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昌 作品数:4 被引量:13 H指数:3 供职机构: 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 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重组沙门菌侵袭蛋白A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沙门菌侵袭蛋白A,并对表达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方法提取沙门菌基因组模板,PCR扩增侵袭因子invA基因目的片段,插入表达质粒载体pET-30c(+)中,构建pET-invA重组子,经双酶切和测序证实后,转化表达宿主大肠杆菌BL21(DE3),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镍琼脂糖凝胶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鉴定表达蛋白。结果成功构建了沙门菌pET-invA大肠杆菌表达重组子,实现了该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分离纯化的表达产物纯度达到电泳纯。结论沙门菌侵袭蛋白A的成功表达和分离纯化,为该蛋白的免疫学性能研究、相应抗体的制备以及沙门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周爱萍 张祖昌 许欣 樊学军 占利 孙敏 裴晓方关键词:重组蛋白质 原核表达 航空口岸输入性传染病“一点四支撑”联防联控技术体系的成效及发展研究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和探讨"一点四支撑"联防联控技术体系在航空口岸输入性传染病防控中的作用及发展方向。方法总结"一点四支撑"联防联控技术体系在四川航空口岸输入性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中的作用,结合航空口岸特点,对联防联控技术体系的发展进行分析。结果以风险预警为切入点,以共享型信息化平台、协作型管理制度、快速集成型检测技术、高效节约型资源配置为支撑,联防联控技术体系在四川航空口岸的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成效。结论 "一点四支撑"联防联控技术体系成效显著,今后应重点加强疫情预警科技化、信息化建设和快速无创检测技术研发,促进联防联控技术体系的全面化、信息化、可持续化发展。 常晓松 王志杰 何纬 谭玲 何建伟 余华丽 郭勇 刘洋洋 张祖昌关键词:航空口岸 输入性传染病 利用ARIMA模型对2007—2011年四川口岸出境人员中HBsAg阳性疫情分析和预测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应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分析和预测四川口岸出境人员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疫情,为制定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7年—2011年四川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出境人员HBsAg逐月监测数据,使用SAS9.1统计软件,建立ARIMA模型。结果ARIMA(0,1,1()0,1,1)12模型较好地拟合了既往时间段上的阳性检出率序列,各参数估计均有统计学意义,用该模型进行回代预测,预测检出率与实际检出率吻合程度较高。结论ARIMA模型可用于四川口岸出境人员HBsAg阳性检出率的动态分析和短期预测。 余华丽 常晓松 赵莹 何建伟 郭勇 王志杰 何纬 谭玲 张祖昌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肝表面抗原 出境人员 四川成都双流口岸2007-2011年出入境人员梅毒流行趋势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成都双流口岸梅毒流行趋势状况,为制定口岸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成都双流口岸2007—2011年出入境人员梅毒流行趋势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1年,四川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共监测双流口岸出入境人员124304人,其中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者1521人,阳性检出率1.22%,检出率有下降趋势。以中间年龄组(30—49岁)、外派劳务人员阳性检出率高。30岁以下及高年龄组(50岁及以上)人群发病比例有逐年增加趋势。男性梅毒螺旋体抗体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性(P〈0.05)。结论外派劳务人员梅毒检出率较高,是双流口岸的主要传染病监测对象,提示应该加强监测,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梅毒的传播和蔓延。 樊学军 石莹 余华丽 王志杰 杨雨 欧阳小艳 何建伟 张祖昌 黄源关键词: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