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彩秋

作品数:21 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卒中
  • 4篇疗效
  • 4篇脑卒中
  • 3篇血管
  • 3篇急性
  • 2篇药物
  • 2篇帕金森
  • 2篇偏瘫
  • 2篇偏瘫患者
  • 2篇气管
  • 2篇疗效研究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康复
  • 2篇急性期
  • 2篇急性期脑卒中
  • 2篇梗死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机构

  • 14篇大庆油田总医...
  • 1篇大庆石油管理...

作者

  • 15篇夏彩秋
  • 7篇谷艳
  • 6篇孙雪莲
  • 5篇刘爽
  • 5篇周萍萍
  • 5篇高晓艳
  • 4篇徐彦华
  • 3篇杨青兰
  • 3篇刘明亮
  • 2篇李鑫
  • 1篇杨青兰
  • 1篇王金影
  • 1篇谷艳
  • 1篇王春波
  • 1篇赵莹
  • 1篇陈钢
  • 1篇周萍萍
  • 1篇李敏
  • 1篇胡军荣
  • 1篇汪丽静

传媒

  • 7篇中国现代药物...
  • 5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加曲班联合疏血通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疏血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8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阿加曲班疏血通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15天后,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有效改善,总有效率97%,对照组神经功能有效改善,总有效率76%。结论:观察阿加曲班疏血通联合用药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
李鑫夏彩秋孙雪莲王金影
关键词:阿加曲班疏血通脑梗死
氯比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氯比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8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其中观察组的(43)例患者采用氯比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的方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单纯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其他治疗2组相同。以30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发作频率及发作时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比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李鑫夏彩秋刘明亮武丽丽张玲玲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氯比格雷阿托伐他汀钙
帕金森氏病临床治疗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笔者就帕金森氏病的临床治疗进行研究。方法42例早期患者服用复方左旋多巴控释剂卡左双多巴控释片,初始用量为62.5~125mg,2~3次/d,根据病情而渐增剂量至疗效满意和不出现不良反应为止,餐前1h或餐后1.5h服药。30例中期患者可在服用卡左双多巴控释片的基础上添加单胺氧化酶B型(MAO-B)抑制剂,服用司来吉兰,根据患者的病情,用法为2~2.5mg,每日两次,应早、中午服用。结果72例患者中明显改善者35例,改善者3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3.1%。结论本研究中,帕金森氏病患者通过服用复方左旋多巴控释剂及选择性单胺氧化酶B型(MAO-B)抑制剂后,症状有所改善,药物治疗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刘爽刘明亮孙雪莲夏彩秋徐彦华
关键词:帕金森氏病药物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治疗探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结果60例患者口服卡马西平,通过药物治疗,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60例患者中痊愈20例,显效30例,进步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出现不良反应者15例,均自行缓解,60例患者未出现皮疹、共济失调、昏迷、心绞痛等症状。结论卡马西平的药理作用主要表现为抗惊厥抗癫痫、抗神经性疼痛、抗躁狂-抑郁症等。对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优于苯妥英钠,可作为首选药物。本文中,60例患者通过卡马西平药物治疗后,疗效显著。
夏彩秋孙雪莲刘爽王春波刘明亮
关键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早期强化平衡功能训练法对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强化平衡功能训练法对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强化平衡功能组和普通康复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基本康复治疗,其中强化平衡功能组加用强化平衡训练法,在一个疗程结束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erg平衡量表(BBS)及改良巴氏指数(MBI)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NIHSS、BBS、MBI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强化平衡功能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使其最大程度地回归社会。
周萍萍杨青兰谷艳高晓艳夏彩秋
关键词:脑卒中日常生活能力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36例治疗体会
2011年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根据病情治疗7~14d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疗效良好,总有效率为92.31%。结论有效控制急性发作症状并维持最轻的症状,防止哮喘的加重;尽可能使肺功能维持在接近正常水平;防止哮喘死亡,降低哮喘病死率。
王春波何平刘金丽夏彩秋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1例急性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合并全身皮下气肿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3年
脑出血,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临床上脑出血发病十分迅速,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
胡军荣夏彩秋李敏李晓莉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全身皮下气肿气管切开术后颅内血管畸形突然发病脑部并发症
强化平衡功能康复治疗对急性期脑卒中Pusher综合征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强化平衡功能康复治疗对Pusher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治疗的Pusher综合征患者62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29例(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强化组33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强化平衡功能康复治疗),疗程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Berg平衡量表(BB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并比较2组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FMA、BBS及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强化组FMA、BBS及MBI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强化平衡功能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Pusher综合征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平衡功能,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
高晓艳夏彩秋谷艳杨青兰周萍萍徐兴华
关键词:脑卒中PUSHER综合征康复训练
运动想象结合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结合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肚体功能恢复和生存质量改善的治疗价值。方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运动再学习(MRP)治疗,治疗组同时采用运动想象训练。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法(MBI)和WHOQOL-BREF中文版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1)2组患者治疗前肢体运动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3个月肢体运动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P<0.01)。(2)2组患者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月、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P<0.01)。(3)ⅣHOQOL-BREF中文版评分: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无差异(P>0.05),3个月后冶疗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动想象结合运动再学习疗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高晓艳谷艳夏彩秋周萍萍杨青兰王代誉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运动再学习
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药物治疗及危象处理被引量:1
2010年
刘爽谷艳夏彩秋孙雪莲徐彦华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药物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