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承义

作品数:22 被引量:240H指数:9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生物学
  • 10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1篇对虾
  • 11篇中国对虾
  • 5篇幼体
  • 4篇对虾幼体
  • 4篇中国对虾幼体
  • 3篇细胞
  • 2篇幼虫
  • 2篇扇贝
  • 2篇栉孔扇贝
  • 2篇细胞学
  • 2篇卤虫
  • 2篇发育
  • 2篇超微
  • 2篇超微结构
  • 1篇低盐
  • 1篇低盐度
  • 1篇毒剂
  • 1篇毒性
  • 1篇盐度
  • 1篇盐度突变

机构

  • 14篇青岛海洋大学
  • 5篇山东海洋学院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山东省海水养...

作者

  • 20篇廖承义
  • 13篇张志峰
  • 5篇姜明
  • 5篇刘晓云
  • 4篇马英杰
  • 4篇徐怀恕
  • 3篇王海林
  • 2篇马爱军
  • 2篇于利
  • 1篇王静凤
  • 1篇孙谧
  • 1篇王秋
  • 1篇欧毓麟
  • 1篇高澜
  • 1篇范瑞青
  • 1篇绳秀珍
  • 1篇黄美君
  • 1篇李永祺
  • 1篇王远隆

传媒

  • 5篇山东海洋学院...
  • 4篇水产学报
  • 3篇海洋湖沼通报...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青岛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02
  • 5篇2000
  • 4篇1999
  • 3篇1997
  • 1篇1990
  • 1篇1987
  • 1篇1985
  • 1篇1983
  • 2篇1981
  • 1篇198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对虾幼虫眼发育的细胞学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从显微和超微水平研究了中国对虾幼虫眼的发育。结果表明 ,幼虫眼在膜内无节幼体期已具备。发育成熟的幼虫眼至少由3个眼单位组成。电镜下 ,每个眼单位由晶体细胞、网膜细胞和色素细胞组成。幼虫眼的中央为色素细胞区 ,周围由网膜细胞包围 ,晶体细胞位于幼虫眼的最外围。至糠虾幼体第1期幼虫眼开始退化 ,表现在网膜细胞内的细胞器减少 ,色素颗粒致密度降低。糠虾幼体第2,3期 ,仅可见色素颗粒存在 ;至仔虾期单眼完全消失。
张志峰廖承义刘晓云姜明
关键词:中国对虾组织学细胞学
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消化系统发生的研究被引量:19
1997年
本文对中国对虾消化道和中肠腺的发生进行了研究。完整的中肠管形成于N3期,它是由幼虫腹面的内胚层板向背中线上卷合拢而形成。在Z1期消化道完全贯通。至M1期,胃分化为贲门胃和幽门胃两部分,中肠前盲囊和中肠后盲囊也在此期出现,同时胃磨的雏形发生,但完整的胃磨形成于P期。另外,中肠腺始于N4-5期中肠前端突出的两对中肠腺盲囊。第一对中肠腺盲囊于M3期退化消失,而第二对中肠腺盲囊则发育为成体的中肠腺。中肠腺小管由4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胚性细胞、吸收细胞。
王海林廖承义张志峰马英杰
关键词:中国对虾
马粪海胆人工育苗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5
1985年
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是一种经济海产动物,它的生殖腺营养极为丰富,我国明代就有利用海胆生殖腺制酱的记载。由于马粪海胆的生殖腺色泽橙红,因此是加工高级“云丹”的优质原料。此外,海胆的提取物“波乃利宁”(Bonellinin)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因此可以作为研究抗癌药物的材料。据报道,苏联有关学者最近对海胆生殖腺作了测定和分析,
廖承义
