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元
- 作品数:27 被引量:88H指数:8
- 供职机构:敦煌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理学文化科学冶金工程更多>>
- 多光谱光源及多光谱成像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光谱光源及多光谱成像系统,涉及光学技术领域,该多光谱光源包括灯头和滤镜转换器;灯头与滤镜转换器连接,且灯头的出光口与滤镜转换器的出光口对齐;灯头包括灯箱和设置在灯箱内的闪光灯泡,闪光灯泡用于发出全光谱的...
- 柴勃隆苏伯民于宗仁张文元
- 文献传递
- 颜料粉末的高光谱成像无损表征技术被引量:3
- 2017年
- 通过高光谱无损表征技术在壁画颜料粉末鉴定中的应用效果评估,为高光谱颜料粉末数据库的建立打下基础。对壁画中常见的蓝铜矿和孔雀石颜料粉末进行XRD成分检测,并将颜料粉置于30 mm×20 mm×A mm的凹槽中,其中A分别为0.2,0.4,0.6,0.8,1.0,1.2,1.4,1.6 mm。用高光谱成像仪得到不同粉层厚度的蓝铜矿和孔雀石的光谱反射率。进一步将颜料筛分为0~50μm,50~74μm,74~100μm和100~150μm四种粒度范围,在相同测量条件下进行高光谱成像。在此基础上,建立小型的壁画颜料粉末高光谱数据库并开展壁画颜料的鉴定工作。结果表明:在0.2~1.6 mm厚度范围内,不同厚度的同种颜料,其光谱反射率变化幅度在2%以内,且光谱反射率的曲线形状与关键光谱信息几乎没有变化。随颜料粉末粒度减小,在400~600 nm和800~1 000 nm范围内的蓝铜矿,与在400~700 nm和900~1 000 nm范围内的孔雀石,其光谱反射率增大,但光谱反射率曲线的形状等没有显著变化。高光谱能够准确鉴定出壁画中所用颜料的成分。颜料层的厚度和粒度对颜料反射率光谱曲线的影响不大,粒度在一定波段内会造成颜料的光谱反射率增大,但不影响光谱曲线形状等关键信息,即在0~150μm范围内的颜料均可用于标准数据库的建立。
- 毛政科张文元于宗仁刘绍军
- 关键词:高光谱成像壁画粒度厚度光谱反射率
- 天梯山石窟北凉洞窟壁画颜料的原位无损分析被引量:13
- 2019年
- 综合应用拉曼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光纤漫反射光谱和数码显微镜等移动式分析设备,对天梯山石窟北凉洞窟壁画残块进行分析以确定颜料化学成分。通过对壁画表面微观形貌的观察以及颜料元素、分子结构结果的互补分析,确定了壁画使用的16种颜料,其中两种属于首次发现。研究表明多种分析方法结合,可以准确鉴别壁画中大多数无机颜料和染料,证明了无损分析方法在颜料鉴别和混合颜料鉴别方面体现出来的优异性能。
- 张文元苏伯民苏伯民水碧纹崔强水碧纹善忠伟
- 关键词:拉曼光谱
- 永登鲁土司衙门壁画调查中的原位-无损分析技术应用被引量:2
- 2018年
- 本研究以鲁土司衙门晚期建筑塔尔殿和早期建筑万岁殿壁画为例,采用多光谱成像、便携式X-荧光仪(XRF)、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NIR)、便携式数码显微镜等无损分析技术,在遗址现场对壁画的制作材料、工艺、历史干预等进行调查研究。多光谱摄影调查发现塔尔殿壁画所用颜料成份复杂。万岁殿主殿壁画局部有重绘现象,回廊壁画没有发现重绘和修改的现象,属明代早期原绘壁画。采用XRF结合NIR原位-无损分析相互提供佐证信息,可以确定绝大部分颜料,并经室内XRD分析验证。壁画的主要颜料红色为铅丹、朱砂,绿色为巴黎绿、氯铜矿、石绿,蓝色为人造群青、石青,黄色为雌黄、金,白色以铅白、石灰为主。部分颜料如黄色、蓝色,使用有机颜料可能性极大。氯铜矿和石青只发现于万岁殿回廊。壁画颜料使用时代特征明显。四种原位-无损分析方法结合,可以应用于壁画类不可移动文物制作材料分析、价值认知、干预历史调查等方面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 陈港泉于宗仁柴勃隆崔强张文元王小伟付鹏
