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慧
- 作品数:42 被引量:178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优赛在渗出液较多的感染伤口换药中的应用
- 2007年
- 目的探讨优赛在渗出液较多的感染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方法于2005年6-12月将40例渗出较多的感染伤口随机分为2组换药,观察组(优赛换药)20例,对照组(传统常规换药)20例,观察2组的疗效,并采用疗效判定标准来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疼痛减轻。结论优赛换药对感染伤口的愈合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 田月强孟凡慧
- 关键词:感染伤口换药
- PICC维护操作台
- 一种PICC维护操作台,包括:台面、支撑板;台面形成为U形,包括横向前部、纵向左端部、纵向右端部;支撑板设置在横向前部的下侧,距横向前部的前端留有预定间隔;支撑板的下端距地面预定间隔;台面的横向前部的下侧形成有抽屉;纵向...
- 孟凡慧郭丹
- 文献传递
- 建立创面治疗中心及开展护理门诊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6年
- 随着临床业务拓展的迫切需求,开展专科护理门诊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某院在借鉴国内外多家医院开设护理门诊经验基础上,经过充分的专家论证,在新门诊大楼内增设了创面治疗中心,并开设了伤口护理门诊、造口/失禁护理门诊、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护理门诊等专科护理门诊。其合理的布局设置,科学的功能分区,规范的工作流程,通过一支专业化护理队伍的全方位建设,使其诊疗范畴不断扩增。设立的伤口护理与造口/失禁护理门诊不但提高了患者伤口愈合速度,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而且通过承担出院患者的延续护理服务,降低了平均住院日,加快了病房床位周转,同时提升了护理人员的社会价值感,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任素琴孟凡慧王玉英
- 关键词:创面治疗伤口护理专科护理
- 蓝光照射联合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治疗PICC导管局部感染的效果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 探讨蓝光照射联合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治疗PICC导管局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10至2018-08解放军总医院PICC门诊PICC置管后出现局部感染5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和试验组(30例),一个疗程为7 d,第1、2、3天对照组单纯使用磺胺嘧啶银敷料,而试验组使用磺胺嘧啶银敷料结合蓝光照射,第5天和第7天两组均只进行敷料换药,在治疗的第1、3、5、7天分别观察两组伤口疼痛评分(NRS),治疗后第7天观察创面愈合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第1天试验组即能显著减轻伤口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 30,P <0. 05)。其中创面愈合情况痊愈+显效两组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7. 81,P=0. 04)。结论 试验组通过增加蓝光照射,比单纯使用磺胺嘧啶银敷料治疗能快速减轻疼痛、提高创面愈合的疗效。
- 郭丹孟凡慧
- 关键词:蓝光照射创面感染
- 一种新型肾内科病床护理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肾内科病床护理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内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端设置有弧形杆和横杆,所述横杆底端设置有导向杆;所述伸缩杆中间位置一侧设置有放置架,底端一侧通过支撑杆设置...
- 孟凡慧
- 文献传递
- 放散状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难愈合伤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观察放散状体外冲击波治疗对单纯伤口护理难以愈合的慢性伤口的治疗效果,为促进慢性伤口快速愈合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3例患者4处慢性难愈合伤口,在进行伤口评估、清创、抗炎等伤口护理的同时,局部应用放散状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伤口愈合时间。结果 4处经伤口护理数月未愈的伤口,在接受冲击波治疗1~3次后,在7~40 d完全愈合。结论放散状体外冲击波治疗可促进慢性伤口的愈合。
- 孟凡慧刘雪琴景雪王嘉茹马成云
-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慢性伤口伤口护理伤口愈合
- 拇趾甲沟炎拔甲术中局部麻醉方法的改进
- 2013年
- 目的观察两种局部麻醉方法在拇趾甲沟炎拔甲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门诊外科行单侧部分拔甲术的72例拇趾甲沟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采用甲根上局部浸润麻醉后实施拔甲术,对照组采用趾根神经阻滞麻醉后实施拔甲术;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剂用量、麻醉时间及拔甲术全程操作时间。结果两种局部麻醉方法的的注药时间及手术过程中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剂用量少于对照组,麻醉时间及拔甲术全程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拇趾甲沟炎拔甲患者采用甲根上局部浸润麻醉可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且麻醉剂用量少、麻醉及手术时间短,是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局部麻醉方法。
- 孟凡慧刘雪琴王嘉茹景雪
- 关键词:局部麻醉拔甲术疼痛
- SARS疑似患者急诊手术的管理被引量:6
- 2003年
- 由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有一些不能排除SARS的患者,因其同时患有其他急症而急需做抢救性手术,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也为了避免在为SARS疑似患者急诊手术时医护人员受到感染及SARS疫情的扩散,制定了系统的防护措施和管理规定,使术者在全面防护下安全地为患者实施手术。
- 孟凡慧范红艳闻智王璐杨晓秋
-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疑似病例急诊手术
- 专家门诊医患双方需求分析及综合干预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专家门诊医患双方需求特征,完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问卷式调查门诊专家和患者,分析其特征。结果专家出诊时间平均3.7小时,每次出诊诊治患者平均24.8个,平均加号5.4个,患者平均等待时间2.2小时,患者满意率78.3%。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可部分缓解专家门诊资源紧张。
- 王萍孟凡慧杨晓秋
- 关键词:医院管理专家门诊护理
- 居家PICC肿瘤患者穿刺点细菌定植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引起居家PICC肿瘤患者穿刺点细菌定植的相关因素,并进行对策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0—12月于本院PICC维护中心进行PICC维护的肿瘤患者472例穿刺点采样,并进行细菌学培养及观察分析,同时对患者维护情况进行记录。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维护间期、敷料卷边范围、周围皮肤是否清洁、自理能力、穿刺点增生及导管体外长度为PICC穿刺点定植的影响因素,其中体外长度在4 cm以内能减少细菌定植。微生物检验显示,革兰氏阳性菌为主要定植菌,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居首位。结论肿瘤患者居家期间PICC穿刺点细菌定植情况需得到重视,应对穿刺点细菌定植高风险者进行针对性预防护理。置管时用心电图进行定位,维护过程中将体外长度控制在4 cm之内,加强对男性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维持穿刺点周围皮肤清洁,若穿刺点增生应进行碘酊湿敷,建立有效联络方式,建立完善的社区维护机制、推广洗必泰消毒剂的应用,从而减少PICC穿刺点细菌定植,降低感染率,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 刘心菊侯惠如杨晶孟凡慧王晓媛
- 关键词:居家肿瘤患者PICC穿刺点细菌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