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晓锐
- 作品数:47 被引量:183H指数:8
- 供职机构:烟台毓璜顶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荧光微球体外标记大鼠BMSCs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通过检测荧光微球655(quantum dot655,QD655)标记SD大鼠BMSCs的体外细胞毒性、细胞增殖、细胞贴附性以及标记率,探讨QD655标记BMSCs及其示踪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周龄健康SD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贴壁培养BMSCs。取第3代BMSCs采用QD655标记作为实验组,以未标记BMSCs作为对照组,采用锥虫蓝拒染法检测细胞存活率,MTT法观察QD655对细胞增殖性的影响;取实验组BMSCs向成骨诱导分化培养2周,采用茜素红、ALP染色定性鉴定细胞成骨分化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标记对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分别在标记后即刻、1、2、4、6周采用荧光显微镜动态检测实验组BMSCs阳性标记率;扫描电镜观察实验组细胞在胶原/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上的贴附性。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存活率均>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1、3、5、7、9d,两组细胞增殖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BMSCs经成骨诱导分化2周后,茜素红及ALP染色均呈阳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实验组BMSCs的骨桥蛋白、骨钙素、Ⅰ型胶原、ALP、BMP-2 mRNA较对照组成倍数高表达。实验组BMSCs标记后即刻阳性标记率达96.50%±1.59%,随着标记时间延长标记率下降,标记后1、2、4、6周标记率分别为93.30%±1.51%、72.40%±2.90%、40.10%±3.60%、10.00%±1.70%,对照组各时间点阳性标记率均为0。扫描电镜观察示实验组标记后细胞和材料贴附良好。结论 QD655对大鼠BMSCs标记时间长,标记率及安全性高,是一种良好标记物。
- 姜晓锐张鑫鑫杨科跃江汕金丹王丹裴国献
- 关键词:BMSCS体外标记
- 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与胶原复合多孔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实验前期用冷冻干燥法合成一种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BG/COL)与粗胶原纤维复合的组织工程支架.本实验将支架与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共同培养,评价支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并将复合了成骨细胞的支架材料植入裸鼠皮下,探讨其异位成骨的性能.研究结果显示rMSCs可以在BG/COL多孔支架材料表面成功粘附、铺展、并向多孔支架内部迁移,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双链DNA(ds DNA)数量增多,细胞增殖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明显.将种在复合材料上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培养14d后切片染色,其碱性磷酸酶(ALP)和钙素表达均呈强阳性.体内植入实验的裸鼠健康状况良好,伤口完全愈合,6w后BG/COL周边及内部有骨组织和血管生成.由此证明,这种新型的复合多孔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复合了成骨细胞的组织工程骨具有良好的诱导成骨的性能,因此这种材料是理想的应用于骨组织修复和再生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 韩雪陈晓峰孟永春周嘉安林才姜晓锐张鑫鑫
- 关键词:生物活性玻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胶原生物相容性
- 雪旺细胞促进组织工程骨修复大鼠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 引言 探讨雪旺细胞(SCs)对β-磷酸三钙/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的成骨细胞(β-tricalcium phosphate/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derived oste...
- 李亮张鑫鑫姜晓锐毕龙樊俊俊吕敏邹继伟裴国献
- 关键词:股骨雪旺细胞骨缺损
- 大鼠雪旺细胞对两种来源的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 研究应用雪旺细胞(SCs)对两种来源的成骨细胞(OB)的增殖与分化的影响,为构建神经化组织工程骨提供体外实验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采用股骨、胫骨髓腔冲洗法获得SD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新生鼠颅骨获得OB及采用消化后组织块法获得SCs.将BMSCs在成骨诱导液作用3周,鉴定BMSCs向OB分化.采用96孔共培养板将第2代SCs种植于上室,颅骨来源OB种植下室,共培养为实验组,无SCs干预共培养为对照组.将诱导分化的OB种植于下室,第2代SCs种植于上室,共培养为实验组,无SCs干预共培养为对照组,分别于共培养后1、3、5、7、9d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进行增殖比较.采用6孔共培养板,实验组上室种植SCs,下室分别种植颅骨来源及BMSCs来源的OB,不加SCs的两种来源的OB作为对照组,分别共培养后于3、7 d检测两种来源OB的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骨桥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2 mRNA表达.结果 SCs对颅骨来源的OB在共培养3、5、7、9 d 4个时间点均有明显促增殖作用,在碱性磷酸酶、骨桥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2mRNA在各个时间段均起到抑制作用.SCs对大鼠BMSCs来源的OB在共培养1、3 d无明显促增殖作用,在5、7、9 d有明显促增殖作用,在成骨培养基的环境里,SCs可促进BMSCs诱导的OB分化.结论 选择BMSCs来源的OB 与 SCs共培养更适合用于构建神经化组织工程骨.