- 关键词:鲁土司衙门
- 莫高窟第88窟西夏壁画病害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莫高窟第88窟始建于盛唐,西夏、清都曾重修,现存西夏重绘壁画约66平方米。因受自然环境和人为等诸多因素影响,窟内大面积壁画病害严重,本文采用多种学科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第88窟壁画的制备材料、方法、工艺,并在对壁画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就其主要病害的状态作出初步评估,为敦煌西夏壁画的研究提供了资料,也为石窟壁画保护提供了实例材料。
- 李娜李娜苏伯民崔强张文元
- 综合分析方法对余杭良渚遗址群出土玉器的原位无损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玉器作为良渚文化最重要的文化因子,是物质与技术的结晶。分析仪器的发展使得对文物进行原位无损研究成为可能。本文报道了综合分析方法对余杭良渚遗址群出土玉器制作工艺及材质的研究结果,涉及数码显微镜、拉曼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XRF)及近红外光谱(NIR)等多种分析手段。
- 张文元崔强李青会柴勃隆王宁远赵晔于宗仁苏伯民
- 关键词:良渚文化出土玉器原位
- 莫高窟第257、259窟北魏壁画彩塑的科学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莫高窟第257、259窟是北魏时期重要洞窟。为从科学角度探究两窟壁画彩塑艺术特色和发展过程,本文综合运用超景深显微镜等原位无损分析技术以及X-射线衍射等实验室分析技术对其壁画彩塑制作工艺与材料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壁画彩塑底色层分为红色与白色两类;第257窟颜料包括生石膏、滑石、红土、朱砂、昆虫来源的蒽醌类染料、氯铜矿、青金石、靛蓝及炭黑,第259窟颜料包括滑石、蛇纹石、红土、蓝铜矿以及伴生有蓝铜矿的氯铜矿。分析结果从时空两方面阐释了两窟绘画材料的传承与衍变,可为石窟考古、艺术史研究以及保护修复提供重要支撑。
- 张文元张文元善忠伟苏伯民
- 关键词:北魏壁画彩塑
- 一种古代壁画拉曼光谱原位检测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古代壁画拉曼光谱原位检测装置,其包括拉曼光谱检测仪、遮光罩和试块放置架,在拉曼光谱检测仪的探头端设置有圆台筒形的遮光罩,遮光罩的小口径端固定在拉曼光谱检测仪的探头端处,在遮光罩的大口径端相对应的位置设...
- 张文元于宗仁葛鹏苏伯民善忠伟
- 莫高窟第3窟壁画制作材料与工艺的无损检测分析被引量:12
- 2010年
- 本研究采用高倍数码显微镜、拉曼光谱仪、X-荧光光谱仪、光纤光谱仪等便携式无损检测手段,对莫高窟第3窟壁画制作材料和工艺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高倍数码显微镜可观察壁画的表面的微观特征,X-荧光光谱仪可检测出颜料中的特征元素,拉曼光谱仪、光纤光谱仪分析中通过与标准图谱的比较,能够确定颜料的化学成分。因此,多种无损分析方法的联合运用,可取代原有的取样分析,达到对壁画制作材料、工艺认知的目的,减少了对文物本体的直接干预。
- 赵林毅李燕飞范宇权李娜崔强张文元
- 关键词:壁画无损检测
- 便携式X荧光光谱仪在莫高窟壁画原位无损检测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4
- 2010年
- 利用便携式X荧光分析仪在莫高窟洞窟现场对壁画颜料进行了检测。对比以前的检测结果,我们发现便携式X荧光分析仪在石窟寺壁画这种不可移动文物的调查中凸显出了极佳的便携性,并且具有分析速度快、结果较为准确的特点。
- 崔强张文元苏伯民范宇权李燕飞
- 关键词:原位壁画颜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