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
- 作品数:31 被引量:151H指数:8
- 供职机构:大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支气管镜引导冷冻肺活检的专用鞘管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经支气管镜引导冷冻肺活检的专用鞘管,包括鞘管主体,所述鞘管主体的一端装设有医用不锈钢环,所述鞘管主体的内侧装设有硬化橡胶层,且所述鞘管主体为圆筒形结构,且所述鞘管主体包括外鞘管与内鞘管,所述硬化橡胶层装设...
- 徐健
- 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治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4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次就诊致使误诊15例,首次误诊率高达34.88%。有肿瘤家族史者4例,肺癌家族史者1例。有职业接触史者1例,无职业接触史者42例。肿瘤TNM分期:ⅠA期2例、ⅠB期5例、ⅡA期1例、ⅡB期3例、ⅢA期4例、ⅢB期12例、Ⅳ期16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胸闷、咳痰、气促、咳血、发热、消瘦等。病理类型:腺癌19例,鳞癌20例,腺鳞癌2例,其他2例。单因素分析表明,性别、年龄、吸烟与否、组织学分化程度、手术类型等因素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相关。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呈现一定的临床特点,组织学分化程度高、合理治疗者生存期长。
- 韩雪徐健刘春芳高娜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预后
- 内科胸腔镜对未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及随诊的临床意义
- 目的 评估内科胸腔镜诊断未明原因胸腔积液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未明原因胸腔积液113例均行内科胸腔镜检查.随诊治疗和预后情况,对未愈的病例再次内科胸腔镜或其它检查明确诊断.通过对比前后诊断的修改情况评估内科胸腔镜诊断未明原...
- 徐健刘春芳韩雪任丽娜高娜
- 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多参数联合评估孤立性肺结节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使用动态增强CT评估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和灌注特征的差异,探讨多参数联合评分诊断孤立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52例经病理或临床随诊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行同层动态增强CT扫描。使用bodyperfusion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测定表面渗透性(P)、血流、血容积、patlak血容量、patlakR方程(PRS)、patlak残余指数、峰值等灌注参数,绘制灌注曲线及伪彩图。对良、恶性肺结节的灌注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选择有显著性差异的观察指标构成多参数联合评分,运用多参数联合评分鉴别良、恶性结节。结果良、恶性肺结节在注射造影剂开始20、22、24、25、26、28、30、34s时的强化值差异具有显著性。34s时斑片状全强化和边缘型不全强化在良、恶性肺结节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RS、Ⅰ型和Ⅱ型灌注曲线、均匀低型或外高内低型P伪彩图及均匀低型PRS伪彩图等参数在良、恶性肺结节间差异具有显著性。以多参数联合评分>0.5分作为诊断恶性的界值,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3%、41.2%。结论多参数联合评分有助于鉴别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
- 徐健宋伟金征宇徐颖王沄
- 关键词:动态增强CT灌注孤立性肺结节评分
- 以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误诊10例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戴冰冰王承敏徐健郭丽雅庚俐莉
- 关键词:误诊
- 大气道肿瘤15例误诊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戴冰冰徐健刘春芳王承敏
- 关键词:肿瘤大气道支气管镜误诊
- 以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四例非HIV相关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Primaryeffusionlymphoma,PEL)是与HIV和人疱疹病毒8(HHV-8)感染有关的淋巴组织增生紊乱性疾病,常累及胸膜、心包、腹膜,以多浆膜腔积液、尤其是胸腔积液为主要症状。因此,呼吸科往往成为诊断的首要科室。而非HIV相关的PEL临床更少见。
- 赵俊军徐健刘春芳练诗梅韩雪李平
- 关键词: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首发症状胸腔积液淋巴组织增生多浆膜腔积液
- 气管血管球瘤1例并文献复习
- 2019年
- 目的:报道1例气管血管球瘤(GT)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结合国内文献分析气管GT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结果:本例患者以咳嗽、咳痰带血入院,胸部CT提示气管肿物,气管镜病理证实为良性血管球瘤,行内镜支撑喉镜下等离子射频喉肿物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随访8个月未复发。总结相关文献气管GT患者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病变主要累及肺叶以上大气道,治疗方式为气管镜下治疗和外科手术,病理多为良性,恶性少见。结论:气管血管球瘤较少见,除内科气管镜及胸外科手术切除之外,还可以考虑耳鼻喉科等离子射频切除,治疗时需警惕大出血。
- 赵晓慧江玲徐健刘春芳刘媛
- 关键词:气管血管球瘤大出血
- 对围生期孕妇采取肺栓塞危险因素筛查的临床意义
- 2021年
- 目的探讨对围生期孕妇采取肺栓塞危险因素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大连市中心医院呼吸科收治的40例围生期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围生期孕妇不予以特殊筛查和干预措施,试验组围生期孕妇采用Wells、Geneva以及Caprini肺栓塞危险因素评估量表来判定围生期孕妇发生肺栓塞的可能性,并参照相关指南,针对不同肺栓塞的风险评分来对围生期孕妇采取不同预防措施。比较两组围生期孕妇的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流产、早产、胎盘早剥、新生儿畸形以及胎儿宫内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围生期孕妇的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围生期孕妇发生流产、早产、胎盘早剥以及胎儿宫内窘迫的概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围生期孕妇采取肺栓塞危险因素筛查的意义重大。
- 刘媛韩雪江铃徐健刘春芳
- 关键词:肺栓塞孕妇围生期
- 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水平在评价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价值被引量:20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C-反应蛋白水平及白细胞计数在评价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2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患者血浆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水平及肺炎严重指数(pneumonia severity index,PSI)分级,按不同的病情严重程度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肺炎严重指数(PSI)死亡低危组与高危组、重症肺炎组与非重症肺炎组、死亡组与生存组之间的差别。[结果]PSI死亡低危组与PSI死亡高危组之间血浆C-反应蛋白、D-二聚体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重症肺炎组显著高于非重症肺炎组(P<0.01),死亡组高于生存组(P<0.01)。白细胞在以上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D-二聚体与C-反应蛋白水平之间有相关性(r=0.46,P<0.01),D-二聚体与预后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87,P<0.01)。[结论]血浆CRP、D-二聚体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并且D-二聚体水平可以较好的预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
- 江玲徐健庚俐莉
-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D-二聚体C-反应蛋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