- 姜晓锐张鑫鑫肖剑晖金丹江汕王丹赵培冉裴国献
- 关键词:骨髓细胞成骨细胞雪旺细胞分化共培养
- 足底内侧皮瓣经跟腱前转移修复中后足外侧皮肤软组织缺损
- 目的 介绍应用带胫后动脉血管蒂的足底内侧皮瓣经跟腱前转移修复中后足外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新术式。方法 切取足底内侧皮瓣,将血管蒂游离至内踝后方,经跟腱前向外侧预制隧道,在外踝后方切口将皮瓣转至外侧,再经皮下隧道转至受区修复...
- 徐林姜晓锐
- 肌电图仪电刺激治疗186例上肢周围神经卡压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肌电图仪电刺激治疗对周围神经卡压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186例上肢周围神经卡压患者,其中正中神经卡压76例、尺神经卡压65例、桡神经卡压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与对照组(94例)。对照组予营养神经、改善循环药物对症治疗,由专业的康复师进行功能锻炼指导,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经皮肌电图仪电刺激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感觉、肌力、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肌电图仪电刺激在治疗时间及有效率、神经功能及肌力、肌电图的变化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图仪电刺激是一种治疗周围神经卡压非常有效的方法,能够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
- 林春晓解杰梅李香卿姜晓锐李桂石田东
- 关键词:电刺激疗法周围神经
- 大鼠雪旺细胞与成骨细胞联合培养构建神经化组织工程骨的前期研究
- 目的:
1.体外原代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GFP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GFP-BMSCs)、成骨细胞(osteoblast...
- 姜晓锐
- 关键词:骨组织工程神经细胞成骨细胞雪旺细胞
- 文献传递
- 基于UG和Mimics的股骨骨折三维虚拟手术研究
- 目的利用UnigraphicsNX和Mimics软件进行虚拟手术,为术前进行精确设计手术方案及达到术后良好效果提供真实可靠依据。方法选取6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利用Mimics软件对股骨远端骨折病人的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
- 王丹谢叻金丹赵志球姜晓锐黎建伟裴国献
- 关键词:股骨远端骨折股骨骨折MIMICS手术研究
- 新型活性修饰对聚乳酸组织工程骨支架上种子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探讨氨等离子体改性、酰胺键接枝甘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GRGDS)短肽的活性修饰方法对消旋聚乳酸(PDLLA)组织工程骨上慢病毒转染红色荧光蛋白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制备圆片状直径8 mm、厚1 mm的PDLLA三维多孔支架,分为3组:表面氨基化PDLLA(A组),接枝肽A/PDLLA(PA组),以未经处理的PDLLA(P组)作为对照组。CyQuant NF和AlamarBlue分别检测支架上细胞的增殖和代谢活性;钙黄绿素进行矿化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支架上钙盐沉积以及RFP-BMSCs的贴附与增殖;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贴附。结果接种细胞后各时间点,3组材料上细胞均能增殖,组间细胞数量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A组>A组>P组。除第10天(P=0.077)和第12天(P=0.491)PA组和A组间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时间点,PA组数量均明显高于A组。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间细胞数量逐渐接近。细胞代谢活性检测与增殖检测结果近似,骨支架上细胞增殖程度越高,其代谢越活跃。荧光显微镜观察,A组和PA组材料上RFP-BMSCs较P组增殖活跃;钙盐沉积荧光染色显示,第14天和第21天,绿色荧光强度PA组>A组>P组。扫描电镜显示,PA组材料能获得较A组更好的细胞贴附,P组细胞较稀疏。结论氨等离子体改性接枝GRGDS肽的新型活性修饰PDLLA骨支架,能明显促进RFP-BMSCs为种子细胞的贴附、增殖、代谢与矿化。
- 许子星陈建庭李涛查丁胜张鑫鑫姜晓锐肖文德朱青安
- 关键词:消旋聚乳酸仿生材料骨组织工程细胞生物学
- 切开复位联合Ishiguro法治疗骨性锤状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联合Ishiguro法治疗骨性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使用切开复位联合Ishiguro法治疗骨性锤状指15例,均为闭合性损伤,不慎戳伤8例,机器绞伤4例,砸伤3例,按Wehbe和Schneider分型:IB型9例,ⅡB型6例。结果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平均随访11个月,按Crawford评分标准,优5例,良8例,可2例。复查拍片中无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结论切开复位联合Ishiguro法可有效治疗骨性锤状指,并可能预防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 杨光诗徐林林国栋姜晓锐李黎明林峰
- 关键词:骨性锤状指切开复位创伤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