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振燕
- 作品数:16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7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特异性IgE及总IgE检测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我们应用德国Mediwiss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对37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8月至2010年11月在我科就诊的按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诊断标准,
- 柯烜宇孙振燕章婧郑建峰王俊
- 关键词:血清特异性IGE血清总IGE过敏性疾病《临床皮肤病学》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8年
- 扁平疣是常见的由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皮肤病,临床治疗方法多,疗程长,疗效不确切。我们应用转移因子胶囊口服、阿昔洛韦软膏外涂和割耳疗法,治疗面部扁平疣67例,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金玲赵晔孙振燕
- 关键词:扁平疣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
- NB-UVB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 2012年
- 我科在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采用NB-UVB局部照射联合静点更昔洛韦注射液及甲钻胺针治疗带状疱疹患者,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23例带状疱疹患者均为我科住院患者,全部累及肋间神经。年龄40-83岁,病程3-6天。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75例,
- 柯烜宇章婧王俊孙振燕郑建峰
- 关键词:NB-UVB带状疱疹治疗组疗效观察更昔洛韦注射液局部照射
- 尘螨在慢性荨麻疹和慢性湿疹中的致病性研究
- 2008年
- 采用皮肤点刺试验对79例慢性荨麻疹患者、91例慢性湿疹患者、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检测。结果:粉尘螨阳性率分别为:35.4%、35.4%和6.7%;屋尘螨阳性率分别为:40.5%、27.5%和6.7%。粉尘螨与屋尘螨在慢性荨麻疹和慢性湿疹患者阳性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尘螨阳性率男女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季节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 孙振燕金玲赵晔黄畋涂彩霞
- 关键词:尘螨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点刺试验
- 大连地区1059例变应性疾病过敏原分析
- 目的:探讨大连地区引起变应性疾病的主要过敏原及过敏原在不同性别、年龄患者中可能存在的差异。不同变应性疾病与过敏原种类的关系及是否患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病史与过敏原种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我科门诊患者的29种过敏原...
- 孙振燕金玲赵晔涂彩霞黄畋
- 关键词:变应性疾病哮喘病阳性率粉尘螨屋尘螨
- 文献传递
- 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治疗颜面部再发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治疗颜面部再发性皮炎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84例确诊颜面部再发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2例。2组均接受硼酸溶液湿敷及维生素E霜、维生素B6软膏外用,对照组予枸地氯雷他定片口服,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再予玉屏风散颗粒口服,检测外周血EOS、Ig E水平,并对临床表现及颜面无创定量评价,比较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外周血EOS计数及血清Ig E水平降低(P<0.01),红斑、鳞屑、瘙痒、皮损总面积评分降低(P<0.01),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升高(P<0.01),红斑参数值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外周血EOS计数及血清Ig E水平较低(P<0.01),红斑、鳞屑、瘙痒、皮损总面积评分较低(P<0.01),皮肤角质层含水量较高(P<0.01),红斑参数值较低(P<0.01),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随访复发率较低(P<0.05)。结论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治疗颜面部再发性皮炎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借鉴。
- 章婧孙振燕郑建峰周奥
- 关键词:玉屏风疗效
- 21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 2008年
- 自2004年9月至2007年5月我们对21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了常见的30种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李静孔俐君张新军孙振燕
- 关键词: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慢性荨麻疹
-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Th17/Treg平衡改变及IL-17A与IL-17F多态性的关系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探讨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改变及白细胞介素-17A(IL-17A)、白细胞介素-17F(IL-17F)多态性分析。方法选择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皮肤病性病科2019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梅毒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梅毒血清状态分为血清固定组(n=37)和血清转阴组(n=5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Th17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和Treg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PCR)对IL-17A基因rs2275913位点和IL-17F基因rs763780位点进行扩增,通过测序确定分型结果。结果血清固定组患者血清IL-17、IL-17/IFN-γ水平低于血清转阴组,IFN-γ水平高于血清转阴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17A rs2275913基因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A基因rs2275913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IL-17、IFN-γ、IL-17/IFN-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A型患者IL-17、IL-17/IFN-γ水平低于GG型和GA型,IFN-γ水平高于GG型和GA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存在明显的Th17/Treg失衡,其机制可能与IL-17A rs2275913位点突变有关,但与IL-17F rs763780位点无关。
- 章婧孙振燕郑建峰包建政周奥徐婷婷杨丽
- 关键词:梅毒血清固定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
- 大连地区变应性疾病过敏原分析
- 目的:
探讨大连地区引起某些皮肤病的主要过敏原及过敏原在不同性别、年龄患者中可能存在的差异。不同变应性疾病与过敏原种类的关系及是否患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病史与过敏原种类的关系。
方法:
...
- 孙振燕
- 关键词:皮肤病皮肤损害
- 文献传递
- 浅表肉芽肿性脓皮病一例
- 2015年
- 患者男,42岁,因左侧大腿溃疡6个月余,于2014年1月12日来我院就诊.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大腿伸侧出现1个红色丘疹,逐渐扩大,中央形成溃疡,边缘呈紫红色,基底鲜红色,表面伴清亮浆液渗出,无明显自觉症状.溃疡逐渐扩大,1个月后周围逐渐出现数个类似皮疹,自觉轻微疼痛.患者先后在不同医院就诊,未明确诊断,外用多种药膏(具体不详),症状无好转.为明确诊断来我院就诊.发病来患者无发热、乏力、关节痛,精神睡眠可,二便正常.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否认患处有外伤史,否认有结核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
- 孙振燕章婧郑建峰周奥宋全超
- 关键词:浅表自觉症状医院就诊溃疡性结肠炎腿溃疡红色丘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