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尚侠
- 作品数:34 被引量:165H指数:6
- 供职机构:荆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d,联合甲钴胺500μg肌肉注射、1次/d;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d,联合维生素B12 0.5 mg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100 mg肌肉注射、1次/d,3周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0%,对照组为78.33%,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 宁尚侠李桃荣
-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甲钴胺
- 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观察被引量:4
- 2001年
- 曾娇娥宁尚侠王景丽
- 关键词:灯盏花素糖尿病神经病变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 杏丁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41例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疗效。方法79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维持糖尿病原治疗方案不变并加用厄贝沙坦,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杏丁注射液,疗程为1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24h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血压和全血低切有显著性变化,治疗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变化,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较24h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杏丁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安全、有效。
- 宁尚侠李桃荣
- 关键词:厄贝沙坦杏丁注射液疗效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
- 肝肾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乳酸水平及相关因素
- 2010年
- 杜爱民曾姣娥宁尚侠
- 关键词:乳酸胰岛素
- 血清γ-痕迹蛋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血清γ-痕迹蛋白(SCys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65例糖尿病患者的SCysC浓度,同时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UAE)、β2-微球蛋白(β2-MG)作为对照。结果UAE升高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SCysC浓度明显高于UAE正常组(P<0.01),并与UAE及血清β2-MG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SCysC与UAE具有相同的临床意义,可以作为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一项更简便、快速的敏感指标。
- 曾娇娥宁尚侠王景丽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Β2-微球蛋白Γ-痕迹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
- 两种糖皮质激素冲击方案治疗Graves眼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 2015年
- Graves眼病(以下简称GO)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可严重损害视力和外貌,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目前GO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医师常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但治疗方案尚无统一标准,疗效差异大,不良反应各异。
- 钟雯李又空曾姣娥宁尚侠
- 关键词:临床疗效手法松解肩关节囊突眼
- α-硫辛酸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观察α-硫辛酸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治疗组加用α-硫辛酸注射液600 mg静脉滴注,甲钴胺500μg,口服,1日3次;对照组加用甲钴胺500μg,口服,1日3次,3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α-硫辛酸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 宁尚侠李桃荣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甲钴胺
- HbA_1c作为筛选糖尿病标准价值探讨被引量:8
- 2002年
- 曾娇娥宁尚侠王景丽彭长华
- 关键词: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控制
-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治疗组加用依帕司他50 mg口服、每日3次,甲钴胺500μ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予甲钴胺500μg口服,每日3次。均以1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 李桃荣宁尚侠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依帕司他甲钴胺
- 格列美脲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不同的治疗方案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在饮食及运动的基础上,分别使用胰岛素或格列美脲治疗,疗程8周,对其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及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自身及组间比较。结果两组均有明显降糖效果,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餐后2hC肽(2hPCP)明显上升(P〈0.05),但空腹C肽(FCP)上升不明显,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和/或阿卡波糖严格控制血糖与早期使用胰岛素一样可以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且患者依从性好,有望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而简便的治疗方案。
- 曾姣娥宁尚侠王景丽
- 关键词:格列美脲胰岛素胰岛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