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娅东
- 作品数:26 被引量:7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三明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三明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 2005年
- [目的]研究高敏 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T2DM)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68例 T2DM 患者按有无大血管病变分为 DM 合并大血管病变组36例,单纯 DM 组32例,另设20例正常对照组,均检测血清 CRP 值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T2DM 患者(有或无合并大血管病变)hs-CRP 值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T2DM 合并大血管病变组 hs-CRP 值较单纯 DM 组亦有增高(P<0.05)。[结论]hs-CRP 增高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其判断指标。
- 张娅东朱凤元陈丽玉田建华
-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 黄麂胎治疗黄体功能不全不孕36例被引量:2
- 2003年
- 我们自1998年10月~2002年11月,采用闽西客家民间单方黄麂胎,治疗黄体功能不全不孕36例,并设对照组比较,现报道如下.
- 李秀华张娅东黄钦
- 关键词:黄体功能不全不孕中医药治疗
- 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变化分析
- 2005年
-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方法对32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A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B组),36例非糖尿病高血压患者(C组)及30例正常对照人群(D组)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比较其数据。结果A组、B组及C组的昼夜平均动脉压差值明显低于D组(P<0.01),尤以B组为甚。B组昼夜平均动脉压差值也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糖尿病组失去正常血压昼夜节律,并且这种异常在出现高血压之前已经存在,提示该异常的产生机制有别于非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血压异常,甚至在患者仅出现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时即进行干预,阻止或延缓其进一步发展,从而有助于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
- 张娅东朱凤元田建华陈丽玉
- 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2型糖尿病
- 肝硬化患者检测血浆神经肽Y的临床意义
- 陈宏斌张娅东黄跃陈晓春
- 该研究对64例不同原因肝硬化患者的血浆NPY水平进行了研究测定,结果发现肝硬化肝功能child分级C级<B级 <A级<正常对照组,且有腹水及脑性肝病患者更低,并进一步阐明了产生这种原因的机制。根据技术查新和科技检索报告,...
- 关键词:
- 关键词:血浆肝硬化
- 肝硬化患者检测血浆神经肽Y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1年
- 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浆神经肽Y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肝硬化患者 6 4例。男 40例 ,女 2 4例 ,平均年龄 45岁± 2 3岁。其中乙型肝炎性肝硬化 5 7例 ,丙型肝炎性肝硬化 2例 ,酒精性肝硬化 4例 ,心源性肝硬化 1例 ,伴消化道出血 2 0例 ,腹水 36例 ,肝性脑病 12例和肝肾综合症 4例。按肝功能分级Child分级 :A级 2 8例 ,B级 2 3例 ,C级 13例。采用RIA法检测空腹血浆NPY水平 ,并与 40例 (男 2 6例 ,女 14例 ,平均年龄 42岁± 2 0岁 )健康人作对照。肝硬化A级患者血浆NPY含量 (12 1 6± 2 8 9) pg/ml低于健康对照组 (142 3± 40 5 ) pg/ml(P <0 0 5 )。肝硬化B级 (6 3 4± 2 4 8) pg/ml,C级 (4 5 6± 2 1 7) pg/ml患者血清NPY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及肝硬化A级患者 (P <0 0 1)。肝硬化患者血浆NPY含量显著低下 ,并随肝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而下降更多 ,提示NPY可能参与了肝损害的病理过程 ,并与肝功能分级有关。
- 陈宏斌张娅东黄跃陈晓春
- 关键词:血浆神经肽Y肝硬化血浆
- 糖尿病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分析和治疗
- 2008年
- 目的探讨我院糖尿病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提高对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防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76例住院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76例住院的糖尿病患者有93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年龄,血糖控制的情况,住院时间的长短,感染的部位,有无并发症及抗生素使用及侵袭性操作有关。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上述危险因素,以便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防治。
- 陈丽玉郭益红张娅东朱凤元
- 关键词:糖尿病
- 胃粘膜组织激素与胃癌、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02年
