,2例GF一直接受氩等离子体凝固器(argonplasmacoagulation,APC)治疗,其余12例均再次放置支架而解除了狭窄。结论食管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原因是多种的,针对不同的原因可以采取不同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措施。 姜琦 徐美东 姚礼庆 李健 崔建华 徐康 赵昌杰 刘厚宝关键词:内镜 胃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中EMR与ESD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在胃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中应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及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东台市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21年7月收治的胃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统一编号,奇数号码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开展EMR治疗,偶数号码的45例患者为观察组,开展ESD治疗,就不同组别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病灶切除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灶复发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住院时间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侧切缘阴性、基底缘阴性、病灶治愈性切除及整块切除率等病灶切除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灶复发率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对胃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相比EMR更理想,因此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李翔 崔建华 徐康关键词:癌前病变 EMR ESD 病灶切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应用价值与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26 2018年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组和ESD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及炎性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共纳入126例研究对象,患者病变直径≥2 cm时,手术时间均长于病变直径<2 cm(P<0.05)。在不同病变直径中,ESD组患者手术时间均长于EMR组,病变整块切除率和完全切除率均高于EMR组(P<0.05)。在病变直径≥2 cm时,EMR组患者病变整块切除率和完全切除率低于病变直径<2 cm(P<0.05)。术前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CD3^+、CD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ESD组患者CRP、TNF-α、IL-6水平低于EMR组,CD3^+和CD4^+水平高于EMR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穿孔、吻合口瘘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患者出血发生率高于EMR组(P<0.05)。结论 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疗效显著,对机体应激反应较小,术后复发率低,但出血率较EMR组高,应加强监测。 徐康 金海林 丁玺 童诚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结直肠癌 切除率 并发症 头孢替安静脉滴注联合结肠镜下甲硝唑冲洗阑尾腔法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 探究头孢替安静脉滴注联合结肠镜下甲硝唑冲洗阑尾腔法治疗慢性阑尾炎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东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阑尾炎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头孢替安静脉滴注与结肠镜下生理盐水冲洗阑尾腔治疗)和观察组(给予头孢替安静脉滴注与结肠镜下甲硝唑冲洗阑尾腔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恢复情况、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复发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更优,总有效率更高(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更短(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阑尾炎患者采用头孢替安静脉滴注与结肠镜下甲硝唑冲洗阑尾腔法治疗的效果理想,能促进患者恢复,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复发。 卢崇阳 徐康 梅慧芬 高缘关键词:头孢替安 结肠镜 甲硝唑冲洗 慢性阑尾炎 炎症因子 circNRIP1调控miR-190a-5p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circNRIP1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1年7月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ircNRIP1、miR-190a-5p的表达;Pearson法分析食管癌组织中circNRIP1、miR-190a-5p表达量的相关性;体外培养人食管癌细胞EC9706随机分为si-NC组、si-circNRIP1组、miR-NC组、miR-190a-5p mimic组、si-circNRIP1+anti-miR-NC组、si-circNRIP1+miR-190a-5p Inhibitor组;CCK-8法、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circNRIP1与miR-190a-5p的靶向关系。结果食管癌组织中circNRIP1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升高(t=32.68,P<0.05),而miR-190a-5p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t=26.01,P<0.05);circNRIP1与miR-190a-5p呈负相关(r=-0.89,P<0.05);circNRIP1、miR-190a-5p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淋巴结-转移(tumor-node-metastasis,TMM)分期密切相关(χ^(2)值分别为6.03、6.49、31.97、15.68,P值均<0.05);与si-NC组比较,si-circNRIP1组miR-190a-5p的表达升高[(2.68±0.13)比(1.00±0.00),t=36.77,P<0.05],细胞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升高[%:(44.90±2.05)比(0.00±0.00),(21.97±1.14)比(8.05±0.56),t值分别为65.71、32.89,P值均<0.05],迁移细胞数减少[个:(84.11±2.77)比(175.22±5.65),t=43.44,P<0.05];circNRIP1可靶向调控miR-190a-5p的表达;与miR-NC组比较,miR-190a-5p mimic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且迁移细胞数量降低[%:(58.68±2.48)比(0.00±0.00),(23.15±1.70)比(7.92±0.92),(65.89±2.88)比(171.89±8.84),t值分别为70.98、23.64、34.20,P值均<0.05];与si-circNRIP1+anti-miR-NC组比较,si-circNRIP1+miR-190a-5p Inhibitor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且迁移细胞数均明显增多[%:(14.43±1.40)比(44.73±2.37),(12.93±0.81)比(21.94±1.85),个:(157.78±8.11)比(80.89±5.43),t值分别为33.02、13.38、23.63,P值均<0.05]。结论沉默circNRIP1可通过靶 童诚 徐康 陈冲 崔建华 吴钢关键词:食管癌 细胞增殖 迁移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价值 2021年 探讨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分别采用泮托拉唑治疗和奥曲肽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产生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在数字表分组法下,将2020年1月~2021年3月这一区间内,随机将无我院就诊的5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分别采用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奥曲肽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治疗产生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更高,输血量明显更少,血红蛋白含量更多,出血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奥曲肽与泮托拉唑联合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能有效改善临床各项指标,有助于治疗有效率提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李翔 崔业玲 徐康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泮托拉唑 奥曲肽 有效率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反流次数及血清LPO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反流次数及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LPO)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反流次数及LPO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6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00%(P<0.05)。治疗后,对24 h食管下段的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及综合评分进行监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LPO水平为(4.21±1.17)mol/L,低于对照组的(4.62±1.24)mol/L(P<0.05)。结论: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疗效可靠,并具有明显改善自由基代谢紊乱的作用。 童诚 徐康关键词: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脂质过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