关键词:马粪海胆人工授精
中国对虾胚胎发育的研究被引量:13
1997年
张志峰廖承义王海林马英杰
关键词:中国对虾胚胎发育卵膜
卤虫的发育与蜕皮被引量:22
1990年
我国北方孤雌生殖卤虫在盐度为60,水温为19—28℃的条件下,自卵内孵出无节幼虫长成至性成熟产仔(无节幼虫或卵),需经蜕皮12—15次,其中多数为14次,历时15—18天,随后每次产仔即行蜕皮一次,本文描述了卤虫各个不同令期发育的外部形态变化,并根据其蜕皮次数和形态特征,将卤虫的发育分为十五令(15th instar)。此外还观察到在孤雌生殖的卵中有发育成为雄性的个体。
廖承义欧毓麟程樱
关键词:卤虫发育蜕皮
栉孔扇贝的生殖周期被引量:52
1983年
本文介绍了栉孔扇贝生殖细胞的发生、生殖腺成熟度和生殖周期的研究结果。作者把栉孔扇贝的卵细胞发生分为卵原细胞期、无卵黄期、卵黄形成前期、卵黄形成后期和成熟期五个阶段;把精子的发生过程分为精原细胞期、初级精母细胞期、次级精母细胞期、精细胞期和精子期五个阶段。对于栉孔扇贝生殖腺的发育过程,作者根据生殖细胞在滤泡中所占的比例,把它分成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生殖期和休止期五个阶段。栉孔扇贝的性腺发育在青岛海区为一年一个周期,但其繁殖高峰则有二次,这表明栉孔扇贝的成熟期和生殖期二者是相互重叠的。此外,作者也观察到了栉孔扇贝的雌雄同体现象。
廖承义徐应馥王远隆
关键词:栉孔扇贝生殖周期生殖细胞
内刺盘管虫Hydroides ezoensis(Okuda)的发育及其幼虫的附着被引量:4
1981年
内刺盘管虫Hydroidfs ezoensis(Okuda)是我国北方沿海常见的污损性附着动物之一,它可形成密集群落附生于舰、船的底部以及海洋里各种工程的设施上,严重地损害着舰、船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廖承义
关键词:发育特征幼虫
低盐度突变对中国对虾仔虾存活率的影响被引量:16
1999年
1996年3-4月在山东日照市代家村对虾育苗场采集中国对虾仔虾,采用实验室培养的方法,研究中国对虾仔虾对不同低盐度突变的幅度及速率的适应能力,并对在不同盐度突变后仍能存活的仔虾体内的18种氨基酸、14种脂肪酸及5种维生素的含量作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当降盐的幅度范围为3/d5/d时,部分仔虾可在盐度为零的淡水中存活数天。盐度的变化对仔虾体内氨基酸、脂肪酸和维生素的含量均有一定影响。
马英杰张志峰马爱军廖承义孙谧
关键词:中国对虾仔虾盐度突变存活率
中国对虾幼体消化系统的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本文采用组织化学方法对中国对虾幼体消化系统中几种酶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比较分析了饱食和饥饿状态下,消化系统的结构和组织化学变化。前肠仅呈现PAS阳性反应。中肠和中肠腺除呈现PAS阳性反应外,其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酯酶(EST)和磷脂酸A(EC)等均呈阳性。随着幼体发育,除EC阳性反应逐渐减弱外,其它均呈逐渐增强的趋势。另外在饥饿状态下,其酶活性均较饱食状态下的要弱。
张志峰于成海廖承义徐怀恕
关键词:中国对虾幼体组织化学饱食饥饿
中国对虾幼体中肠的超微结构被引量:7
1999年
1995年4月,在山东日照市涛雒对虾育苗场采集中国对虾各期幼体,采用超薄切片和电镜观察的方法,对其中肠结构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虾幼体的中肠肠壁由3部分组成,即肠上皮、基膜和肌层。中肠上皮细胞具发达的微绒毛,胞质中富含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及酶原颗粒等,它由两类细胞(含脂肪颗粒的细胞和不含脂肪颗粒的细胞)组成。第一类细胞在发有早期占多数,随着幼体的发育逐渐减少,至仔虾期后,肠上皮完全由第二类细胞组成。基膜分为内、外两层,且在各期中基本无变化。肌层分为环、纵肌层,在发育早期分层不明显,但肌层随着幼体的发育逐渐发达。
张志峰马爱军于利廖承义
关键词:中国对虾幼体中肠超微结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