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洪劲

作品数:28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清
  • 4篇输血
  • 4篇染色
  • 4篇染色体
  • 4篇儿童
  • 4篇病患
  • 3篇血型
  • 2篇导管封堵
  • 2篇心血管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病
  • 2篇血管
  • 2篇血清学
  • 2篇血清学特征
  • 2篇炎症
  • 2篇炎症细胞
  • 2篇炎症细胞因子
  • 2篇易位
  • 2篇引产
  • 2篇引产术

机构

  • 25篇济宁医学院
  • 3篇新疆生产建设...
  • 2篇济宁市第二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济宁市第一人...
  • 1篇济宁市中心血...

作者

  • 25篇常洪劲
  • 4篇冯兴为
  • 3篇陈丽
  • 3篇陈新科
  • 3篇陈春丽
  • 2篇李士平
  • 2篇李粹
  • 2篇刘振国
  • 2篇宁君
  • 2篇李岩
  • 2篇任雪云
  • 2篇常虹
  • 2篇李莉
  • 2篇许静静
  • 1篇孙辉
  • 1篇邵泽伟
  • 1篇张健
  • 1篇姜鲁宁
  • 1篇王雪楠
  • 1篇张玉芹

传媒

  • 7篇济宁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华养生保健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医学检验与临...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3
  • 3篇2001
  • 2篇2000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人2型糖尿病候选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班博王徽孙琳关中宪程刚崔国敏常洪劲
本研究以群体遗传学的方法,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探讨了葡萄糖激酶基因、小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及NIDDMI(D2S140)基因等三个候选基因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结果揭示:葡萄糖激酶基因、NIDDMI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
关键词:
关键词:中国人2型糖尿病候选基因
1例类孟买血型的血清学特征及家系分析
2018年
类孟买血型(para-Bombay phenotype)是一种罕见的红细胞血型,属Hh血型系统。其发生几率极低,约十几万分之一,但在福建及台湾地区该血型相对多见,其人群频率为1/8 500,而在香港华人中频率更高,为1/1 562[1-3]。类孟买血型的特点为H基因缺陷导致红细胞上ABH抗原缺乏或弱表达,红细胞上很难检测到ABH抗原,极易造成血型鉴定错误;血清中存在抗-H或抗-HI抗体,该血型表型患者如接受含H抗原的血液可引起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严重影响输血安全.
常洪劲张乃红
关键词:类孟买血型输血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整合素相关蛋白47和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水平及临床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清整合素相关蛋白47(CD47)和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sPD-L1)水平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7月至2022年7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76例ITP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76例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血清CD47、sPD-L1、白细胞介素33(IL-33)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47和sPD-L1对ITP的诊断价值,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ITP患者血清CD47和sPD-L1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TP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血清CD47、sPD-L1、IL-33水平高于对照组[(40.31±6.59)μg/L比(32.16±6.33)μg/L、(78.42±10.22)ng/L比(64.49±10.36)ng/L、(73.29±14.26)ng/L比(26.54±5.16)ng/L],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1752.66±310.73)ng/L比(2625.88±389.58)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检验结果表明,ITP患者血清CD47和sPD-L1水平呈正相关(r=0.572,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D47和sPD-L1联合诊断ITP的曲线下面积为0.948(95%CI 0.916~0.979),优于CD47、sPD-L1单独诊断(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47、sPD-L1、IL-33是影响IT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TGF-β是影响ITP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ITP患者血清CD47和sPD-L1水平升高,二者联合检测对ITP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李岩许静静张玉芹侯滨常洪劲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发生输血不良反应(blood transfusion adverse reactions,BTAR)的可能原因并制订应对措施,进一步减少或避免类似BTAR的发生。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发生的BTAR 59例及所有输血人次44983人次,分析发生BTAR的时滞、不同血制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对机体的危害、科室分布及患者预后。结果所有不良反应均发生在开始输血6h内,即为即发型输血反应。即发型输血反应最多见的症状是过敏与发热。发生BTAR的血制品包括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单采血小板、冷沉淀凝血因子、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其中血浆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科室以ICU居多。经救治后,不良反应所造成的伤害均痊愈。结论发生BTAR的原因主要是患者本身对血浆内免疫球蛋白过敏,或已产生白细胞抗体。通过对症处理、输血前常规给予抗过敏药和解热药、选用抗原相配合的血制品及去除白细胞的血制品这些途径可减少或避免BTAR的发生。
常洪劲许静静李岩
关键词:输血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经导管封堵术前后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被引量:2
2011年
近年来,多种炎症因子与心血管损伤的发生、发展及修复的关系是心血管损伤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炎症因子在心血管损伤的发生、发展及其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导管封堵术对CHD患儿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常洪劲李粹刘振国任雪云宁君冯兴为
关键词:炎症细胞因子经导管封堵心脏病患者术前后先天性心血管损伤儿童
猫眼综合征1例
2010年
常洪劲陈丽陈新科
关键词:虹膜缺损染色体
糖尿病患者血脂和载脂蛋白测定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1年
陈颖赵元明刘凌云常洪劲
关键词:糖尿病血脂载脂蛋白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经导管封堵术前后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
目的探讨导管封堵术对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患儿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70例患CHD儿童(CHD组)为观察组,予导管封堵术,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轻度症状组(Ⅰ级)和重度...
常洪劲李粹刘振国任雪云宁君冯兴为
关键词:经导管封堵术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炎症细胞因子
文献传递
白血病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的细胞遗传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59例白血病患者,采用骨髓细胞24 h培养法制备染色体,R显带后镜检分析其核型。结果 259例患者中异常核型187例,异常率72.20%。其中AML、ALL、CML、CLL患者异常率分别为58.82%,45.95%,97.32%,22.22%。AML中M2,M3,M4,M5的异常率分别为66.67%,90.91%,12.50%,20.0%。结论染色体核型分析对白血病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常洪劲李莉陈新科
关键词:白血病染色体核型分析
抗HBAc-IgM前S1抗原与HBV-DNA检测在乙肝诊断中的意义
2006年
目的抗HBAc-IgM前S1抗原及HBV-DNA检测。方法取大三阳和小三阳患者各100人进行抗HBAc-IgM与前S1抗原与HBV-DNA荧光定量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前S1抗原与HBV-DNA荧光定量检测对乙肝复制检测有相关性。抗HBAc-IgM与乙肝大三阳和小三阳存在密切关系。结论大三阳和小三阳与抗HBAc-IgM前S1抗原与HBV-DNA,阳性率不同,反映的临床意义也不同,对大三阳和小三阳的病人,对乙肝病人不能只是诊断了大三阳或小三阳,还应进行抗HBAc-IgM与前S1抗原检测尤其进行HBV-DNA荧光定量检测,并进行长期的随访研究。
张健山峰李士平蔡培飞常洪劲常虹
关键词:小三阳前S1抗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