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树梅
- 作品数:83 被引量:2,021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 利器盒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器盒,收集箱的箱盖上设有用于投掷利器的导料口及用于取下针头的卸针口,导料口与一倒料斗连通,使利器进入收集箱的开口的口径得以增大,投放时利器不易洒落箱外,避免了造成外界的污染,使用方便、安全;又收集箱内设...
- 周勇军江千里甄莉孙树梅王哲廖生武苏服杨静陈嘉莹蒋建军陈旭源曹生鲁
- 文献传递
- 相对密闭环境配药新模式对药品中不溶性微粒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相对密闭环境药品配置模式对药品中不溶性微粒的影响。方法检测Ⅰ类环境和Ⅲ类环境中常规配药模式与相对密闭环境配药模式的不溶性微粒数量,比较不同配药模式对药品中不溶性微粒数量的影响。结果手工配药时Ⅰ类环境中1~10μm各组别不溶性微粒数少于Ⅲ类环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相对密闭环境配药新模式时Ⅰ类环境中1~15μm各组别不溶性微粒数与Ⅲ类环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Ⅲ类环境中采用相对密闭环境配药新模式时1~20μm各组别不溶性微粒数少于手工配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Ⅰ类环境中采用相对密闭环境配药新模式时1~15μm各组别不溶性微粒数少于手工配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Ⅰ类环境中进行手工配药时1~15μm各组别不溶性微粒数均多于在类环境中进行相对密闭环境配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对密闭环境配药模式能有效降低药品配置过程中环境微粒进入静脉输液系统中。
- 姚翠军孙树梅张亚莉陈家劲娄淼淼周浩
- 关键词:药物配制不溶性微粒医院环境
- 相对密闭环境配药新模式对药品中不溶性微粒的影响
- 2020年
- 目的研究相对密闭环境药品配置模式对药品中不溶性微粒的影响。方法检测Ⅰ类环境和Ⅲ类环境中常规配药模式与相对密闭环境配药模式的不溶性微粒数量,比较不同配药模式对药品中不溶性微粒数量的影响。结果手工配药时Ⅰ类环境中1~10μm各组别不溶性微粒数少于Ⅲ类环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相对密闭环境配药新模式时Ⅰ类环境中1~15μm各组别不溶性微粒数与Ⅲ类环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Ⅲ类环境中采用相对密闭环境配药新模式时1~20μm各组别不溶性微粒数少于手工配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Ⅰ类环境中采用相对密闭环境配药新模式时1~15μm各组别不溶性微粒数少于手工配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Ⅰ类环境中进行手工配药时1~15μm各组别不溶性微粒数均多于在Ⅲ类环境中进行相对密闭环境配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对密闭环境配药模式能有效降低药品配置过程中环境微粒进入静脉输液系统中。
- 姚翠军孙树梅张亚莉陈家劲娄淼淼周浩
- 关键词:药物配制不溶性微粒医院环境
- 秀丽隐杆线虫-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采用线虫液体培养法,建立秀丽隐杆线虫-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 resistance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感染模型。方法利用临床分离的MDRAB对线虫进行感染,通过考察线虫的存活率,探讨感染线虫模型所需的细菌浓度;感染后取不同时间点将感染线虫裂解,对上清液进行线虫肠道细菌鉴定及菌量计数,以验证模型的成功建立。结果细菌浓度在1.20×109cfu/mL的MDRAB组线虫的生存率明显低于E.coli OP50及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75,P<0.001)。实验所得上清液经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证实为MDRAB;MDRAB感染线虫4、8、12、24 h后,线虫体内菌量分别为(0.22±0.02)×10~5、(0.54±0.03)×10~5、(1.69±0.02)×10~5、(3.22±0.60)×10~5cfu/mL,采用One-Way ANOVA分析,不同时间点感染线虫肠道内菌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32,P<0.001)。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秀丽隐杆线虫-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液体感染模型。
- 欧阳妮张亚莉周浩彭黎孙树梅
- 关键词:秀丽隐杆线虫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 4起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调查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DRAb)引起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NICC)的原因。方法对4起DRAb NICC的临床资料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统计学描述。结果 4起14例DRAb NICC均发生在气候炎热季节,分布于重症监护室(ICU);其中危重患者10例(71.43%),老年患者(>65岁)6例(42.86%);入住ICU时间的中位数为8 d;发生DRAb感染前局部生理屏障均受到破坏。12例(85.71%)为肺部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占64.29%);11例(78.57%)为泛耐药Ab感染。发生医院感染前,9例(64.29%)患者有长期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史;感染源2起是输入性的医院感染。结论 DRAb NICC的发生与患者的易感性、隔离与消毒、病区医院感染监控、抗菌药物使用以及Ab的生物学特性等有关。