- 目的 研究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及胰高血糖素等胃肠激素在胃癌癌组织及消化性溃疡的含量变化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内镜及活检确诊的慢性浅表性胃炎 (CSG) 2 4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DU) 2 0例 ,胃溃疡 (GU) 18例 ,胃癌 (GC) 15例 ,胃镜下取胃窦粘膜及胃癌癌组织 ,用RLA法测定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含量。结果 胃癌癌组织中 ,胃泌素、胃动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分别为 168 9pg/mL± 62 5pg/mL、43 5 5pg/mL± 97 1pg/mL、12 3 4pg/mL± 41 3pg/mL ,明显高于DU(87 3pg/mL± 2 0 4pg/mL、3 72 2pg/mL± 86 9pg/mL、84 8pg/mL± 2 3 6pg/mL)、GU(92 5pg/mL± 2 6 3pg/mL、3 84 6pg/mL± 78 6pg/mL、64 9pg/mL± 18 2pg/mL)、及CSG(76 9pg/mL± 3 0 6pg/mL、2 86 7pg/mL± 64 3pg/mL、3 6 7pg/mL、14 3pg/mL)组 (P <0 0 1) ,生长抑素的含量 2 8 7pg/mL± 16 3pg/mL却显著低于DU(78 4pg/mL± 3 2 3pg/mL)、GU(86 9pg/mL± 2 8 8pg/mL)及CSG(4 6 8pg/mL± 13 4pg/mL)组 (P <0 0 1)。同时亦发现上述激素在GU及DU组的含量亦明显高于CSG组 (P <0 0 1)。结论 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变化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 ,并与溃疡的形成相关。
- 黄跃陈宏斌林国伟李剑英张娅东陈生兰张明诚
- 关键词:胃癌消化性溃疡
- 胃粘膜组织激素与胃癌、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 研究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及胰高血糖素等胃肠激素在胃癌癌组织及消化性溃疡的含量变化及其之间的相关性关系。方法 内镜及活检确诊的慢性浅表性胃炎(CSG)2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20例、胃溃疡(GU)18例、胃癌(GC)15例,胃镜下取胃窦粘膜及胃癌癌组织,用RIA法测定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含量。结果 胃癌癌组织、胃泌素、胃动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分别为168.9±62.5pg/ml、435.5±97.1pg/ml、123.4±41.3pg/ml明显高于DU(87.3±20.4pg/ml、372.2±86.9pg/ml、84.8±23.6pg/ml)、GU(92.5±26.3pg/ml、384.6±78.6pg/ml、64.9±18.2pg/ml)、及CSG(76.9±30.6pg/ml、286.7±64.3pg/ml、36.7±14.3pg/ml)组(P<0.01),生长抑素的含量28.7±16.3pg/ml却显著低于DU(78.4±32.3pg/ml)、GU(86.9±28.8pg/ml)及CSG(46.8±13.4pg/ml)组(P<0.01)。同时亦发现上述激素在GU及DU组的含量亦明显高于CSG组(P<0.01)。结论 胃动素、胃泌素、生长抑素、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变化可能参与了胃癌发生、发展,并与溃疡的形成相关。
- 黄跃陈宏斌林国伟李剑英张娅东陈生兰张明诚
- 关键词:胃癌胃动素GU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胃泌素
- 肝硬变患者检测血清HPCⅢ,CⅣ,HA,LN的意义被引量:4
- 1997年
- 目的研究肝硬变(LC)患者联合检测血清人Ⅲ型前胶原(HPCⅢ),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和层粘蛋白(LN)的意义.方法LC患者64例,男40例,女24例,平均年龄45岁±23岁;其中乙型肝炎性肝硬变57例,丙型肝炎性肝硬变2例,酒精性肝硬变4例,心源性肝硬变1例;伴消化道出血2例,腹水36例,肝性脑病12例和肝肾综合征4例.ChildA级28例,B级23例,C级13例.采用RIA法分别检测空腹血清HPCⅢ,CⅣ,HA及LN水平,并与40例(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2±20岁)健康人作对照.结果肝硬变患者血清HPCⅢ,CⅣ,HA及LN水平(μg/L)A级(3234±1012,2986±983,5646±1523,2264±45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823±154,527±172,482±263,1093±162)和肝硬变B级(2162±643,1215±626,2876±1725,1869±277)及C级(2215±687,1324±687,2904±1686,1896±405)(P<001),肝硬变B,C级患者间无显著性差异?
- 陈宏斌张娅东黄跃
- 关键词:肝硬变层粘蛋白
-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神经降压素和神经肽Y水平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 1999年
-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浆神经降压素 (neurotensin,NT)和神经肽 Y (neuropeptide Y,NPY)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我院高血压病人 6 0例的 NT、 NPY。结果 :对照组 NT、 NPY分别为 74 .3± 2 6 .5、 145.1± 2 4 .2 pg/ ml,明显低于高血压 期病人 (135.8± 17.4、 170 .2± 2 7.4 pg/ ml) ,P<0 .0 1,0 .0 5。结论 :NT、
- 沈庆乐林闽溪张存琪李培英张娅东
- 关键词:NPY神经降压素高血压病血浆预后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