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琳

作品数:15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钦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功能性消化不...
  • 4篇内镜
  • 3篇丹参
  • 3篇胆管
  • 3篇胆管造影
  • 3篇淀粉酶
  • 3篇血症
  • 3篇胰胆管
  • 3篇胰胆管造影
  • 3篇胰腺
  • 3篇胰腺炎
  • 3篇造影
  • 3篇脂肪
  • 3篇术后
  • 3篇逆行
  • 3篇逆行胰胆管
  • 3篇逆行胰胆管造...
  • 3篇腺炎
  • 3篇高淀粉
  • 3篇高淀粉酶血症

机构

  • 15篇钦州市第一人...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宁琳
  • 10篇韦良宏
  • 7篇陈海东
  • 6篇韦良鹏
  • 5篇黄映莲
  • 5篇苏东兴
  • 2篇冯燕
  • 2篇韦树理
  • 1篇谭宗连
  • 1篇余敏
  • 1篇陈梅颜
  • 1篇郑翠

传媒

  • 4篇右江医学
  • 2篇现代医学与健...
  • 2篇微创医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内科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2017年参加健康体检者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罗马Ⅲ诊断标准筛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将其中资料、结果完整的913例病例分为观察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47例)和对照组(正常人,466例),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结合生化、腹部超声检查等相关资料,比较两组NAFLD检出率、不同程度NAFLD检出率,并进行FD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的NAFLD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NAFLD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两组不同程度NAFLD检出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AFLD检出的程度更重。以FD发生为因变量,将与FD可能相关的性别、年龄、脂肪肝、BMI、高脂血症等8个变量赋值后,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脂肪肝、BMI、TC及TG 4个变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向前逐步引入法,在进一步校正混杂因素的影响后,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D与脂肪肝及TG两个变量密切相关(P<0.05),提示甘油三酯、脂肪肝为FD最具可能性的危险因素。结论 FD人群NAFLD检出率较正常人群高,FD的发生与NAFLD有密切关系。
宁琳韦良宏陈海东韦良鹏苏东兴劳雪莲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功能性消化不良
窄带成像内镜在早期食管癌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7
2019年
窄带成像内镜可以清晰地观察食管表面的微血管形态及微细结构,是临床诊断及治疗早期食管癌的有力工具。本文就窄带成像内镜在食管癌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韦树理宁琳
关键词:食管癌窄带成像内镜
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预防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陈海东韦良宏韦良鹏苏东兴陈梅颜宁琳余敏陈德艺黄映莲匡艾华包宏洁郑翠
项目来源与背景:该研究项目是2014年度钦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第五批计划项目。合同编号:2013749。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病例选择: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50例。病例入选标准:患者经影像学检查、B超...
关键词:
关键词:逆行胰胆管造影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脑-肠肽相关性研究及护理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高发的内科疾病,不适症状来源于胃、十二指肠区域,表现为上腹疼痛、早饱、嗳气、恶心、呕吐、餐后饱胀不适、上腹烧灼感等症状,但经过各种实验性及器械检查后仍未能找到与该症状相关的器质性、代谢性或系统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FD通常病程较为漫长,且病情反复,由于医疗开支增加,劳动能力下降,给FD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带来长期负面影响[1]。
黄映莲宁琳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脑-肠肽脑肠轴
运动治疗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结合运动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消化内科门诊确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罗马Ⅲ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标准,采用分组对照的研究方法,对照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干预,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运动治疗,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进行评分,客观评估各组之间的SAS、SDS、生活质量,分析运动治疗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AS、SDS、GIQL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GIQL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治疗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GIQL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结合运动治疗可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黄映莲冯燕林振凤宁琳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认知行为干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生活质量
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9年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tional dyspepsia,FD)是消化内科临床诊疗中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罗马Ⅲ标准将FD定义为:在缺乏能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证据的情况下,起源于胃及十二指肠区域的消化不良症状表现,包括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或烧灼感[1]。罗马Ⅳ标准仍然沿用了该定义[2]。
宁琳韦良宏黄映莲
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相关性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其组分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2017年于笔者医院参加健康体检人群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采用罗马Ⅲ诊断标准筛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将入组人群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对筛查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合生物化学、腹部超声检查等相关资料,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人群及正常人群中代谢异常情况,比较两者出现代谢异常的差异。采用秩和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MS与F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中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检出率分别为16.3%、27.1%,两者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观察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糖、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甘油三酯、脂肪肝、血糖、血压为FD最具可能性的危险因素。结论 FD的发生与甘油三酯、脂肪肝、血糖、血压有密切关系,MS对FD发生有重要影响。
宁琳韦良宏陈海东韦良鹏苏东兴劳雪莲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
认知行为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影响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FD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60例,予以抑酸、护胃、调节肠道动力及抗焦虑等常规治疗;B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C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联合运动疗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比较3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与生活质量。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HAMA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HAMD量表得分低于A组与B组,GIQLI量表得分高于A组及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及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可以缓解FD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黄映莲宁琳冯燕
关键词:运动疗法功能性消化不良认知行为干预情绪状态生活质量
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胆固醇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胆固醇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对其肝功能、脂代谢、肠道菌群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65例高胆固醇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失访1例,最终纳入31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非诺贝特治疗)和观察组(33例,失访1例,最终纳入32例,采用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联合常规治疗、非诺贝特治疗),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脂代谢指标、肠道菌群数量、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受控衰减参数(CA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水平均升高,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胆固醇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对其肝功能、脂代谢均有改善作用,还可调节肠道菌群,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劳雪莲韦良宏陈德艺宁琳陈艳红
关键词:高胆固醇酪酸梭菌活菌片非诺贝特
不同剂量二甲硅油散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二甲硅油散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拟行结肠镜检查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3组,每组50例,其中A组患者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B组患者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5 g二甲硅油散进行肠道准备,C组患者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0 g二甲硅油散进行肠道准备。比较各组患者的肠道清洁程度(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量表,BBPS)、肠腔内气泡分级情况、息肉检出率、胃肠道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3组患者的BB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肠腔内气泡分级方面,A组分级明显高于C组(P<0.05);A组与B组比较,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B组、C组患者的息肉检出率分别为12.0%(6/50)、28.0%(14/50),38.0%(19/50),其中C组患者的息肉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P<0.05),而A组与B组、B组与C组的息肉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腹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C组患者的腹胀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B组与C组的腹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二甲硅油散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可减少肠腔内气泡,提高结肠息肉检出率,降低腹胀发生率;增加二甲硅油散用量,肠腔内气泡更少,腹胀发生率更低,操作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韦良宏陈海东宁琳陈德艺潘际荣
关键词:结肠镜肠道准备二甲硅油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