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与体积骨密度诊断腰椎、股骨颈骨质疏松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比较面积骨密度(areal bone mineral density,aBMD)和体积骨密度(volumetric BMD,vBMD)对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从而探索出针对大骨骼和小骨骼人群骨质疏松诊断的校正诊断方法。方法采用GE-Lunar DPX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测量仪测量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将仪器给的投影面积(cm^2)通过正方体数学模式(腰椎)和圆柱体数学模式(股骨颈)分别获得骨体积和vBMD(vBMD=骨矿物含量/骨体积),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20~39岁的aBMD和vBMD的标准差生成的T值定义正常、骨量减低和骨质疏松,骨质疏松诊断用世界卫生组织确立的T值诊断法。结果腰椎和股骨颈vBMD诊断骨质疏松症避免了aBMD引起的小骨误诊两部位分别为16%和11.6%,大骨漏诊在两部位分别为7%和18%。腰椎骨体积每小于均值10 cm^3,其aBMD的误诊率为1%;每大于均值10 cm^3,漏诊率为0.44%。股骨颈骨体积每小于均值1.0 cm^3,aBMD的误诊率为2.6%;每大于均值1.0 cm^3,漏诊率为4%。结论诊断骨质疏松用vBMD可以避免aBMD引起的大骨漏诊和小骨误诊的弊病。 王文志 罗丽霞 徐健 孙蕾 王露 杨定焯 赵立强关键词:骨密度 骨质疏松 骨强度对骨量的影响及在临床上的应用 2009年 NIH提出诊断骨质疏松(0P)的必备条件是骨强度下降,健康人中的峰值骨骨强度差异大,明确影响骨强度而非骨质疏松病因的主要因素,并排除这些因素的影响后,有利于提高诊断0P的敏感度和准确度,目前已明确骨大小(骨投影面积和体积)和体重两个主要的影响因素,这两个影响因素标准化BMC后的骨量指标应用效果不同;为了在科研和临床中选择适当的骨量指标,本文对这些指标的几何特征、力学特征、与骨强度的关系和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徐健 王文志 杨定焯关键词:骨强度 骨量 体重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高血压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高血压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行腹部手术患者150例,上述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5)和研究组(n=75),对照组患者予以丙泊酚维持麻醉,研究组予以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及认知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呼吸恢复时间、拔气管导管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结束(T1)~拔管后(T3)时间点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d、术后5d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d、术后3d、术后5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d、术后3d的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腹部手术患者麻醉维持选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方案,可维持机体血流平稳,减轻机体炎症应激及认知功能损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徐健 姚洪林 何常佑 任静华 袁华 刘成 余得水关键词:丙泊酚 瑞芬太尼 高血压 腹部手术 血流动力学 炎症因子 体积骨密度评价骨质疏松症的价值和前景 被引量:2 2021年 20多年来面积骨密度(areal bone mineral density,aBMD)在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临床和科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骨矿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的不完全标准化及与骨生物力学负荷原则的不适应,导致漏、误诊增多。因此,骨生物力学研究中提出了更好的表观密度(体积骨密度-volumetric bone mineral density,vBMD)指标,vBMD是适合骨生物力学要求的形态学指标,可能是获得活体骨强度的过渡指标。vBMD排除了个体骨大小不同对骨量的影响,增强了个体间的可比性。vBMD在临床应用上拓宽了正常参考值的应用范围(儿童和成人共用),提高了诊断OP的准确性(避免了BMD指标引起的漏、误诊)。vBMD具有多种优越性,是值得进一步开发的中线骨骨质疏松诊断指标。 孙蕾 李晓丹 张月华 徐健 王文志 杨定焯关键词:骨质疏松 骨矿含量 骨力学负荷对峰值骨量的影响及骨量标准化方法探索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从有骨力学负荷意义的三个常用体测指标体重、身高和体重指数(BMI)中找出与峰值骨量(PBM)相关最密切的指标,并进行PBM的标准化以用于OP的诊断。[方法]纳入114例20~40岁青年男女样本,比较不同部位的骨量(BMC、BMD)与体重、身高和BMI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选出相关系数最佳,标准化其骨量,并计算其变异系数是否适合用于骨质疏松的诊断。[结果]①不论男女,BMC与体重、身高和BMI3个指标的相关都强于BMD与这3个指标的相关,并且BMC与体重的相关强于BMC与身高和BMI的相关,其中女性的下肢、躯干和全身BMC与体重的相关最为密切(r=0.8466、0.8770和0.8470)。②经体重标准化(BMD/BMC÷体重)后男女间各部位的BMC较BMD更接近相同。③全身各部位BMD\BMC中,下肢、躯干和全身的BMC经体重标化后的变异系数最小(11.48%~13.54%),均接近10%。[结论]使用体重标准化BMC的指标可用于OP诊断,能较好排除骨力学负荷对骨量的影响。可首先应用与女性的诊断,应用部位以下肢、躯干和全身为佳。 徐健 杨定焯 马锦富 王文志 张菊英关键词:峰值骨量 骨矿含量 骨质疏松 电磁场医学效应的某些方面 被引量:1 2010年 曾宪敏 徐健关键词:电磁场 降钙素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4年11月-2015年4月收治15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Kellgren-Lawrence分级标准将其分为轻、中、重度,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用盐酸氨基葡萄糖组(对照组)和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降钙素组(试验组),每组各78例。于治疗6周、3个月后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骨关节指数(WOMAC)问卷调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轻度膝骨关节炎患者中,两组治疗6周、3个月后与治疗前WOMAC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同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膝骨关节炎患者中,对照组治疗3个月、试验组治疗6周及3个月后与治疗前WOMAC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同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膝骨关节炎患者中,对照组治疗前后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轻度膝骨关节炎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降钙素与单用盐酸氨基葡萄糖比较无明显治疗优势;对中度膝骨关节炎联合治疗方案比单用盐酸氨基葡萄糖起效更快;对重度膝骨关节炎单用盐酸氨基葡萄糖无效,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降钙素治疗3个月后有效。 徐健 王文志关键词:骨关节炎 盐酸氨基葡萄糖 降钙素 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钙、维生素D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钙和维生素D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骨质疏松科门诊就诊的120例双膝骨关节炎患者,均为女性,按门诊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枸橼酸钙、阿法骨化醇、盐酸氨基葡萄糖;对照组仅服用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分别给予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骨关节指数(WOMAC)问卷调查和评分,并判断其疗效。结果两组治疗3、6个月时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两组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两组WOMA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对照组与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1.7%和4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对照组与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6.7%和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对照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联合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仅在治疗6个月时与单用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有差异。 王文志 徐健 王露 刘忠华关键词:骨关节炎 盐酸氨基葡萄糖 钙剂 骨力学负荷与年青人骨量的相关性及骨量标准化方法探索 目的从有骨力学负荷意义的三个常用体测指标体重、身高和体重指数(BMI)中找出与峰值骨量(PBM)相关最密切的指标,并进行PBM的标准化以用于OP的诊断。方法在查体中自愿行DXA骨密度测量的20-40岁青年男女。纳入114... 徐健 杨定焯 马锦富 王文志 张菊英关键词:BMD 骨力学 年青人 文献传递 骨质疏松骨微结构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08年 徐健 何成奇 曾宪敏关键词:骨质疏松 骨微结构 影像学 骨代谢疾病 公共卫生问题 骨折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