- 李海兰张亚莉王茵茵姚翠军凌玲于芳周浩孙树梅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抗药性微生物医院感染流行病学
- 医务人员与住院患者鼻前庭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被引量:29
- 2007年
-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和住院患者鼻前庭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SAU)的相互关系和对发生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对医院发生SAU感染较多科室的医务人员和住院>1周患者的鼻前庭进行采样,常规方法对SAU鉴定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确认;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分型;对SAU进行随机引物扩增多态DNA检测并做同源性分析;比较SAU的耐药谱分型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基因分型之间的差异,判断医务人员和住院患者鼻前庭携带SAU的相关性。结果从290份医务人员和患者鼻前庭标本中分离出45株SAU,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按耐药模式45株细菌分为5型;RAPD聚类分析可以将本组细菌分为8个类型。结论部分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以及患者与患者之间鼻前庭携带的SAU有较高的同源性。
- 张亚莉马骊耿穗娜温茜孙树梅王茵茵李琼汪能平
- 关键词:鼻前庭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耐药
- 医院感染控制小组的建设与管理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充分发挥医院感染控制小组成员在临床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人员重组、明确职责与工作质量考评标准,制定年度与季度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建立内网"医院感染管理专栏",加强基础培训与专题培训及培训后的考核,督导检查,确立管理流程、奖惩和例会制度等方法,进行感染控制小组的建设与管理。结果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并得到贯彻落实,建立了"临床医院感染及耐药菌监测网",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明显减少,感染患者微生物送检率明显增加,围术期预防用药较前规范,各级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逐步规范化,感染控制工作得到了科室更好地配合。结论加强感染控制小组的建设与管理,有助于全面地推进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 李海兰孙树梅赵芳蔡文智
- 关键词:医院感染
- 医院感染管理进展与内镜诊疗安全
- 一、当前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展医院感染工作控制日趋重要WHO 根据全球55所医院现患率调查,平均8.7%的住院病人发生感染医院感染工作控制日趋重要与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密切相关与医院的效率、效益密切相关与医院诊疗技术的发展相...
- 孙树梅
- 一种多功能洗手台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洗手台,包括平台,包括洗手池;出水口,设置在平台上,出水口位于洗手池的上方;多媒体设备,设置在平台上;第一传感器,设置在平台上,在第一传感器的驱动下,出水口和多媒体设备均具有开启和关闭两个工作状...
- 周勇军孙树梅王诗韵姚翠军王茵茵于芳王瑞亭凌玲 吕应霞 高鑫 陈锦锶 李莹莹
- 文献传递
- ICU多药耐药菌感染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多药耐药菌(MDROs)流行现状及其感染特征,指导临床对MDROs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方法在MDROs目标性监测的基础上,对ICU 2011年MDROs的分布、来源及感染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CU收治患者539例,发生MDROs感染68例、97例次,感染率12.69%、例次感染率18.28%;送检标本分离出MDROs102株:革兰阴性菌84株占82.35%,革兰阳性菌18株占17.65%;主要是泛耐药与多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占50.98%,其中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占96.15%;其他依次是产ESBLs大肠埃希菌、泛耐药与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分别占13.73%、10.78%、8.82%、8.82%、5.88%和0.98%;MDROs的来源本科获得占63.73%;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6.67%;MDROs感染与有创诊疗操作相关占60.78%。结论ICU患者MDROs感染率较高,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感染以呼吸道为主,有创诊疗操作是引起MDROs感染的重要因素。
- 李海兰孙树梅吴汉森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